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鹿寨文史

抗日时期雒容县洛埠乡的自卫队

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 2015-10-13    谢汉卿/文

内容导航: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十二月,雒容县战时县长何次三(曾在北伐军当过团长,抗战后曾任“国军”少将副师长、柳州专区副专员及师管区司令。1950年土匪暴乱时,任国民党“桂中军政区司令长官”;19514月,在平山屯秋土城被我人民解放军剿匪部队击毙)先后在柳城县的黄塘、拾甲召开洛埠乡各村公所负责人会议,决定建立三个抗日自卫队。挑选的队员要有保家卫国的决心、不怕牺牲的精神、敢于跟日寇战斗到底,并经过地方民团军事训练的青壮年人。自卫队的武器来源,一是县、乡警留下的枪支弹药,二是民众捐献的私家枪弹,三是发动民众捐资购买。这三个抗日自卫队是—— 

  洛埠街自卫队:队长骆宗祺。队员有老农(外地人)、何麻子(葫芦村人)、欧玉祥、覃德安、何三等12人。平时藏匿在附近的村公所,经常袭击在洛埠的锅盖岭、蛇仔地、黄泥坡巡逻的日军,或骚扰日军,使其在洛埠驻扎不得安宁。 

  木头村自卫队:队长潘鹰。队员有潘嵩、潘老嫩、潘鸿福、蔡亚防、蔡石忠等12人。平时藏匿在本村,阻击或打击来犯的日军,保卫本村和附近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大正自卫队:队长覃木生,参谋赖鸿英(曾是“国军”军官),交通员许跃福(现年86岁,今住鹿寨县城)、司号员覃学青、轻机枪手孔宪飞、孔宪玉,队员还有许伟民、李群华、谢水荣等15人。平时藏匿在本村,除打击来犯的日军,保卫本村及附近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经常到洛埠等地袭击日军。 

  三个自卫队各选一名身强力壮的青年做交通员。交通员三天相会一次,交换日军活动情况,并向雒容县战时指挥部汇报,以便统一调度,联合作战,打击日军。各自卫队在本村或附近最高的山头上树立约5米高的竹、木标竿,上系红布(或黑布),并准备一堆架好的柴草,日夜派人值班,及时发布敌情,传递消息——白天远远地发现日军从什么地方来“扫荡”,标竿就倒向什么方向;夜间发现敌情,就燃起一堆大火。于是,敌情消息就一个村庄接一个村庄地往下传,让群众及时转移、自卫队及时做好应敌的战斗准备。 

  这三个自卫队中,当数大正自卫队的战斗力最强。 

  盘踞在洛埠镇的日军,为了防止自卫队对他们偷袭,在黄泥坡、葫芦村路口一带布置了巡逻哨,每天有三个鬼子对过往行人进行盘查。大正自卫队决定干掉这几个鬼子。 

  19453月中旬的一天,大约是上午9点钟,队长覃木生率领队员们悄悄来到黄泥坡。三个日本兵背着枪站在路口,不时巡走一下。覃木生布置队员包抄过去,随着他一声令下,覃学青吹响军号,顿时,手枪、机枪、步枪一齐开火。这次战斗,机枪手许伟民打死了一个鬼子,缴获了一支“三八”枪;另两个鬼子逃到洛埠山上的炮楼里去了。 

  19454月上旬的一天,洛埠街“维持会长”黄志来送来情报:有一个班的日军要到竹车村抢粮。覃木生队长马上集合全体队员,跑步赶到相邻的竹车村外400米处的路边埋伏。上午10点钟,耀武扬威的日军果然朝竹车村走来了。300米、200米、100米……覃木生下令:“打!”顿时,枪声大作。日军遭受突然袭击,仓皇应战,借助路边的水沟、大石头作掩体,组织火力反击。战斗进行了半个多小时,为避免队员伤亡,自卫队扔了几个手榴弹后迅速撤退。日军也不敢恋战,急忙往洛埠方向撤离。这次战斗,自卫队无一伤亡。后来,打扫战场时,发现沟边和大石头上,留下了一滩滩凝结的血迹,到底死伤了多少日军,不得而知。 

