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峰区作为柳州市老城区之一,近年来,随着柳州市城区规划建设调整,原有的工业企业外迁较多,受新经济增长点及土地资源瓶颈的严重制约。 2010年,区委、区政府把大力实施“三产水平提档工程”列为我区实施“五大工程”的内容之一,下大力气,切实抓好我区商贸布局和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的活力。经区政协主席办公会,协商提出并请示区委同意,区政协就我区第三产业发展与管理问题专门组成课题考察组,由区政协主席朱德增、副主席梁洁华带领部分委员和区商务局领导等共13人,于 2010年6月至7月间,先后到鱼峰辖区和我市柳南区以及南宁市青秀区、桂林市象山区等地进行专题考察和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并听取其他城区的经验介绍及实地考察等形式,了解其他城区在第三产业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和主要做法。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鱼峰区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鱼峰区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三十字方针”,全面实施“二次创业”,第三产业发展围绕“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构建桂中新商埠”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通过合理布局,规范管理,第三产业发展取得较大成绩。
1、第三产业总量不断提高,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近年来,通过对辖区商业布局的合理规划,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已逐步形成商业业态结构较为齐全的综合服务体系,第三产业总量稳步增加,占全区GDP比重逐年提高。2009年我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4.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04%,第三产业占全区GDP比重为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 9亿元,与上年度相比增长20.32%;完成商贸流通领域招商引资22.59亿元,与上年度相比增长20.77%;
2、第三产业从业人员逐年增加,成为吸收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鱼峰区作为柳州市老工业城区之一,辖区内企业改制后,失业人员较多,通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吸收和转移了大批富余劳动力就业,为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减轻社会就业压力作出了贡献。据统计,仅2009年,我区就累计新增就业人员11168人/次,主要都是从事服务行业的灵活就业人员。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鱼峰区利用鱼峰路、驾鹤路现有的建筑、景观和资源优势,引进了望泰国际大洒店、拉斯维加斯国际俱乐部、麦克风暴KTV、吉普潮人会酒吧、凌霄阁足球酒吧等一批高档休闲娱乐场所,努力提升了商业消费环境,逐步打造鱼峰区的风情特色一条街和商务中心区。
4、行业结构逐步优化,商圈经济已形成一定规模。鱼峰区在积极打造现代服务业商业圈的同时,还大力培育和建设燎原农贸市场商圈、柳石路体育用品及餐饮休闲娱乐商圈、洛维工业集中区大型物流园区、燎原路,西江路汽车专卖街区等项目。到目前为止,在鱼峰辖区已聚集汽车专卖店、4S店、经销店共22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汽车销售市场。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呈现出喜人的发展态势,高档住宅小区项目建设具有较大的潜力。
二、我区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区在发展第三产业上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发展空间上占有一定的区位优势,但与其他城区发展情况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是:
1、第三产业比重偏小,对我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待提高。我区第三产业总量逐年稳步增加,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也不断增强,占全区GDP比重逐年提高,2009年第三产业占全区GDP比重达到45%,但与其它城区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如:柳南区第三产业占全区GDP比重为58%,桂林市象山区三产收入占全区财政收入的60%以上,南宁市青秀区第三产业占全区经济总量的76%。
2、第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影响我区第三产业发展。我区目前的三产市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市场布局和结构不够合理、配套商贸物流业不够完善等现象,这些都与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的发展战略所不相符,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全面提升档次和扩大规模建设。
3、项目建设用地拆迁工作难度大,影响三产项目的推进与实施。2010年,我区提出了大力实施“三产水平提档工程”发展思路,但今年的几个大的三产建设项目都遇到了项目建设用地拆迁难、建设用地变性难等问题。如新银都大厦周边地块的征地拆迁、洛维物流园区缺少用地指标、天天来农贸市场等商业用地变性难等问题,都影响了我区三产市场项目的推进。
4、专业人才缺乏,影响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第三产业人才而言,我区处于人才严重欠缺状态。从引进人才工作看,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从事第三产业人才的引进,尤其是实用型区域经济管理人才的引进。
5、流通市场缺少龙头企业,难以带动商贸经济圈的发展。近年来,我区的流通市场发展虽然有了一定规模,但总的来说,第三产业因缺少龙头企业、知名企业的进入,辐射带动作用较弱,难以带动周边商贸经济圈的整体发展。
三、兄弟城区发展第三产业经验和可借鉴之处
考察组通过对广西区内几个第三产业发展得比较好的城区进行调研和考察了解到,他们在积极参与市里规划、大胆招商引资、确定项目内容、提供全程服务、严格管理制度等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如:柳南区近年来坚定不移地实施“三产富区”战略目标,着力打造商业、汽贸、物流、生活资料集散等“四大中心”,全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第三产业已成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解决就业的重要产业,第三产业占全区GDP比重为58%;柳南区对每一项三产建设项目都进行科学论证,稳步推进。对项目的规划、市场整合、产业结构等都要组成专家评议组进行反复的评估和论证。在着力打造飞鹅新商业中心时,大力引进主力店、知名品牌,构筑新的管理架构和运作模式,规模聚集效应明显增强。在发展楼宇经济中,柳南区高度重视培育龙头房地产企业,通过政企联合招商,大力协助龙头企业开展二次招商,房地产业成为区里重要的税收来源。
