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鱼峰文史

书评:追寻一条大河文明的源流

  • 2009-08-04    鱼峰区政协办公室

内容导航:

《广西日报》于2009年7月21日在花山专栏(第11版)刊登刘频同志撰写的书评《追寻一条大河文明的源流》。该文对鱼峰区政协出版的文史专辑《九曲柳江万古流》一书进行了介绍和评价,敬请关心政协文史的同志们阅读欣赏并对鱼峰区下一步政协文史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追寻一条大河文明的源流

 

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2009-07-21  来源: 广西日报

 

九曲柳江,万古奔流。当这条南中国的大河穿越百越大地渺远的历史、涌入新世纪开阔的河床,生活在柳江岸边的一群专家、学者,以执著的历史责任感和对现实负责的态度,把滔滔涌流的柳江文明浓缩、汇集成一部《九曲柳江万古流》。这是一部关于柳江文明的大书,是文史、文献、文学的集成。全书以柳江的源流为经,以两岸的文明为纬,以柳州为中轴,以柳江流域为扇面,笔意纵横地铺写从远古浩浩荡荡走来的柳江文明,以这条全长773公里、流域面积57173平方公里的生命带,缀联起两岸的山川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民族风情、人文遗存、名胜美景、奇珍异宝、俊杰英豪和历史事件,内容深沉厚重,结构大开大合。以历史的视野、文化的角度、文学的笔调,系统性地对古今的柳江文明进行了一次广角的扫描和深层的剖析,以科学发展观的眼光对柳江文明的走向作了前瞻性、大写意的勾画,对于当今文明的培育和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一种文明在其生成发展的流变中,由于时间的淹埋和人们认知能力所囿,存积在历史河床的文明内核常常被遮被、扭曲。对文明生命的还原并在时代精神中放大,这对知性和智性都是一种考验。本书将诸多学科知识熔为一炉,而且在浩繁的资料中,能够以科学、独到的眼光和当代大文化观去洞见历史幽茫处的文化现象,从对一条大河文明的梳理、发掘、甄别、还原中,揭示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关系,无限接近并触摸柳江文明衍生的真谛,从而达到文化理念的自觉和从容。

《九曲柳江万古流》既有高空鸟瞰式的宏观把握,又有探幽入微式的精准透析。全书以柳州为核心,跳出柳州看柳州,跳出柳江文化看柳江文化,对桂黔湘地区的柳江文明作了开放式的统揽,把这条文明带上多民族的多元文化一一呈现出来。在历史文化时空的坐标上,以整个华夏文化为背景,以中原文化、岭南文化为比照,寻找出柳江文明的位置和导因以及发展流向。同时,在对柳江流域异质同构的多元文化的追寻中,揭示了它们互融辐射的作用和其中某些规律。此书在全方位统观柳江流域历史文化的同时,常常将一些典型的个案作为文化切片,对此作出了深入的阐析。通过对人文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分析,从柳江滋育的文化肌理中追索构成柳江文明的元素,并延伸出对今人的启示。

《九曲柳江万古流》始终贯穿着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的主脉,把河流作为一个具有尊严的独立生命体。对柳江文明展开阐述的过程,是一种用心灵和思想与柳江平等友好对话的过程,摈弃了以人类为中心,以江河为依附、为客体、为工具、为物用的观念。在这里,人类与河流是两种唇齿相依的生命体,文明的孕育和发展是人类和河流互相影响、融和的结果,融合度越高,文明的质量就越高。这体现了一种文化倾向、文化视角的与时俱进。此书首倡“打造大柳江民族文化圈,建设柳江流域民族文化长廊”,这个新的命题立意高远,富有见地,有利于将大柳江的文化资源整合、优化,形成柳江流域多元文化的融合互动,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经济发展。

该书还突破了传统志书修编方面的诸多禁忌。如以完整的一章“碧水蓝天”,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柳州的发展规划远景作了满怀激情、鼓舞人心的描述和评点,从而避免了历史文脉的“断流”,便于整体把握一座城市发展的历史和流向以及发展规律。传统志书在内容方面完全是写实的,此书作了实虚结合的尝试。其中“万众合奏畅想曲”一节,以整节虚写的篇幅展开激情澎湃的抒情、议论,以充满思辨色彩的诗性语言对柳江文明内涵进行总括、提升,显得别开生面、沉雄大度。在结构方面,此书也有独具一格之处,以历代名人咏赞柳州相关的风物、胜景、名士的诗文作为独立的一章,以此收束全书,令人在沉醉于柳江文明的风韵中回眸频频、回味无穷。

《九曲柳江万古流》以科学理论和辩证思维统领材料,运用了大量真实准确的史料、数据、事例诠释柳江流域的文明。同时穿插了一些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古今诗文,并辅以大量的图片,增强了可读性。优美的文字就像一篇微型的游记、浓缩的散文诗,引领读者款款穿越百越大地上铺展的自然和人文的瑰丽画廊。

作为志书,《九曲柳江万古流》的行文是客观求实的,同时字里行间又流溢着一种爱的情愫。此书的编修者都是喝柳江河水成长的,他们炽热的血管中涌动着柳江深沉的波涛。在书中,能够感受到他们那种赤子之心、感恩之情,能够感受到他们对柳江这条母亲河的无限眷恋,对家乡热土的刻骨挚情,能够感受到他们对柳州流域灿烂的昨天、今天的无比骄傲和对美好明天的热切期盼。

追寻一条大河的文明流向、与柳江这条母亲河并肩而行,这是《九曲柳江万古流》的执著追求。这种赤诚的精神将感召更多的人在本土历史的文脉中坚守并发展,发展并超越,在岁月的下游寻求柳江文化更辽远的出海口。                                                               (刘 频)

 (《九曲柳江万古流》朱德增、刘沛盛主编,广西民族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