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建言献策

关于做好中小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建议——鱼峰区政协九届五次会议大会发言之十

  • 2020-05-15    文:文体组

内容导航: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及文化的全面发展,我国中小学校园当中的景观设计有了非常大变化,院校开始注重对景观的建设,对其设计给予了强化。其中,怎样才能使校园景观当中的正能量得到有效展现,结合我区实际“最美鱼峰,传承柳州历史文化核心区”实现景观设计的教育功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究。

  一、中小学校园景观的教育性意义

  每天清晨,当学生步入校园的那一刻起,一天的生活也随之在这个固定空间内展开,校园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他们与世界相遇、讨论、生产知识的重要场所。学生的日常生活充满秩序感,多数时间与活动在课堂发生,然而静态定式的活动并没有办法满足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社交等丰富需求。如果将他们的行为做更精细的区分,不难发现那些发生在课间和放学后的活动恰恰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对课业压力的无形缓冲,与之相对应地,空间上介于课堂(教学)—操场(体育运动)之间的校园景观空间则成为承载这些活动独一无二的场所。所以站在宏远的角度分析,良好的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可以对校园文脉进行传承,从而使学生对校园文化的群体性历史记忆有所加强。站在微观的角度分析,可进一步强化交流,使思想产生碰撞,在丰富性与多样性并存的景观环境中,使学生获得理想的心理体验,有益于学生对人格的健全,缓解学习压力,释放内心情绪,并促进其思维发展。

  二、当前中小学校园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景观环境同质化,缺乏独特性。由于传统思想以及观念产生的影响,以往应用的教学方式以教学生为主,非常注重在课堂当中对学生实施的教育,忽视了环境对学生产生的教育和影响,忽视了环境育人的重要性,所以教室以外的环境建设受到了长时间的冷落。在对校园景观环境实施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展示出校园人文精神,具体来说便是对于校园地域、时代特征以及文化,对小学生特殊的心理以及行为需求等,考虑的不充分,使其校园景观环境产生了同质化,没有自身的独特性展现。

  (二)景观环境现状散乱,整体性不足。当前,在城区各中学以及小学,对于校园建设比较注重于建筑的设计以及建设,将建筑群体视为校园空间当中的骨架,并且高度重视建筑的外形以及相关功能,把建筑四周的环境当做了建筑背景,使其起到一定的衬托作用,忽视了建筑四周空间环境的应用功能和使用者在其中的感受、活动等,建筑和环境并不融合。此外,校园环境呈现出了散乱的问题,景观空间比较独立,不构成一个整体,也对使用者在户外活动的连续性进行了忽略。

  )景观环境配套设施不足,利用率低。外部空间当中的配套设施并不充足,例如地面的铺装没有较大的变化,在视觉方面没有比较强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桌椅等设施的建设比较缺乏,以至于外部空间变为了路过式空间,不能过多的对学生产生吸引作用,使其逗留。此外,因为中小学校园的建筑几乎都是教学楼,下课时间比较短,加之景观环境没有较大的吸引力,所以景观空间并没有非常高的应用效率,也很难实现效益。

  三、关于做好中小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几点建议

  (一)接近自然。校园景观为学生与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载体,可保障校园景观的稳定发展和持续生存。所以对于中小学校园景观教育性主题设计,要与校园自身的地形地貌以及生态环境进行结合,以便构建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景观设计。

  (二)接近历史。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的初级时期和环境时期,所以在对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其产生的教育性,需与历史典故等进行结合,其中可设计相应的雕塑小品、历史故事墙等。这样学生可在观赏的过程中,提升对文化历史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中,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

  (三)接近人文。学校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地方,所以景观设计会对学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作用,因此要将校园文化气息进行充分的展现,以便构建良好的文化环境氛围,使校园景观能够对学生的各项行为产生有效的指导作用。

  (四)接近艺术。艺术是实现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条件,可帮助学生养性修身。因此在设计景观的过程中,需要将一些艺术元素合理融入,以便学生可以耳濡目染,逐步提升自身的艺术气质。

  (五)弘扬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精神结晶,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弘扬红色文化,需要高度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教育引导。就要从环境的熏陶下,加强革命历史、传统文化、国情社情等爱国主义教育,帮助青少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总之,校园景观的设计,或许并不在于它是否精致,是否高贵,是否处处体面,而更多可能在于,它是否合理地顺承并延伸了建筑空间,是否丰富了教师-学生-家长的户外学习,教学,交流等活动行为,甚至是否启发了学生。期待良好的校园景观设计,得以在每个学生心中开花结果,传递,延续。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