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柳江文史

五 眼 桥

  • 2013-08-29  柳江县政协办公室  刘丽虹

内容导航:

初会五眼桥是在2009年12月底的一个冬日。朋友告知柳江进德槎山路上的一座五拱石桥很漂亮,听当地的村民说是建于清代,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可惜与新桥的位置相错,估计要拆除,有点可惜。于是搭起一干朋友去看看这将要作古的老桥。

冬日太阳暖暖的,照在九曲河上,也照在五眼桥上。桥上的老青石一看就知道是有些岁月了,桥台、桥墩和拱圈由青石干砌,桥面用青石板铺就,整桥难觅灰浆等黏合物,却严谨牢固,石上的石痕似乎在说:吾经数百年洪水冲击、风吹雨打而无恙……冬日斜照时,桥石青里泛红,桥五拱倒影于水,几个弧形如盈月饮涧;桥无栏,汽车行,牛车过,摩托跑,行人走……五眼桥数百年来勾通了九曲河两岸的槎山村至拉堡镇塘头村公路——旧时的“一都大路”,这里的人离不了它。

问桥边曾家祠堂里的老人桥建于何时,他们说上百岁的老人也说不出什么时候建的,因为他们一出世就有了,而曾家是客家人于乾隆年间从广东一带迁移到此,也许是先人为了桥两岸行路方便才建起此桥吧?

大凡年代久远的古物,总有着这样那样的传说,槎山五眼桥也不例外。有人把老辈留下的传说告诉我们:五眼桥不远处的槎山,很象一条船(槎的本意是“木筏”,以此引申,槎山就是船山了?)而槎山原是客家人当年自珠江—西江—柳江而上的船只,行至九曲河畔,见此处地肥人美,就想落地生根,怎奈又念故里,热情的当地百姓遂建桥为链,系船留客,客家人才始生息于此。那最初的船就成了槎山。相传此桥由当地傅、罗两姓村民兴建,故称“滹罗桥”,而民间懂得念“滹(fu一声)”字的不多,就按桥五拱称为“五眼桥”。难怪,问滹罗桥村民摇头不知,问五眼桥马上遥指九曲河。

翻阅清乾隆《柳州府志》(点校本)70页,上面关于五眼桥的记载是这样的:滹罗桥,在一都大路。由此推断,在乾隆年间该桥已经建有了,可为何不叫“傅罗桥”,而叫“滹罗桥”却没有人可以解释。再问村民,该桥的名字叫什么,有人说是“傅骆桥”,有人说是“罗傅桥”,到底哪个名称最准确,谁也说不清。
  祖籍在槎山、现客居丹麦的刘觉非却爆出了一个史书上查不到的关于五眼桥的惊天秘密:据刘家老祖相传,这座五眼桥建于前清,是三都壮族工匠所建。前清有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世,民富国强,大家有钱可捐出建桥,而明末和晚清柳州动乱,不可能建此桥。拉堡到槎山一带简称一都,居住的以汉人和客家人为主,他们以做官、经商和种田为生,在县里是很有钱的,不会去做打石的苦工。三都一带山多地少,住的都是清一色的壮族人,他们种田不够吃,以开山卖石来糊口,所以建五眼桥的工匠就是三都人,一都附近的都叫三都人为壮老表,三都人叫一都人为官人。壮人帮官人造桥,反映了广西民族的融合,所以这座桥叫柳江壮族五眼桥。
  市文物部门调查却如是说:柳江县进德镇槎山村的“五眼桥”,由当地傅、骆两大家族共同捐资建造,建造的确切年代不详。从石桥构造和技艺以及寻访当地村民的情况判断,该桥称为百年古桥应属名副其实。该桥桥面长40米,宽4.4米,桥体用巨型条石建造,有五个拱形桥洞,每个桥洞均为券顶,依靠石条之间的挤压力保持桥体平衡。由于长期担负九曲河两岸的交通通道功能,石桥居中拱形券顶石条裂开约10厘米左右缝隙,成为石桥安全的主要隐患,其他部分相对完好,没有发现安全严重的问题。该桥建筑工艺沿用传统的石桥建筑工艺,规模比较大,工艺精湛,结构完整,造型美观,是传统石拱桥比较典型的范例。目前,该桥在柳州地区甚至整个广西地区还是具有比较普遍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及保留价值。
  查查《柳州府志》和《柳州交通志》,除了滹罗桥,上面还记载有柳江的不少古桥:喇堡桥,在柳江南(拉堡老街二都大路长10米,宽3米,解放后改建);穿山桥,在城南;沙子桥,建于清代(位于拉堡往一都大路约三公里半的沙子村),长7米,宽3米;官步桥:柳江穿山思荣村,长28米,宽4米,高5米,石料三拱。
  柳江古时郡属马平县,作为柳州府所在地,各方的交通要道也集于此,建桥接路更是少不了,桥多也就不足为奇。

可惜的是,五眼桥已于2010年6月损毁。                (作者系柳州日报社记者)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