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站在十字路口,柳州向何处去?

  • 2008-08-10   记者 罗秋振

内容导航:

■柳州经济总量上名列前茅,速度上排名靠后
■柳州“老大”地位受到挑战,昔日“小兄弟”发誓超柳州
■与柳州实力相当的同等城市,令人震撼地超越了柳州

在北部湾开放开发中,广西各城市纷纷抢抓机遇。

别看你今天做得还蛮大,搞不好明天我就超过你了。

 
    当了很久广西“老大”的柳州,目前还能够拿出手的,就是经济均量广西第一,工业总量广西第一。昔日不太起眼的“小兄弟”,现在成为了挑战者,发誓要超越柳州;而实力相当的同门,却在我们“打盹”的功夫,跑到了我们前面,甚至跟我们拉开了距离。面对新形势,柳州必须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以志在必得、舍我其谁的气魄,实现新的理想、铸就新的辉煌。


    核心提示:
    7月31日,在全市上半年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陈刚向与会者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柳州站在向何处去的十字路口,如何应对?
    对此,也许有人不能理解,7月26日和27日两天才在我市召开的全区上半年工作会议,来自全区各市、县和单位的负责同志对柳州还赞赏有加,柳州到底站在什么样的十字路口?
    柳州“老大”的警醒:总量上名列前茅,速度上排名靠后
    多年以来,令柳州人津津乐道的是,工业处于广西绝对“老大”地位,工业总量相当于南宁、桂林、梧州、北海等几个城市总和。而时至今日,“几个城市总和”这样的话再讲起来,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底气十足。值得警醒的是,从全区的排位来看,柳州虽然很多指标在总量上名列前茅,但是在发展速度上指标排名靠后,一些指标还低于全区的平均水平。
    2007年,柳州生产总值排全区第二,增速排第九;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排名第一,但是增速倒数第一;财政收入排第二,增速排第九;固定资产投资排第三,增速排第四。
    今年上半年GDP总量柳州排名全区第二,增速排名第八;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都排第一,增速倒数第四;财政收入排第二,增速倒数第五,掉了1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排第二,增长仍然排第四。
    从工业增长速度与全区相比来看,柳州也存在较大差距。2007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6.5%,远低于全区36.4%的水平,居第14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6%,低于全区26.5%的水平,居13位。今年上半年,增速有所上升,但仍排在后面,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2.5%,低于全区39.1%的水平,居1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低于全区24.9%的水平,居11位。
    柳州“老大”的危机:标兵越跑越快,追兵越赶越急
    10年前,在城市形象、经济规模、发展速度方面,柳州是要优于南宁的。柳州人民也很有城市自豪感,很多市民都有“广西老大”的心态:广西第一高楼在柳州,广西第一企业在柳州,广西第一家上市公司在柳州。但是1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如今的南宁,无论是城市形象、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均赶上了柳州。
    2006年,我市生产总值低于南宁市237.75亿元,2007年差距扩大到313.89亿元。从经济实力看,2006年,南宁市财政收入比柳州市多25.16亿元,2007年差距扩大到34.46亿元。在这次全区上半年工作会议上,南宁对“十一五”目标又进行了新的调整,把财政收入从200亿元调整到300亿元;把固定资产投资从685亿元调整到1000亿元;把生产总值从1300亿元调整到1800亿元;把工业总产值从1200亿元调整到1600亿元。
    放在几年前,防城港在柳州人的心中只不过是个不太起眼的港口城市,而如今却不能不对其刮目相看,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GDP增速分别达到了20.67%和24.5%,连续排名全区第一。更令人关注的是,无论是2007年还是今年上半年,柳州都与防城港在速度上产生了很大差距,防城港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去年增长61.3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7.50%;今年上半年分别增长了91.6%和50.9%。
    昔日“小兄弟”成长起来了,成为了柳州“老大”的挑战者。在全区经济会议期间,防城港市委书记禤沛均豪迈地对陈刚说,防城港要用5年的时间人均GDP超过柳州。
    柳州“老大”的震撼:我们稍不留神,别人跑到前面
    作为柳州的友好城市,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市对柳州人不算太陌生,这些年来通过不断的经济往来,新闻媒体上也不时出现两市在某些方面的情况介绍。然而,这么一个内陆城市,8年前与我市几乎是并驾齐驱的,甚至我们还稍微领先,如今却趁我们稍不留神的“打盹”功夫,跑到了我们前面,跟我们拉开了很大一段距离。
