记者昨日从市民政局了解到,从今年1月起,我市市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月240元提高到每月260元。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后,市区居民低保人数达21451人,市本级需配套资金1517万元,城区需配套资金808万元,这是我市自2005年以来第四次提高市区居民低保标准。
标准提高后覆盖面更广
市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月240元提高到每月260元后,补差标准也由135元增至150元,市区低保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从原来的18653人增加到21451人,新增加2798人。提标后,我市市区居民低保标准与南宁持平,高于桂林的每月210元标准,更高于全区每月178元的平均水平。这是自2005年以来市区低保第四次提标。
提高标准主要看“菜篮子”
此次提高低保标准,主要依据是统计部门对于我市去年以来的食品类消费价格的上涨统计。据国家统计局柳州调查队统计,2008年1月—10月,我市食品类价格累计上涨11.9%,由此拉动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同比上涨9.2%。由于食品类价格上涨幅度较大,食品类支出在低收入群体消费总支出所占的比重加大。为保障困难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不因食品价格上涨而降低,市政府相关部门根据测算,综合考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出台了此次市区居民低保提标。
改善民生措施频频出台
据市民政局局长甘毅透露,今年是我市“民生改善突出年”,我市改善民生、促进就业和创业的利好措施连连出台。今年春节前夕,我市北部三县12万座木楼统一上了保险,这些木楼如果发生灾害,将由保险机构会同当地民政部门共同勘查定损,赔款全部用于倒塌民房恢复重建。针对农民工返乡谋求再就业及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我市又出台一系列培训、就业和创业扶助措施,并要求金融机构在民生改善、三农领域给予各种信贷支持。一系列的改善民生、促进就业组合拳,在2009年的春天及时送来了温暖。
2005年以来我市市区居民低保标准提高一览:
2005年1月1日起市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月173元调至190元
2006年7月1日起由每月190元调至210元
2007年4月1日起由每月210元调至240元
2009年1月1日起由每月240元调至260元
上一篇: 我市昨起集中整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遏制重特大事故 || 下一篇: 市领导带头参加冬春水利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