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建言献策

教育组大会发言材料:关注农民工子弟教育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 2008-03-20    鱼峰区政协办

内容导航:

大会发言材料

 

关注农民工子弟教育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鱼峰区政协教育组

 

随着我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工作,对于维护我区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工作现状

我区接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读以公办学校中的农民工子女定点就读学校和民办学校为主。

(一)农民工子女定点就读学校概况

1.制度完善,管理规范

我区共有公办中小学校27所,先后确定了二十中、羊角山中学、柳东路小学、窑埠街小学、水南路小学、社湾小学和阳和小学共七所学校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定点就读学校,占所有学校数量的30%,接收的农民工子女学生是所有在校生总数的30%以上。这在全市各城区中比例最高。

为切实做好我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调动我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学习积极性,落实扶贫助学各项措施,我区先后制定了《关于鱼峰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实施意见(试行)》、《鱼峰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奖学金制度》、《鱼峰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读援助实施办法》,建立和完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机制,使我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我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范畴和重要工作内容之中,指导和督促定点就读学校认真做好农民工子女接收入学和教育教学工作。

通过对定点就读学校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免收借读费,设立农民工子女助学金、奖学金制度等方式,我区积极帮助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同时,加强了对七所定点就读学校的校园建设的经费支持和保障。三年来,我区财政共投入545.4万元, 进行教学楼综合维修、建设生活综合楼、多媒体教室,新建道路,维修教学楼、办公楼、体育室、操场、围墙等,为农民工子女就学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教育教学指导方面,推行对口帮扶工作。着重实施了“优势学校对薄弱学校对口帮扶”,“中心校对农民工子弟学校对口帮扶”的“学校发展共同体”的校际联动策略,让教研优质资源效益优化。

(二)民办学校管理现状

民办学校是承担我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又一重要途径。目前我区共有民办中小学、幼儿园60多所,有学生12000多人(其中义务教育段学生7000人、学前教育段学生5000人),占全区在校学生的26%。

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我区对民办学校依法实施监督和管理。区教育局有专人负责管理民办学校,在全市四城区率先成立“民办教育协会”,建立了民办学校党支部,加强了对各民办学校在招生、收费等重大问题方面的协调力度,促进了民办学校实现有序招生、规范收费。将民办教育教学质量、师资培训等纳入全区奖励、考评范畴,每年组织对民办学校进行评估,在教师节对民办教师进行慰问,激励民办教育的规范发展。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推动民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影响我区农民工子弟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政府、学校、社会的共同关心和努力下,我区初步解决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问题,推进了我区教育的均衡发展。但是,通过调研,我们也意识到仍存在影响农民工子弟教育发展的一些因素。

(一)师资紧缺

教师队伍是办好一所学校的根本。但随着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大量涌入,定点学校日益紧缺的教师与大量涌入的学生之间矛盾逐渐凸显,师资紧缺使教师的工作强度加大,教学质量受到了影响;由于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免收借读费,经费紧缺,教师培训受到一定限制,给学校办学带来影响。

(二)资源不足

随着农民工的不断增多,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需求和农民工子弟定点就读学校以及民办学校教学资源严重缺乏的矛盾日益加剧,生均占地及生均活动面积均不达国家标准,定点学校和民办学校硬件建设起点低,现有办学条件还不能满足课程改革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三)生源水平起点低、流动性大

由于农民工子弟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相对滞后,与城市学生的生源素质相比有一定差距。而且进城务工人员工作单位、居住地不稳定,导致学生流动性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管理和对学生的培养。

三、对做好农民工子弟教育的思考

(一)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先发展教育,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使全社会提高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认识到做好农民工子女教育是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体现,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加大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农民工子女教育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1.对于公办农民工子女定点就读学校,要加大投入,着力解决学生不断增多与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特别是校舍设施不足与教师不足的突出矛盾。在教师培养培训上给予特别关注,提高教师整体水平。从而促进农民工子女定点就读学校与其它学校的均衡、协调发展,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

2.对于民办学校。主要从业务上加强监督、引导及管理。由于我区民办学校小而多,几乎都是低投入、低起点、低水平的学校。建议严格审批,调整民办学校布局,引导民办学校进行整合。加强评估,促进民办学校依法规范办学。将民办学校的教师培训纳入我区教师培训计划,使民办学校的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培训、学习,加强教学质量的管理。建议实施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的业务联动,对口帮扶。促进民办学校不断提高师资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做好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需要政府重视、全社会关心、学校全体教师的努力,才能做好这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