  19455月,美国援华抗日“飞虎队”的一架战斗机被日寇击落,跳伞的美国飞行员被俘,关押在南庆村里。雒容县府闻报,马上在木头村召开洛埠乡自卫队长紧急会议,研究并制定营救方案,从三个自卫队中,挑选有经验的队员参战,并组成敢死队。敢死队潜入南庆村,被日军发现,经激烈交战,才把负伤的美国飞行员救出村外。在外围队员的掩护下,飞行员被送到柳城县与洛埠乡交界的黄塘、石甲大山沟里治疗。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3月,飞行员才被国民政府派员接到柳州,送回美国。(此详细史料见本刊第十二辑《被日寇击落的两架“飞虎队”战斗机》 

  随着抗日战争的节节胜利,侵华日军成了秋后的蚂蚱,蹦哒不了几天了。19457月初,何次三在木头村召开洛埠乡自卫队联防会议,与三个自卫队的队长制定了作战计划,消灭驻扎在洛埠山岭炮楼里一个班的日军。由洛埠街、木头村两个自卫队攻击炮楼,大正自卫队把守洛埠街通往东泉、雒容方向的两个闸门路口,切断日军的退路。 

  战斗是在7月上旬的一天早晨打响的。凌晨5点钟,骆宗祺、潘鹰两位队长,分别带领洛埠街、木头村的自卫队,从炮楼岭后山偷偷地爬到山顶,居高临下,距日军的炮楼只有30多米。当两个队长几乎同时下令吹响号角,步枪、冲锋枪、机枪、手枪一齐开火,数枚手榴弹相继爆炸。一时间,枪声大作,呐喊声声。日军见自卫队攻势猛烈,不敢死守,便冲出炮楼,一边还击,一边下山,经洛埠小学沿凤鸣街向柳江河边撤退,企图夺取大船逃往柳州。 

  守在通往雒容、东泉两处闸门路口的大正自卫队正严阵以待,队长覃木生发现日军往柳江河边逃窜,便下令追击,把日军包围在洛埠大码头、牛肚码头、社码头那宽60余米、长160多米地方。日军刚抢到一只小渔船,见追兵已到,无法逃跑,便隐蔽在码头的一片大榕树下,负隅顽抗。双方就这么相持着。日军被围困了三天三天夜,饿得快要丧失了战斗力。 

  第四天早上6点钟,覃木生下令攻击,司号员覃学青吹响了冲锋号。队员们集中火力,猛烈射击。日军见自卫队来势凶猛,抵挡不住,慌不择路,争着涌向停在河边那条抢来的小渔船,想从水路逃走。可是,小渔船哪有枪弹快?自卫队员一齐开火,上了船的日军全被击毙,有的跌落水中被淹死。 

  有一位水性好的小鬼子,携枪潜入水中,漂到下游2公里的地方,在对河的黄冲村和龙村之间上岸,被村民发现。已经全身无力的他,躺在地上装死,被蜂拥而来的村民围住。垂死挣扎的小鬼子偷偷开一枪,打死了一个村民。愤怒的村民一拥而上,用锄头、石头把小鬼子砸成了肉酱! 

  还有一位漏网的小鬼子,偷偷地从下游锅盖岭脚盐厂岸边向蚂蟥桥方向逃窜,被去做农活的洛埠街的农彪发现。(农彪系陈亚火的父亲,陈亚火现年78)农彪知道这是被打散逃跑的小鬼子,就闪身隐蔽在蚂蟥桥路边的树脚底下。待小鬼子气喘吁吁地靠近时,农彪冷不防跳了出来,举起锄头把这个曾在洛埠街无恶不作的家伙劈死了。他把缴获的一支“三八”枪交给了洛埠自卫队。 

  驻扎在洛埠街一个班的日军被全部消灭了。这次战斗,还缴获了日军的一挺机枪及步枪、手枪、子弹、手榴弹等一批武器弹药。民众无不欢欣鼓舞。只是,在战斗中,自卫队员谢水荣不幸中弹,英勇牺牲。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