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县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届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大赛
——近年来多举措保护“非遗”成绩显著
为传承民族文化,挖掘民间手工艺精品,促进三江民族手工艺品行业全面发展。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将于2010年6月28日—7月4日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届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大赛。报名时间已从5月10日开始,截止日期为6月20日。
本次大赛的参评作品种类以最受欢迎的手工艺制品为主,包括风雨桥、鼓楼、吊脚楼模型;侗锦、刺绣、、服饰;竹编、藤编制品;木雕、竹雕、根雕制品;剪纸、农民画、书法作品;民族乐器、银饰等。参赛作品要求内容健康向上,构思巧妙,造型美观,体现三江民族特色,富有创造性;同时具备观赏性、文化性、艺术性、实用性和收藏价值,便于普及和成批生产,具有市场潜力。
多年来,三江县高度重视保护并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先后建成了国家重点博物馆三江侗族博物馆、“馆村结合”的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非遗”传承基地等,同时积极申报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遗”保护项目,取得非常显著的成绩。目前,三江县有广西级“非遗”项目9个,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和侗族大歌2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首批“非遗”名录,后者2009年列入世界“非遗”名录;三江县还有广西“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3个,杨似玉以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人代表、吴光祖和覃奶号以侗族大歌的传承人代表登阶入室,已进入国家级 “非遗”的大雅之堂。此外,三江县独峒乡凭侗族农民画、梅林乡凭侗族大歌荣获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三江县因保护传承“非遗”工作成绩显著突出,得到过国家文化部的表彰。
民族手工技艺及手工艺品是“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一个民族先进文化的象征,是凝聚一个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非遗”的重要特性是活态传承,主要依靠传承人的言传身教,离开了传承人的口传心授,国家珍贵的“非遗”就无法世代传承。三江县开展民族手工艺品制作评比大赛,是挖掘、开发、保护、传承“非遗”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其意旨有四,一是挖掘更多民间手工艺优秀作品,推出一批“三江民间手工艺传承人”;二是通过民间艺人现场手工绝活集中展示,让观众直观了解民族手工艺品的制作流程,达到推介民族手工艺品的目的;三是通过刺激民族手工艺品产业的发展,提高民众的创新积极性,加快实施文化“二次创业”,培育文化产业支柱,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对获一、二等奖以上的作品进行征集收藏,充实三江侗族博物馆实物陈列,丰富展览内容。
本次大赛将邀请专家、学者、权威人士组成评审委员会,从创意、造型、制作工艺、主题内容、功能、实用价值、观赏价值、收藏价值、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量化评比。每个类别设金、银、铜、优秀奖若干名,分别颁发奖金及荣誉证书。
上一篇: 三江县古宜镇商会举办十周年庆典 || 下一篇:广西侗乡坡会节独特民族风情吸引游人数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