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政协工作

从长计议谋划教育布局,整合资源推进教育发展

  • 2009-03-09    县政协整合教育资源调研组

内容导航:

近几年来,融安教育事业取得可喜的业绩。在辉煌成就的今天,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应该看到融安教育发展的优势正在减弱,前进的道路正面临着新的困难与挑战。作为融安县教育中心的县城部分学校因地理位置与有限的教育资源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新一轮学校资源整合与布局调整迫在眉睫。

一、基本概况

现阶段,融安县县城区域有初级中学4所:分别是县初级中学、实验中学、长安一中、长安二中;小学9所:在河西片分别是实验小学、长安中心小学、长安四小、新安小学,在河东片分别是实验二小、长安三小、东圩小学、红卫小学、大乐小学。共有初中生3894人,小学生4785人。初中最大班额65人,最小班额45人;小学最大班额56人,最小班额20人。其中一类学校有:县初级中学、实验中学、实验小学、长安中心小学、实验二小、长安三小,这六所学校的学生主要来源于县城居民和外来经商者的子女,家庭教育、经济环境比较好,办学条件、教学成绩均走在全县前列,这些学校已经处于饱和或超饱和状态。其它学校学生主要来源于县城周边农村家庭的子女,按照现有的办学条件还可以容纳50至100名学生。以上学校的办学条件均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现有的教育资源目前基本能够解决县城居民子女入学需求。

二、发展中面临的压力

(一)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压力。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全面推进,进驻融安县县城经商、务工的人越来越多,人口急剧增加,在城市发展的同时,2006年国家作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实行全免费的政策,加速乡镇学生转入县城学校就读的增长速度。据统计,每年进县城就读的乡镇学生以200人的速度递增,给已经饱和的县城中小学带来巨大的办学压力,在创优投资环境活动中,各校顶着巨大的压力克服种种困难,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接收了大批进城经商、务工及乡镇人员子女入学,造成县初级中学、长安中小学、实验小学、实验二小、长安三小都是在超班额的情况下进行办学。特别是县初级中学,在学校管理、师资力量和教学成绩均处于全县一流水平,近三年中考以绝对的优势名列全县之首,各项指标甚至优于柳州市一些名气比较大的初中,优质的教学质量,使得家长纷纷把孩子送到这所初中就读,仅2008年秋季新生入学报名人数就达580人之多,大大超出该校新生容量。

(二)学校布局已经不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校园窄小及部分学校周边治安环境形成新的压力。实验中学、长安一中、长安二中地处城乡结合部,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学校周边治安环境还不尽人意,但以现有的初中教育资源,这三所学校也达到饱和状态。长安中心小学与实验小学只隔300米,这两所学校都是县城品牌小学。近年来,河东新区建设很快,一大批商住小区与工厂相继建成使用,河东已经成为融安县工业、商业、交通中心,居住人口迅速增长,现有的小学校已容不下河东片的学生,每年有将近600名河东片的学生不得不包车到河西的长安中心校或实验小学就读,这不仅给家长带来经济负担,也给学生上学带来不便,并存在安全隐患,距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差距较大。

(三)通过横向比较,形势逼人。近年来融安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可以说是拼出来的。纵观全市六县的教育发展,可以清楚地发现融安县的教育资源优势与其它县的距离正在急剧缩小,特别是鹿寨县进行全县初中整合到县城集中办学后,师资力量得到优化组合、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发挥,发展的势头十分强劲,成为赶超我县和我县教育发展可以借鉴其经验的对象。

三、县城学校资源整合与战略布局构想

(一)在五年内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

1.小学资源的整合。在2011年以前把长安中心小学撤并到河东东圩小学。东圩小学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征地20—30亩扩大校舍建设,其中投资建设面积为3000㎡的教学楼2栋,、1000㎡的学生公寓楼1栋、1500综合楼1栋、300㎡的学生食堂1座,并配套建设相应的环形跑道田径场、蓝球场、排球场。通过努力,把长安中心校打造成环境优美、校园宽敞、功能最齐全的小学。预计整合后可容纳学生1800人,从而解决县城河东片小学生的入学难的问题。长安中心小学撤走后,原有的校舍留给县保育园办一所能容纳500人的示范性公立幼儿园。实验小学则根据河西学生入学情况适时进行扩容。根据城市发展规划,估计在未来5年内该校不需要扩容,如果5年后要扩容,则向西面再征地20亩,用于校舍及配套设施的扩建,办成容纳1500学生规模的学校。按照融安县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扩容后的实验小学将在10至15年内不用再考虑扩建问题,因为在离实验小学不远的西面还有长安镇第四小学,西南面还有长安镇新安小学。

2.初中资源的整合。在2014年以前把长安二中与实验中学进行合并扩容,预测需要兴建面积为3000教学楼2栋和2200学生公寓楼2栋,合并扩容后该校可容纳学生由现在的1642人增加到2500人。同时,采取逐年招聘、优化组合、强化培训、加强管理的办法,逐步充实合并后学校的师资队伍,逐步缩小与县初级中学的差距。县初级中学向东南面再征20亩的土地,在5年内投资兴建面积为3600教学楼2栋、3000㎡的学生公寓楼2栋和1500综合楼1栋,建成后可容纳学生2500人。通过县城初中的资源整合,保持河东河西各有一所品牌初中,实现两岸平衡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用发展的战略目光发展教育事业,为教育的明天拓展发展空间,确保教育可持续发展。

如果县城教育资源整合的构想目标能够预期实现,展望在10年内可以满足县城广大市民子女入学的需求。但随着“5十1”工程进一步深入实施,融安经济社会将得到快速发展,县城城区面积迅速扩大,人口也逐年增多,预计到2018年融安县县城的人口将突破10万人,人口主要集中在红卫工业园区和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商住开发区。届时一些办学规模比较小的乡镇学校将逐步撤并到县城集中办学,如大坡中学、雅瑶中学、大将中学、板榄中学等。除撤并外预计全县各乡镇还有20%的学生将涌进县城读书,中小学生将增加4000至5000人。按照2014年扩充后的办学条件,肯定不能满足学生的入学需求,在县城资源不能再进行整合的前提下,必须得考虑重新建校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增强教育发展的预见性,用发展的目光来审视教育在发展中将面临的问题。如果我们现在没有预见性、没有发展意识,在土地日益紧缺日益昂贵的背景下没有做出实质性的行动,融安县的下一代将面临着读书难的尴尬局面。

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保证适龄儿童受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让每一位学生享受到便利优质的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为解决好教育未来发展的瓶颈,建议县委、县政府从全县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着手为未来融安教育的发展预留两块土地,以备再建初中、小学各一所之用。一是在209国道往板江方向(检察院附近)划拨一块80-100亩左右的土地,建一所可容纳学生2000人以上的现代化标准化的小学。河东南面、西面不再考虑新建设小学,因为随着工业区的建设广大,在南面有红卫小学,该小学可以再征地20-30亩进行扩充,随时可以满足县城南面居民子女的入学;在西面有大乐小学,该校也可以再征地20-30亩进行扩充,随时可以满足县城西面居民子女的入学。二是在往209国道以南红卫方向划拨一块100亩的土地,建一所能容纳学生2000人以上的现代化标准化的初级中学。新建设的两所学校可以满足今后20年至30年融安城市发展的需要。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