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鹿寨文史

鹿寨县境内的主要江河山脉

  • 2014-10-27    吴 狄

内容导航:

主要江河

鹿寨县境内有大小长短江河60多条,东西南北形成网络状态。地表水,年经流量27.18亿立方米;地下水,蓄量0.71亿立方米;过境水,年流量77.83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达43.45亿立方米。

除流经县域内江口、导江两乡的柳江外,60多条江河中,较著名的是:

清江:发源于龙胜县临江村,流经临桂、永福两县,在黄冕乡里定村入境,在幽兰村与洛江会合后即为洛清江,然后在江口乡汇入柳江。全长275公里;流域面积7952平方公里(县境河段长103公里;面积3231公里)。多年平均流量为261立方米/秒;年流量61.21亿立方米。

洛江:亦称中渡河。发源于永福县三隍乡鸡头岭,流经该乡江头村附近后潜入地下,伏流经四十八内中渡镇的高坡村,在大兆村的香桥岩中露出地表,然后流经古城中渡,在黄冕幽兰村会合清江后,称洛清江。积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黄腊河(寨上村至大兆村);福龙河(平山镇九简村至中渡镇福龙村大伦屯);大阳河(平山镇孔堂村至中渡镇陇江屯)

石榴河:发源于荔浦县修仁镇长洞村六社岭,流经四排乡、寨沙镇和鹿寨镇,在鹅洲村脚板洲汇入洛清江。积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源河、长田河、拉沟河、龙播河、龙江河、角塘河、卡旁河等7条。

古赏河:发源于永福、荔浦、鹿寨三县交界处的古报尾山地,在拉沟乡关江村入境,经黄冕乡山脚村旁寨桥汇入洛清江。上游积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牛河及杉木河。古赏河水源丰饶,清洁无害,现已成为柳州市区,特别是柳东新区第二大供水基地。

幽兰河:发源于寨沙镇东马、长塘村与黄冕乡六脉村分水岭,在幽兰村汇入洛清江。

龙滚河:发源于中渡镇长盛村与柳州市鱼峰区雒容镇桐木村分水岭,在鹿寨镇三道村汇入洛清江。

导江小河:又称古懂河。发源于四排乡新庆村,在导江乡汇入柳江河。

以上,为全县主要江河。这些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河流,流经鹿寨县境内辽阔肥沃的土地,养育了我们的祖先,培育了汉朝末年吴国末帝孙皓于甘露元年(公元265)在此建立县治以来,近1750年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主要山脉

据统计,全县大小山脉共有200多座。海拔500以上的,有54座;1000以上的,有古报尾山等7座,均坐落在县城东部及东北部;西南部山地少而分散,属石灰岩孤峰;西北部系岩溶峰林谷地。

兹将海拔较高和较著名山脉,简介如后:

古报尾山:在拉沟乡,南北走向,长约30公里,主峰海拔1241。山体为红砂石土质,顶端设立航标。山麓末端有一村屯名古尾,因此得名。

七星坡:在拉沟乡。南北走向,长约4公里,主峰海拔1204。山体为红砂石土质,荆棘丛生。山体中有7个小土坡连绵起伏,状若星辰,故名七星坡。

大华山:在中渡镇。南北走向,长约7公里,主峰海拔806。山体为土质,松杉树木成林。主峰耸立,状若桃花。在古代,“花”与“华”通用,故称大华山。

天鹅岭:在黄冕乡。东西走向,长约4.5公里,主峰海拔923。山体为红砂土质,草木丛生,水分充足,为拉沟乡拉沟河发源地。北与永福县交界,岭巅为南来大雁栖息之地,人称大雁为天鹅,故名。

如来山:在平山镇。东北——西南走向,长约1.2公里,主峰海拔450。山体为石灰质。清末民初时,山腰有如来佛寺庙,故名。春夏时节,瀑布凌空而下,蔚为壮观,因此人们又称之为“雨来山”。

土凤山:在寨沙镇。南北走向,长约3公里,主峰海拔1039,为县境东部最高山峰。山体为红砂土质。东北部与荔浦县接壤。据传说,明末清初时,有一瑶家居半山腰,房屋状如凤凰楼,人们因此称之“土凤山”。

龙虎山:在四排乡。东北——西南走向,长约20公里,主峰海拔857。山体为土质,灌木丛生。19498月至县境解放,桂中游击队一部曾在此利用地形优势,与国民党反动军队周旋。因山势蜿蜒起伏,顶端怪石峥嵘,酷似蛟龙猛虎,故称“龙虎山”。

西眉山:在中渡镇。屹立于古城西垣,东北——西南走向,长约800,顶峰海拔198。山体全为石灰岩,湘桂动力涵洞从山后穿过。清代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天国武装起义暴发,为防范太平军由中渡城穿越四十八北伐桂林,清军在山顶修筑的炮楼至今犹存。因山尾有西眉村,故名。“西眉烟雨”,为中渡古镇八景之一。

月亮山:在中渡镇著名的香桥岩对面。南北走向,长约500,顶峰海拔268。山体为石灰岩。半山腰有一巨洞穿过山体,远看酷似高悬的半个月亮,为香桥岩溶风景区增添了一处景观。因其洞似月,故名。

三大炮山:在中渡镇原柴油机厂的群山中。南北走向,长约2000,顶峰海拔200260。山体为石灰岩。因三座山峰耸立,一字儿排列,酷似三门冲天大炮,故名。

观音山:在四排乡。东北——西南走向,长约3公里,主峰海拔758。山体为石灰岩,是县境西北部溶岩峰林谷地中最高的石山。其主峰耸崎,有如观音塑像,故人们称之“观音山”。

牛头山:在平山镇。东北——西南走向,长约4.5公里,主峰海拔638。山体为石灰岩。主峰突耸,酷似牛角,故名。

狮子山:在鹿寨镇。东南——西北走向,长约500。山体为石灰岩,双峰海拔均为188。双峰拔地而起,挺立于湘桂铁路及桂柳高速公路两侧,如两头雄狮对坐,因之称“狮子山”。

鹿寨山:在鹿寨镇。南北走向,长约1公里,主峰海拔261。为石灰岩,顶峰设有航标。山势拔地而起,六峰耸崎,形若鹿角。传说曾有仙人牧鹿于洛清江畔,有六头仙鹿留恋此地水草丰盛,风光旖旎,民风淳朴,不愿离去,遂在此定居,后成化石山梁。“鹿寨,鹿寨,仙鹿定居的山寨”。山梁因此得名,鹿寨城亦因此得名。

一点说明

原属县辖的雒容镇,境内山水风光亦很诱人。如古往今来骚人墨客多有题壁的高岩山腰的“白象岩”;又如矗立柳江河边,成为既是柳州市又是鹿寨县天然屏障的古亭山;还有由北至南穿越全镇的洛清江下游,以及由东至西,流经全镇的蚂蟥河,等等。

因该镇已划归柳州市区,就不再罗嗦了。

(信息来源:鹿寨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上一篇: 回龙寺 || 下一篇:窑上村建村起始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