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发言材料
关于建立返乡务工人员应急预警机制的建议
鱼峰区政协提案组
受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冲击,以往在临近春节时才会掀起的民工返乡潮已经提前拉开序幕。本次经济衰退的直接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失业冲击,而这种冲击最快、最明显地反映在劳动密集型的制造型企业。目前大规模的中小企业倒闭,使得大批的农民工失业。而没有倒闭的企业,为了生存,就要节省成本,所以不得不裁减用工,当然裁掉的大多还是外来务工的农民工。据农业部提供的数据,2007年农民工达到2.26亿人,占据了我国总人口的17%以上。有数据表明,在这些企业中务工的农民工几乎占据了制造业就业的半壁江山。因此,农民工群体是此轮金融危机最先遭遇冲击、也是被冲击程度最为严重的主要对象。当前,大量农民工返乡后,因农村已没有足够的土地耕种或不愿再在农村生活,因此他们并没有回到农村而是滞留在城市,当他们在城市中较长时间找不到工作时,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历史上曾有过这方面的教训。英国在工业革命初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很多的失地农民在城市中没有找到工作,因为城市没有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城市没有准备好。结果,这些农民成为城市“游民”的主体,城市不堪重负、治安环境急剧恶化。所以,如何缓解此轮农民工返乡问题将是当前政府需要积极面对的焦点问题。而鱼峰区作为城郊结合部的一个城区,在如何处理好返乡农民工问题上的困难就更加突出。
为做好滞留在本辖区的返乡农民工的稳定工作,建议区政府尽快研究并出台返乡农民工应急预警机制,系统地处理好这部分人群的就业和生活问题,切实维护辖区的社会稳定。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研究出台应急预警方案。针对返乡农民工滞留城区的系列问题,由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并制定出台应急预警方案和具体的制度措施,对这部分人群可能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做好积极地准备,以应对各种突出事件,确保社会稳定。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加大对解决返乡农民工系列问题的资金投入力度,适当增加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成本,确保在治安、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工作有较充足的资金保证,从而使应急预警方案得以顺利实施。
三、增加治安巡防人员。针对返乡农民工滞留城区又难以找到工作从而可能引发治安案件的状况,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治安巡防队员数量,确保足够的治安巡逻力量以维护辖区各方安全稳定。
四、大力开发就业岗位。解决好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是维护辖区稳定的根本。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就业岗位的开发、信息发布和协调服务等工作,尤其要尽可能开发更多的公益性岗位,以满足他们最基本的就业和生活需要,保障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权利。
五、加强技能教育培训。政府有关部门要针对返乡农民工的条件和特点,在适合的就业技能方面加大对他们的教育培训,逐步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使其较好地融入城市生活中。
总之,此轮民工提前“返乡潮”应引起各方、尤其是各地政府的高度关注,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预防和妥善解决。我们相信,只要政府能够采取积极地态度提前应对,同时在解决经济失速、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制定并采取有效的应急预警措施,那些已经返乡并滞留在城区的农民工大军就能较快地找到工作,生活得到基本的保障,各类治安案件会得到有效控制或逐步减少,我们城区的稳定和谐就有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