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产业是广西最重要农业支柱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维护农村经济结构稳定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国内糖业市场整体低靡,尽管各级人民政府和制糖企业加大了甘蔗产业发展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但蔗农退蔗现象依然十分严重,蔗糖产业发展形势严峻。
一、蔗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食糖和原料蔗价格连年下跌。近年来由于国内外甘蔗大面积丰收,食糖连年增产,加之进口食糖逐年增加,走私猖獗,严重冲击国内食糖市场,导致国内食糖价格出现持续下跌,由2011年的6800元/吨跌至2014年底的4920元/吨,原料蔗收购价格由2011/2012年榨季的500元/吨,跌至2014/2015年榨季的410元/吨,蔗农增产不增收,制糖企业也出现了连年亏损的经营状况。
(二)甘蔗种植成本持续上涨。据统计, 2014年专业户种植甘蔗成本在2300元/亩左右,蔗农种植成本在1400元/亩左右。按全区平均亩产4.3吨,收购价格410元计算,亩产值1763元。专业户需要在土地租金、人工等方面额外多投入1000多元,无法盈利不算还亏损537元/亩;蔗农种蔗不计人工和土地成本,略有200-300元/亩的微薄收入。
(三)蔗农种植甘蔗意愿逐年降低。伴随着甘蔗种植成本的上涨和原料蔗收购价格逐年下降,蔗农种植甘蔗的意愿逐年降低。面对水果、速生桉等经济作物的广阔前景,许多蔗农纷纷弃蔗种果种树,造成全区甘蔗种植面积大幅度萎缩,严重影响蔗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据统计,2012/2013榨季,广西甘蔗种植面积约1600万亩,产糖792万吨。2013/2014榨季,广西种植面积约1600万亩,产糖856万吨。2014/2015榨季,广西种植面积约1400万亩,产糖634万吨。预计2015/2016榨季,广西种植面积下滑到1200万亩,产糖量预计500万吨左右,将大大低于目前市场550万—570万吨的预期。
二、发展蔗糖产业的建议
(一)加强食糖市场管理力度,稳定农民收益。建议一方面尽快对蔗农的进厂原料蔗进行财政直补,出台对农民种植原料蔗给予直接补贴的政策,确保原料蔗收购价格稳定,降低制糖企业生产成本,促进蔗糖产业整体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加强食糖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对恶意竞争收购原料蔗及走私食糖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制糖企业和蔗农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二)制定产业发展激励机制,提高种蔗热情。建议各级政府和制糖企业应多渠道支持蔗糖产业稳定健康发展,一方面给予蔗农良种补贴、农机补贴,提高糖料蔗良种率和生产机械化水平,降低甘蔗生产成本,提高蔗农种蔗积极性;另一方面开展甘蔗生产先进工作者评优工作,对于表现优秀,具有模范引领作用的工作者进行专项奖励,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热情。
(三)加大良种推广发展力度,促进规模发展。积极引进新良种进行试验种植,筛选并提供综合性状好、适宜蔗区推广的品种,尤其要推广种植高产、高糖的“双高”甘蔗优良品种,并通过早、中、晚熟品种的合理搭配以及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规模化发展,有效提高企业制糖和农民种蔗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 关于更加重视我区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建议 || 下一篇:发展农产品电商促销增收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