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工业“生态绿洲”新苗茁壮

  • 2008-06-16   记者 刘丽 叶自鹏

内容导航:
  一有土壤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我市的中小企业像一条条小河,从四面八方汇聚成一股巨大的洪流;像一阵阵春潮,滚滚奔涌,激活每一个渴望创业的细胞。
    盘点近年来柳州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中小企业是其中一片耀眼的亮色。总量不断壮大、实力日益增强、社会贡献日益突出……在柳州崛起的进程中,中小企业成为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在加快推进科技城建设进程中,我市把发展中小企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提出“两手抓工业”的思路,即一手抓柳钢、上汽通用五菱、柳工、柳汽等大企业的扩张,打造工业“参天大树”;一手抓中小企业发展,培育工业“生态绿洲”。为推动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我市着力在改善投融资环境、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完善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市中小企业一路高歌,发展规模和发展质量显著增长。
    据统计,目前,我市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型工业企业总量达2.3万户(含个体工商户),占我市全部注册工业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中,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651户。2007年,全市中小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99.45亿元,占全市工业企业的50.3%,同比增长30.3%;完成工业增加值223.73亿元,占全市工业企业的59.8%,同比增长7%;从业人数19.1万人,占全市工业企业的74.03%;全市中小工业企业完成技术改造投入59亿元,占全市工业技术改造投入总额的58%,比上年增长69%。其中,规模以上642户(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651户)中小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41.0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8.3%;实现利税71.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0.7%;利润总额34.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9.6%。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市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和支撑力量。
    为使更多中小企业尽快长成参天大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指导意见:建立健全对中小企业的指导、融资担保、技术开发等服务体系,尽快形成多元化的风险投资机制、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建立符合产业发展方向、行业特点突出的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从信息咨询、厂房设备租赁、资金担保、技改贴息、科技经费扶持、人才服务、政策保障等方面,切实加强对中小企业、非公企业的支持、扶持力度;发展潜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政府将加大财政资金支持的力度,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努力培育一批机制灵活、技术先进、管理有序、效益明显、有信用,带动能力强、品牌效益好的中小企业群体。我市采取多种方式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比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2007年市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各项专项资金已达到1.9亿元,大力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今年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目标为:新增上规模小企业100户以上,年产值过亿元的中小工业企业突破100户,比去年新增年产值过亿元中小工业企业80余户多近20户。
    另外,县域工业发展方面,重点推进蚕丝、中草药、竹木、果茶等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培育扶持10户左右特色产业加工龙头企业。市经委有关人士表示,各项专项资金将优先支持列入“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的企业,今年全市列入成长计划的有116户企业。在力争新的中小工业企业年产值突破亿元的同时,确保原有过亿元的企业产值不滑坡。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