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鹿寨文史

“扯滩”乐

  • 2016-12-29    黎 耘/文

内容导航:

我的家乡导江坐落在柳江河边。这里的人们喜爱一种独特的钓鱼方式——“扯滩”。

中秋时节,枫叶泛黄,青霜未降,秋水瘦了,鱼儿肥了。柳江河开始进入枯水期,被河水淹没的沙滩,大片大片地裸露出来,使河床变窄,河水归槽。扯滩的季节来到了!

扯滩人带着渔具——机竿(又称车钓或轮盘钓)、捞绞(即手抄网),顶着艳艳的秋阳,来到沙滩。他们在浅水下翻开卵石和石板,寻找一种附在卵石和石板下面状若菜青虫的“滩虫”,作为钓饵。这种小滩虫很柔韧,装钩后不易被扯烂和丢失。扯滩人提着装好虫饵的机竿,走入河中,站在齐腰深的激流里,一只脚站稳,另一只脚不停地搅动河底的泥沙,清清的河水顿时涌起一股长长的浊流;与此同时,配合脚的搅动,一只手把定机竿,放长钓线,控制绞线的轮盘;另一只手将机竿尾端压入水中,双手缓慢而有节奏地一扯一推,一放一收,周而复始。鱼儿沿着搅起的浊流,逆水而上,寻找食物。一旦发现钩上的滩虫,便急不可待地冲上去张口吞食。随着手中的钓竿一震,扯滩人凭着手感便知道是有鱼上钩了。如果是半把斤重的鱼,是很容易钓起来的。若是“公斤级”以上的大鱼,就颇费一番周折了。鱼大,劲也大。将钓线收得太紧,容易脱钩;将钓线放得太松,鱼不易被弄得疲乏,得费好长的时间和周折才能将其逮住。控制钓线,一张一弛,总要松紧有致,恰到好处,既要考验扯滩人的耐性,也要考验扯滩人的智慧。这种功夫,谓之“敛鱼”。待到把鱼“敛”得困软无力,嘴巴露出水面喘气,翻起鱼肚不怎么挣扎的时候,就能很顺利地用手抄网将它捞起来了。“敛鱼”,是扯滩中的高潮,既紧张,又快乐。倘若稍有疏忽,让即将到手的大鱼脱钩逃走,就会令人懊恼万分,捶胸顿足,扼腕叹息!

扯滩捕获的鱼,多是一种“香榄鱼”。此鱼红眼圈,灰白肚皮淡红鳞,肉质细嫩,吃时口感极佳。还有一种叫“长标杆”的鱼,体长而圆,力大凶猛,是水中一霸,常追食别的鱼类。这种鱼大的重达10多公斤,上钩之后,不仅要与它斗智,还要与它角力。要把它弄到手,有时得“敛”上老半天,扯滩人也常常被他扯得精疲力竭呢!有趣的是,有时扯滩人将小鱼钩住了,仍未发觉,继续在水中推扯鱼竿。这时,“长标杆”张开大嘴,猛地吞食小鱼,自己也被钩住了!对于能“一钩双鱼”的扯滩人,大家都十分钦慕,认为他中了好彩头——“好事成双”,很有福气。

最惬意莫过于扯滩之后了。秋阳照在沙滩上,水中的各色卵石反射出不同的光斑。河风轻轻吹拂,滩水哗哗流淌。扯滩人拎着鱼篓,聚集在沙滩上,烧起一堆篝火,将剖出肠肚洗干净的鱼串在生竹枝或生树枝上,开始烧烤。有的人边烤鱼边唱起野性十足的山歌:

一条江水闪金光,沙滩烤鱼喷喷香;

龙王闻到流口水,口水流流三尺长。

今日扯滩几快乐,鱼满鱼篓歌满河;

   兄弟围坐“打平火”,烤鱼筛酒慢慢喝。

扯滩回家喜洋洋,拎条大鱼过街坊,

  人给千金我不卖,留来孝敬岳母娘……

诙谐风趣的山歌引得众人捧腹大笑。不多时,沙滩上弥漫着浓浓的烤鱼香味。大家拿出自带的饭包、米酒或杂粮酒“打平火”,吃起了美味的鱼餐。若是有人手气不好,没钓到鱼,钓得鱼多的人,会主动匀出一些鱼给他烧烤。吃烤鱼时,一无所获的人会将一只鱼头让给他,恭之为“头”,或是敬上一杯酒,表示谢意。吃罢野餐,大伙将一部分鱼匀出来,装进一无所获者的鱼篓子里,让他带回家去,以示“有福同享”,取个“家家有余(鱼)”的吉利。

扯滩,既充满山川风情野趣,又充满融和的人情乡情。这是别的垂钓未能“钓”出来的。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