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县是中国古人类“柳江人”的发祥地,自古以来人杰地灵,风物遍布,奇石文化历史悠久。古有传说三国时期诸葛孔明七擒孟获时,曾在里高镇一带驻留,并精选当地石头制作石琴;唐代柳宗元到柳州时,也曾到柳江河边龙壁山挑选料石,制成石琴,赠予好友卫次公,传为佳话。今有柳江的石琴古韵悠扬,荡气回肠,正发展成为一朵“艺术奇葩”被世人深爱。
如今,国内石琴生产虽不是柳江县独有,但柳江石琴却以两“奇”扬名,可谓是独一无二:
一是“奇”在石琴的制作材料上。里高镇境内的国道两侧蕴藏着丰富的大理石矿产资源,其中的青冈墨石是制作石琴的上乘材料。用青冈墨石制出的石琴音色绝妙,尤为上乘。这一发现者,是当地的音乐教师刘启新。早在上世纪90年代,爱好制作木琴、竹琴、金属琴的他就试着把石块切割成不同长度、宽度和厚度的条形石板,调试出需要的声音,这就是柳江最初的“石琴”雏形。又经过多年的试验,刘启新制成了利用青冈墨石为材料的石琴,音色美妙,无以伦比。2003年,他的“一棒多音全调马林巴类乐器”项目获国家专利,而且已经突破了马林巴类乐器低音禁区,可达C0—E4共65音,接近了钢琴的音域。由于柳江石琴传承并发扬了中国古代石乐的精髓,填补了柳州奇石市场“声”的空白,也为当今乐坛注入了新音,在石艺天地独树一帜。2006年,刘启新利用里高青冈墨石制作的石头琴在广西民间文艺第五届优秀成果奖评奖中荣获特等奖。
二是“奇”在表演艺术性上。石琴既为一种乐器,那就离不开演奏。原任柳江县文联主席韦彬林是一名广西音乐家协会会员,他以其专业的乐感和对音乐、对石琴的热爱,对石琴进行了研究和演奏,经过摸索实践,韦彬林终于从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的三重奏中得到启示,与刘启新共同试制出高、中、低音石琴的三组合,高、中、低音石琴各具特色。三个不同声部同时演奏,既可以让人们欣赏到一个完整的组合效果,又可以让人们分享出各声部石头的音色。如今高、中、低音齐全的柳江石琴,音色悦耳动听,已发展到32度64个音,基本达到钢琴的音域,具有极强的演奏和表演艺术性。2007年2月15日晚,韦彬林和他的第一支三人石琴演奏队,出现在“2007年柳江县春节联欢晚会”上。三台高、中、低音石琴组合,演奏了《喜洋洋》和《快乐的女战士》两首乐曲,开创了柳江石琴登上文艺舞台的新篇章。之后,韦彬林又把高、中、低音琴三台作为一个基本组,在此基础上,按照乐曲要求和参照小型乐队的编制进行扩大,使之成为了一支真正的石琴演奏队。考虑到舞台的视觉效果,他和刘启新又参考古代宫廷的古乐编钟,研制出挂式石琴并融入编组,进一步丰富了石琴演奏舞台效果。从此,柳江石琴走出柳江,登上了大雅之堂:2008年奥运会期间,“鸳鸯石琴名家”韦明章、兰小静夫妇俩亲自在上海体育馆奏响自己制作的心爱石琴, 引起全场8万人的共鸣;受中央电视台《2009春节大联欢》小崔说事栏目组之邀请于2009年1月进京录制节目,韦彬林老师带领柳江县石琴演奏队以一曲《红色娘子军·快乐的女战士》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上播出;在“南宁国际小学生用品交易会”和同年10月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柳江县石琴演奏队又闪亮登场为国内外嘉宾演出,好评如潮,为宣传柳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2009年9月的“柳江县第三届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由柳江县壮校附小七十三台石琴演奏的《铜乐石韵》,场面恢宏,独具特色,一举成功,创造了当今的“世界之最”。这个很有特色的大型节目,后来又在《广西欢乐乡村行》和《柳州市人大成立三十周年大型文艺晚会》上隆重推出。2010年12月,用柳江石琴演奏的《板凳龙》代表柳州市赴南宁参加“广西新童谣新儿歌创作表演大赛”总决赛获得银奖。
柳江石琴独特的材质和良好的表演艺术效果,极大的推动了石琴产业的发展。继2010年10月一台总重300公斤,总长3.5米,由21个石音键组成的当时堪称“天下第一石琴”问世后,2013年5月31日晚,“世界第一石琴揭幕见面会”在广西柳江县文化宫广场隆重举行。世界第一石琴是由柳江县引进广西南宁奔腾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柳江石琴发明人刘启新老师与素有“鸳鸯石琴名家”美称的韦明章、兰小静夫妇等8个工匠历经近6个月精心研制打造而成,整座石琴长3.65米,琴身宽2.75米,琴键最长1.37米,最短为0.62米,琴键宽0.12米,琴键厚度0.065米,琴高0.86米,由21个石音键组成,体重达400多公斤。琴身雕刻有“琴声演绎柳江人,悠悠古韵话龙城”的题字和中国山水画图案。
如今的柳江石琴名扬海内外,产品供不应求,远销台湾、新加坡、日、韩、美以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上一篇: 胡适:柳州山歌,绝妙的民歌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