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三大亮点 满目春风——我市中小学今秋开学首日见闻

  • 2008-09-02   记者 姚颖盈 张蔚

内容导航:
    开学啦!北京奥运会带来的兴奋还在涌动,新学期的体验之旅又开始起锚。昨天是我市中小学校开学的首日,学生和家长们忙得不亦乐乎,各级教育部门也没闲着。
    从昨天开始,市教育局联合市审计局、市新闻出版局、市消防支队深入到我市各县区学校,开展为期5天的中小学开学工作检查,确保今年我市各项教育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和城市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政策的全面落实。检查内容包括:学校收费及经费落实情况;贫困生资助情况;书刊征订及规范办学情况;学校安全教育及安全管理工作情况等。
    尽管检查中也发现,个别学校存在着消防设施不规范、师资不足、学生反映课业负担重等问题,检查组已要求相关学校抓紧落实整改。但综合各路检查组的检查情况,我市今秋开学凸现的“安”“公”“免”三大亮点,还是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赞誉和欢迎。
    【亮点一:免】
    在今年秋季学期中最为抢眼的就是免费政策:免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免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书费;贫困县九年义务教育农村学生免费午餐制度。这几项政策,可为供孩子上学的家长省下了不少钱,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我市教育“两基”成果。
    据统算,义务教育免除了小学每生每学期115元的学杂费、免除初中每生每学期165元的学杂费,全市共有近40万中小学生在秋季学期享受免除学杂费这一政策。为此,中央、自治区、市级财政将要投入约5400万元的资金进行补助;为在贫困县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农村学生免费午餐制度,市、县两级财政每年要投入3358万元的资金。
    【亮点二:公】
    这里所说的“公”指的是公平教育。开学伊始,市教育部门要求各县、区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根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流入数量、分布和变化趋势等情况,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保证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在国家规定的班额内有空余学位的学校,不得拒绝实际居住地在本校招生区域内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
    为保证每个随迁子女都能享受公平教育。市教育部门还制订了配套政策:父母至少一方有在我市与用人单位签订由劳动部门认可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劳动用工合同、工商营业执照、摊位租赁合同等务工就业证明(一年以上);父母至少一方持有公安部门核发的在我市的有效暂住证;在流入地有相对稳定的住所,包括自住所或办理正式租住手续等。
    【亮点三:安】
    “安”即校园安全,今年它格外受重视。8月29日,全市教育系统就组织各学校负责人召开秋季学期校园安全工作会议,观看2008年柳州市火灾案例警示宣传片,总结上半年全市校园安全工作经验,对秋季学期开学校园安全管理工作进行部署及要求。
    您看,开学第一天,公园路小学就请来了城中交警和消防队的警员,为学生们讲开学第一课,教育同学们在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安全第一,把开学第一课设为安全教育非常有必要,”在接受检查的其他几所学校,校长和老师们都表示,本学期要坚持上好“天天安全五分钟”这堂课,上下楼梯、安全用火、用电、过马路、地震时的紧急疏散……任何大小细节均不能放松错过。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