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桂铁路、北起湖南衡阳,南至广西南宁,建于1938年,以南北方向直贯鹿寨县境而过,约有50余公里。距县城北面30公里的黄冕火车站,凭借天然条件的便利,成为一个中心供水补给站,上下往返的各种运输机车(蒸汽)无不在此停车补水。然而,这个平常的小站,在临近解放的前两天,发生了骇人听闻的“火烧车”事件,随着剧烈的爆炸声和冲天燃烧的火光,只经过几个小时就烧毁了一辆满载军需物资的列车,使得车站设备损毁,功能瘫痪……
那是1949年11月27日中午时分,装满国民党军队军需物资的一列火车喘着“粗气”,“咣当”“咣当”地驶进黄冕车站。熄火停机,注水补给后,过了好几个小时,直至傍晚时分,列车依然停在那里。后来才知道,负责押运车辆的“国军”大约是一个连队,他们悉知鹿寨、柳州方向受阻——解放军部队已控制了南边车站,故而南去无望,后撤不能。为了不使整列军需物资落入解放军之手,连长命令将列车就地烧毁。他下达命令后,即率部西渡洛清江经往中渡而去。
入夜8点,两名受命的国民党兵不敢懈怠,他们按原计划分别从列车中间向南北方向迅速点燃柴禾。顿时,大火燃烧,巨烟腾空;爆炸声轰隆作响,势如电闪雷鸣;飞曳的子弹夹带尖啸声,向四面散射;浓重的硝烟久久不散,令人窒息;距车站稍近的房屋,瓦面被震得沙沙作响,发生移位,坭墙也被震开裂缝……这场景,真如两军在激烈麈战,着实叫人闻之丧胆。这般气势持续到第二日的凌晨两点,才逐渐缓和下来,整辆列车被炸得七零八落,如体无完肤的死蛇。铁路旁的电线杆、标牌俱成灰烬,站台上遍地瓦砾……
这一夜,附近村子的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塵战”吓得惶惑不安。翌日,有十多个青年壮着胆子来到车站,打探昨晚发生的事情。他们分别从瓦烁、灰烬中捡到一些烧残变形的铜盆、铝盒、铜盒之类的东西,捡得最多的是“笔码筒”——子弹壳。但是,是谁如此胆大包天“火烧车站”?这个谜一直令人不解。
原来,两个执行烧车命令的国民党兵,负责南头点火的是本地人,名叫李春生。两年前,他被“抓壮丁”,当了国民党兵。李春生点火之后,连忙躲在一个鱼塘的坎基下面,不敢动弹,也不敢伸头看望,生怕被流弹击中。爆炸声震得他两耳欲聋,吓得他两腿直打哆嗦。好不容易捱到天亮,他才胆战心惊地跑回家去。
李春生为人十分拘谨,不苟言谈,上世纪七十年代曾在公社食品站工作。随着时代进步,清平盛世,言路广开,使他逐渐释怀,以至在茶余饭后的闲聊中才透露出当年此事的真相,揭开了谜底。春生老人辞世时,享年88岁。
负责北面点火的是永福罗锦人,名叫陈喜才。他事后亦归梓稼穑,直至老终。
“火烧车站”事件,距今差不多有70个年头了,此事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笔者因常常听人“讲古”,略知其事梗概;近来多次走访黄冕街上尚健在的老人秦广德、张代玉,通过他们翔实的回忆,还原和再现了当年事件的真相,遂成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