    本世纪初的2000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251.6亿元,包头为228.4亿元,两市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而到“十五”末,包头突飞猛进至848.70亿元,我市只有512亿元,五年年均增长比我市高出10个百分点之多;至2007年,包头达到1280亿元,同比增速20%,而我市为755.12亿元,同比增速15.55%,这一增速已经是我们12年来最高,仍低于包头4.5个百分点,而总量刚刚超过包头的一半。固定资产投资包头从2000年的53.95亿元,猛增至2007年的800亿元,7年间增长了13倍,我市从44.83亿元增至302.04亿元,7年间仅增长7倍。
    从当初各项指标与我市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到目前各项指标已全面超越我市,他们的快速发展可以说,真正让每一个了解情况的人感到震撼!
    柳州“老大”的抉择:狭路相逢勇者胜,舍我其谁
    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现实的情况却是,逆水行舟,慢了也代表着退。当前,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纳入了国家开发战略,新一轮广西开放开发城市新竞争的序曲已经拉开。面对这样的形势,柳州站在了如何应对与抉择的十字路口。
    市委书记陈刚说,失落不是办法,彷徨没有出路,迷茫只会导致更深的迷茫。大发展、快发展才有新希望;不发展或者慢发展就没有希望,这个是被柳州各方面的实践所证明的。要发展必须要有热情、有激情、有目标、有方向,必须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必须要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以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气概,以志在必得、舍我其谁的气魄,以勇往直前、不胜不休的气势,实现新的理想,铸就新的辉煌。
    全区上半年工作会议结束后,我市立即组织发改委、经委等经济综合部门对经济形势进行了新的分析,从“十一五”前三年年均增长15.07%的情况看,对“十一五”发展目标和今后的目标进行了新的测算。地区生产总值:2010年达1200亿元,2012年达1450亿元,2015年达2000亿元。工业总产值:2010年达2600亿元,2012年达3200亿元,2015年达5500亿元。财政收入:2010年达240亿元,2012年达320亿元,2015年达500亿元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0年争取达到800亿元,2012年1300亿元,2015年2500亿元。
    柳州“老大”的出路:通过“二次创业”,赢取新的胜利
    市委书记陈刚、市长郑俊康均认为,从当前形势来看,要全面实现上述目标,有一定的难度和压力,但我们拥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我们没有理由不振奋精神,没有理由不为了柳州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
    从国际层面看,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建设,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
    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国家批准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家推进老工业基地和振兴装备制造业力度不断加大;柳州被确定为国家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都为我市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从全区层面来看,在工业方面,自治区提出进一步振兴柳州等老工业基地;自治区要打造总产值超千亿元的食品、汽车、有色金属、石化、冶金、机械、电力七大工业产业,绝大部分与我市相关;同时自治区提出要把柳州尽快建成我区汽车工业产业集群的中心,要重点抓好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柳州五菱、柳特等企业的发展;在交通方面,自治区提出要全面启动柳州至肇庆铁路项目前期工作,新开工建设阳朔至鹿寨高速公路、桂林至三江高速公路,力争柳州机场扩建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等等。
    从我市自身的发展来看,建国近6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市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城市建设成为区域工业交通枢纽城市,2007年全市工业化水平53.97%,高出全区18.88个百分点;工业化率5.28,远高出全区1.68的平均水平;城镇化率47.13%,高出全区10.89个百分点。我市工业总量居全区第一,人均GDP居全区第一。
    因此,柳州具备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良好条件和基础,我们必须只争朝夕。出路是通过全面实施“二次创业”,努力实现“经济升级,城市转型”。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