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里高石材加工集中区的建议
里高镇联络组
一、里高镇石材行业现状
里高镇拥有丰富的大理石矿产资源。据地矿部门初步勘测,里高镇境内大理石矿床储量为5000万立方米,其中“凤尾花”品种储量为1500万立方米,“金钱花”品种储量为1000万立方米,“米黄”品种储量为1500万立方米,“霸王花”品种储量为1000万立方米,里高大理石产品广受国内外客商所青睐,并已在国内形成市场。全镇目前正在开采的石材场共有8家,其中大理石开采场4家,方解石开采场4家。年开采石材约2万立方米。近年来我镇石材加工企业发展迅速,石材加工企业由2008年的11家增加到2012年底的30家,而且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供不应求,主要销往广东福建、江苏及出口东南亚、中东地区等地。2011年销售额约9000万元。但是,里高镇石材开采加工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仍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
1.没有加工企业建设用地,没有建立统一规划的加工集中区,企业无法做大做强。由于没有建设用地指标,企业无法办理相关的证件手续,没有合法的手续,没有业主敢于加大投资、引进先进设备、改进技术,企业就不可能发展壮大。
2.目前全镇石材企业布局不合理,难以规范化管理。受利益驱动,石材加工业主把石材加工厂设在镇近郊的国道沿线边,给周边的居民带来严重的噪声污染和健康安全隐患;产品、原料、废料堆放凌乱,乱摆乱放,有损于镇容镇貌,不利于“城乡清洁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与落实;石浆乱排放,污染周边农田,不利于农业生产;布局凌乱,难以实现规范化管理。
3.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石材资源的开采没有合法手续,造成了资源的胡乱开采,使国家资源遭到盗采,对国家资源造成严重的浪费。石材加工产生的石浆只是经过一级沉淀后填埋排放污水,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企业自制的沉淀池比较粗糙简易,因为沉淀池损坏石浆泄漏、溢出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农田、水渠受到污染,引起群众与企业的矛盾纠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4.大部分石材加工企业设备简陋,加工技术落后,不具备生产异型材和大板材等能力,产品以低端产品为主,市场竞争能力十分脆弱。
二、石材行业发展前景
目前,国家相继出台了拉动内需的多项利好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等已引起石材产业界的关注,中西部丰富的石材资源、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及潜在的巨大市场空间,吸引了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办厂。而对新兴的中国石材行业来说,尚未触及的市场领域和产品开发、应用领域还相当广阔,城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将为石材产品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节能减排等国家长期政策目标来看,作为建材产品中能源消耗最低的天然石材产品,将在现代化城市建设工程及家装市场上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种种迹象表明,经历世界性金融危机后,中国石材业整合的步伐将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而加快,从而促进石材产业的整体转型升级。
三、建设里高石材加工集中区的几点建议
(一)里高镇应有加工集中区建设预留用地200-300亩。建议在板六村门头屯建立石材加工集中区,这里距离国道约50米,交通便捷、水电引入方便。园区建成后,年可消耗荒料达5万立方米,石板材加工能力可达200万平方米/年,实现产值2-2.5亿元,增加值6000万元以上,上缴税金将达1000万元以上,将成为桂中地区的石材加工和交易集散地。大理石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工存在明显的竞争性资源互通模式,如我们不开采加工,则资源优势带来的好处全部转移到大理石储藏量巨大的周边县的乡镇,我镇将失去发展优势产业的大好机会。
(二)加工集中区的建设资金可全部通过招商引资解决。现在许多业主看中里高镇的交通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如能规划一块加工集中区建设用地,将有很多老板进驻投资办厂,建成大理石加工交易集散地,把我镇的资源优势转变成为产业优势,促进我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三)建成加工集中区后,石材加工产业可形成产业链。集中加工便于回收废料,加工的废石块可以加工成碎石作为建筑材料,排出的石浆也可以回收加工成石粉,再加工成建筑材料等。既可再利用以增加收入,又能减少环境污染。
(四)形成集中区后可便于对矿山合理化管理开采,有效利用国家的矿产资源。根据集中区的规范化管理需要,可对矿山进行合理化开采,严格管理,防止国家资源的浪费和流失,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减少非法开采造成的安全隐患。
上一篇: 柳江县文化宫广场有了健身器材 || 下一篇:委员大会发言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