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陈刚接受《光明日报》专访

  • 2008-03-10

内容导航:
        编者按:3月7日出版的《光明日报》,以《走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题,刊发了该报记者刘昆对全国人大代表、柳州市委书记陈刚的专访。陈刚在接受专访时阐述了我市“通过加强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统筹好工业化和城市化,统筹好城乡发展,切实做到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同步推进,国民经济与宜居城市同步发展,实现经济与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发展目标。现全文转载如下: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和支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我认为,这为柳州市的工业发展找到了支撑点,要走有柳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国人大代表、柳州市委书记陈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陈刚介绍说,柳州市是一座老工业城市。去年,柳州工业迎来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个最好发展时期,工业经济总量实现了由百亿元级向千亿元级的历史性跨越;工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呈现和谐共进的良好格局。
      “但柳州更是一座年轻的工业城市,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柳州市工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陈刚接着话锋一转,向记者列举了柳州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新举措:一是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原则。通过政策引导和推动、依法管理、加强考核、宣传教育等措施,激发企业的内在动力,发挥主体作用,推进工业节能发展;二是坚持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原则。以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以项目为载体,大力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陈刚认为,培育循环经济典型企业,是柳州市发展循环经济实现“重点突破”的成功之道,突破口就选准在“循环”潜能最大的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着重抓好一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并以此为典型。同时,重点支持一大批资源节约、循环经济技改项目,以此推动循环经济的深入开展。
        一系列数据显示了柳州的成就: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逐年下降;市区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3年来明显下降;柳江河饮用水保护河段水质保持国家三类水质标准;2007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均保持100%。
       “通过加强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统筹好工业化和城市化,统筹好城乡发展,切实做到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同步推进,国民经济与宜居城市同步发展,实现经济与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这是我们的目标。”陈刚踌躇满志。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