象山区作为桂林市老城区之一,随着桂林市城区规划建设调整,象山区抓住“退二进三”的机遇,提出将象山区建设成为旅游商贸物流强区的战略目标。在发展第三产业中,积极盘活国有工业企业资产,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逐步形成了“三园两区”商贸格局,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三产收入占全区财政收入的60%以上。如盘活原桂林市橡胶厂生活区土地,引进福建万达集团开发建设“铜鼓山花园”和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观光为一体的“联达商业广场”。在招商引资上积极拓宽视野,及时调整招商思路,以突出兴办特色市场为主体,重点打造和建设商贸物流园区和大型综合专业市场,巩固和发展城南商贸物流业的中心地位。该区将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组织和参与洽谈招商引资项目,对招商引资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亲自协调解决,负责商贸流通的主管部门建立完善了一条龙跟踪服务体系。
南宁市青秀区在发展第三产业中注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全力服务企业,努力营造一流的企业发展氛围。如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在融资、土地、用工、劳动保障等方面遇到的突出问题。专门制定相关流程和制度,确保及时为企业解决困难,杜绝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突出城区第三产业优势地位。三是以全面融入泛北部湾经济圈为契机,拓展金融业发展空间;四是突出重点,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五是以旅游国际化为突破口,加快发展大旅游产业。通过这些项目的建设,城区的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了南宁市名副其实的“购物中心、美食天堂、居住福地和娱乐天地”。第三产业占全区经济总量的76%,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3亿元,区财政总收入达到41.68亿元。
四、加快我区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优化服务环境,完善第三产业服务管理体系。如何加快实施我区第三产业发展,关键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引导全区干部积极参与,努力营造“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争当服务标兵”的工作氛围。一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展示鱼峰区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投资环境,及时报道鱼峰区第三产业发展动态;二要构建第三产业信息平台,广泛宣传鱼峰区发展第三产业优惠政策,推介重点建设项目,吸引龙头企业、知名企业的进驻,吸引区内外资金的投入;三要修订和完善有可操作性的区、街道、社区三级招商引资政策体系,在进一步做好优化服务环境,完善第三产业服务管理体系的同时,努力拓展招商引资引企渠道,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小分队招商”等办法,凭着一片真情和实实在在的服务,换来投资者的信赖,使鱼峰区成为区内外众多客商投资的热土。特别是对一些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龙头企业、知名企业,在项目投资、资金筹措、税费优惠等方面争取更多的优惠与扶持,健全奖励、激励机制,鼓励人人参与招商引资工作,对在招商引资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给予重奖。
2、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推进第三产业发展。鱼峰区在发展第三产业上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历史上是柳州市重要的商埠区,东面又与柳州市经济发展“双翼”的河东新区和柳东新区相毗邻,贯穿广西的桂柳、南柳、宜柳三条高速公路也在这里交汇,便利的柳江水运网可直通粤港澳地区,位于辖区内的柳州白莲机场架起了鱼峰区与外界沟通的“空中桥梁”。鱼峰区还是柳州市最重要的旅游城区,柳州市的大部份旅游景点位于鱼峰区内,辖区风景秀丽,洞奇石美,有众多蜚声中外的旅游景观和名胜古迹。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走具有鱼峰特色的第三产业发展路子。一是要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主动与市规划部门对接,着力抓好洛维园区、燎原路物流基地的规划布局,培育扶持一批现代物流龙头企业;二是抓好银政企合作,搭建投资融资平台,力争有更多的金融中介机构落户城区;三是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细化服务措施,创造条件吸引更多企业总部、分支机构研发中心聚集;四是积极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商圈经济,提升鱼峰路、驾鹤路、屏山大道传统商业街区的影响力,推进荣军路口大润发超市、东都百货、新白云交易市场等重点项目的步伐。积极发展高端市场,带动城区商业的升级。五是充分利用我区旅游资源,在文庙、龙潭公园、开元寺一带打造特色旅游街区,继续推进都乐大桥一带休闲农业观光、乡村民俗游的发展。
3、充分利用城市改造的契机,主动与市里重大建设项目对接。建议对我区所有在建、续建和规划建设的第三产业项目,进行一次整体的科学规划和布局,邀请柳州市规划、商务局专家进行反复的评估和论证,尽可能地争取将我区的三产拟建项目,主动融入到市里重大建设项目之中,或者使其成为市里重大建设项目的延伸项目,这样做可使项目的审批程序可能更为便捷,也可全面提升我区第三产业的档次和规模。
4、积极培养引进人才,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建议我区根据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和引进人才,进一步健全人才聘用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来的办法,吸收和引进经济发展需要的能策划和管理区域经济的高层次的、有实际经验的经营性管理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以此提高我区第三产业人才的整体素质,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5、建立重大项目领导包干制,完善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落实是工作之本,成事之基。重大项目一旦审批通过,区里应该组成相应工作组跟进,指定责任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专人负责整个项目的推进服务工作,直至项目完成。以切实解决实际困难为重点,帮助企业解决在融资、土地、用工、劳动保障等方面遇到的突出问题,杜绝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
以上意见、建议,供区委、区政府决策参考。
鱼峰区政协考察组
2010年7月28日
上一篇: 鱼峰区政协社会组七届六次全会大会发言 || 下一篇:鱼峰区政协文体组七届五次全会大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