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鹿寨文史

民国时期寨沙镇几则趣事

  • 2016-12-29    葵传清/文

内容导航:

我在清理编写《鹿寨县志》草稿过程中,发现了我们在搜集资料时,召开民间有关人士座谈会提供的一些情况记录,其中有些可作为史料保存,现整理如下:

                                              马君武挖苦“拍马”

    寨沙镇九甫公路大桥,是民国期间由广西省政府拨款兴建。时任广西省代省长马君武(教育家、广西大学创始人)听说大桥落成,便亲自来视察。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马省长携随从来到榴江县,县长张廷瑞、地方绅士何子章及一帮官员忙得不亦乐乎,为献殷勤,从全县挑选了最好的马匹和坐轿侍候。

去视察大桥前,马君武问及去看桥如何安排,张廷瑞满脸堆笑答道:“马和轿都准备好了,不知省长是骑马还是坐轿?”马君武并不直接回答,而是问及去看桥的路程,县长答道:“约三、四里之遥。”又说:“路虽不远,马轿代步轻松便捷。”马君武知道这些下属官员的意图,无非是想“拍马”,于是拍打着两腿,提高嗓门,朝县长和绅士们问道:“我们这两腿生来干什么的?”县长哈着腰,讨好地说:“我们不就是怕省长累嘛!”马君武见县长满脸媚相,有些不耐烦地说:“怕累就不要当官!”

县长见状,己知省长不尝识他的殷勤,即分咐把轿马撤走,只好陪同马君武徒步视察大桥。

砍掉清庭长尾巴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两百多年的统治,于1911年成立了中华民国。为了欢庆清王朝被推翻,新政府的成立,举国上下都举行集会庆祝。民国元年这一天,寨沙镇也举行了庆祝活动。由地方总爷筹办,制作了百数杆小红旗,凡参加游行者,人手一杆。当天,有百多人手持小红旗上街游行,像过年舞龙一样,边游行边放炮仗,边喊口号。当时有句口号是:砍掉清廷长尾巴,还我汉装振中华。

    “割长辫子”,当时是一场革命。在清王朝统治时期,男人都得按满清的发型留发,即“马桶盖,长辫子”。为强制留这种发型,清政府严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就是说:想留头,必须除掉汉发型;要留汉发型,就莫想要头。推行了两百多年的满清发型,在民众中己经形成了习惯。现在清政府被推翻了,民国成立了,要想割掉存在两百多年的长辫子,确实不易。然而,要清除它的影响,从割辫子开始,是重要的一环。

榴江县政府遵从上峰指示,把割瓣子当作一场革命来办,除了大张旗鼓的宣传外,还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就是强制割除。县政府张贴了通告,要求男人凡留长辫者一律割除,如有违抗者,强制砍掉。当时,有些清朝遗老留恋长辫子,不愿割去,只要兵丁发现,就拉到市场肉桌上砍掉。只一天时间,砍掉的辫子就有一大箩筐。见此情此景,街上贴出了白头贴顺口溜:“民国的人好不恶,拉到长辫上肉桌,手拿钢刀就一砍,每天都得一大箩。长辫在头多碍事,不如割掉舒服多,劝君顺从新朝流,免得脑袋上肉桌。”                                                                                                                                                                                                                                                                                                                          

消除“水灾星”

    民国时期榴江县最后一任县长叫龙泽应。他于19494月到任。老百姓听到县长这个名字,议论颇多,多数讲龙翻身应成泽国,县长就是“水灾星”。不知是巧合还是“神”了,老百姓这话得到了应验:龙泽应上任三个月,榴江县果然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水灾——

19497月上旬,榴江县境内连续下了三天大雨。农历六月初十下午,又连续下了5个多小时的特大暴雨。山洪爆发,石榴河水猛涨。寨沙镇街道大半被淹没,水涨到了原寨沙供销社门口。许多房屋倒塌,田地、桥梁、公路被洪水冲毁,十多名村民在这次水灾中丧生。

水灾前,老百姓就对龙泽应有所议论,现在果然遭受了大水灾,一些地方名士,想为寨沙避灾,向上提议,请求把龙泽应调离榴江。两个多月后,解放军解放了寨沙,龙泽应逃到了拉沟乡六章村被解放军抓获。寨沙群众得知这一消息后,纷纷说,感谢解放军帮我们除掉这个“水灾星”。

    上一篇: 麂子进屋找水喝 || 下一篇:平山轶闻奇事拾零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