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李土华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
他一直在欲望的刀尖上行走,常走夜路撞见鬼,自以为天衣无缝的他最后把自己的大好前途葬送了。12月13日,市汉森机械制造公司前总工程师李土华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柳江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柳江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这一案件。
据悉,这是广西首例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提起公诉的案件,吸引了广西各县检察院数十名检察官和上百名群众到场旁听和观摩,区内外多家媒体到场报道。
潜心研发收割机
1966年出生的平乐县人李土华,是广西大学化工机械专业高材生。
2004年底,李土华与市汉森机械制造公司签下合作协议:李土华提供联合收割机图纸和技术,汉森公司提供资金设备和场地;协议双方不能单独转让该项技术给第三方;今后申请专利,发明人署李土华的名字,专利技术归汉森公司所有。
协议还规定,甘蔗联合收割机投产销售后,李土华和他的工友黄金强可以拿销售额的3%作为回报。研发期间,李土华月薪4000元,黄某月薪3000元。
深知市场前景巨大的汉森公司很快任命李土华为公司总工程师、黄金强为总装车间主任,并投入巨资攻关。
2005年底,甘蔗联合收割机取得突破性进展。2006年4月,汉森公司开始批量生产该产品。
利令智昏“一女二嫁”
2006年8月,和李土华一起负责组织生产的汉森公司总装车间主任黄金强,突然辞职去了广东佛山一家生产农机具的公司。
刚好,这家公司也有意向研发甘蔗联合收割机。2006年4月,该公司老板刘付标随后来到柳州,与李土华接洽。2006年5月,刘付标与李土华达成协议,两人合作研制甘蔗联合收割机。协议由李土华的妻子钟金秋和刘付标签定。
协议约定:刘付标付给李土华年薪40万;在甘蔗联合收割机批量生产后,李土华可按每台甘蔗联合收割机销售额的6%作为提成。为了让李土华尝到甜头,2006年5月25日,刘付标还给李土华在珠海市香洲区买下了一套一百多平方米的面海住宅。
签了协议后,李土华一边在汉森公司照常上班,一边把相关图纸通过电子邮件、信函方式传给刘付标。为了加快研制进度,每到周末,刘付标还出资让李土华乘飞机到佛山亲自指导研制。2006年底,李土华和刘付标公司合作研制的新一代样机出炉。
2007年1月15日,在刘付标的公司进行的样机展示现场会上,汉森公司业务员发现其产品和他们的非常接近,他们还发现原汉森公司的总装车间主任黄金强正在做现场技术性维护。2007年1月21日,汉森公司向警方报案。同年2月2日,市公安局经济案件犯罪侦查支队对该案正式立案侦查。
涉嫌触犯刑法被拘
2007年2月27日,办案民警传唤李土华。经讯问,李土华很快交待泄密事实。
李土华被抓后,刘付标闻风逃跑,他的工厂全线停工。赶往广东搜集证据的民警在他的工厂里找到了一台甘蔗收割机样机和一台半成品,并请来农业部有关专家进行鉴定。
专家鉴定结论为:(1)涉嫌侵犯汉森公司商业秘密有关产品和汉森公司相应的产品在其收获部分的工作原理的结构形式上实质相同;(2)用于对比的涉嫌侵权产品与汉森公司相应产品的收获部分零件和部件图纸57.53%完全相同。经广西公明司法鉴定中心鉴定:李土华给汉森公司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726429.89元。
今年5月10日,刘付标在佛山被抓获,随即被押回柳州刑拘。
被告连创两个“第一”
在12月13日的起诉书中,柳江县人民检察院认定上述事实确凿,认为李土华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贿赂394017.36元,数额巨大,其行为已触犯刑法,应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追究刑事责任,并提起公诉,依法惩处。
据汉森公司负责人介绍,由汉森与李土华研发的甘蔗联合收割机填补了国内该类产品的空白,其技术标准达到国内顶尖水平,但由于李土华的泄密,公司前后造成了500多万元的巨大损失,目前公司已经逐渐消除了泄密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收割机已经投入批量生产行销国内外,经济效益开始显现,如果李土华不“红杏出墙”的话,他将和公司一道获得丰厚回报。
据市检察院介绍,此次李土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的审理,是广西首起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该项罪名对被告人提起公诉,备受各方关注,全区各县级检察院大都派出专人前来观摩。市检察院还称,李土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的审理具有重大意义,今后我区在审理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时,将有先例可循,同时,该案也预示着全区反腐范围将向纵深推进。
另据悉,由于该案案情复杂,法庭将择日再行宣判。
【相关链接】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今年11月6日,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公布的《关于执行〈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三)》正式实施,取消“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罪名,由“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替代。
此次罪名修改,可将所有利用职务便利收受贿赂的行为都列为打击范围,量刑仍适用刑法第163条中对“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标准。
上一篇: 今年市政府为民办20件实事基本完成 || 下一篇: 市考察团赴南非交流防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