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王庙即孔庙(孔子被唐玄宗追谥为文宣王),也称文庙。柳州历史上的文庙唐代有记载,但地址不详。唐元和十年6月,柳宗元到柳州任刺史,用了两个月时间,重新修建已损坏的柳州文庙,还写下了《柳州文宣王新修庙碑》,此碑现立在柳侯祠内。
据史料记载,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知州许申较大规模地重修文宣王庙的殿、堂、阁等。洪武六年(1373),柳州府文庙迁建于府城的西北(今柳州市二中校址内)。文庙大门向南,门前有两座牌坊,坊前立有“文武百官到此下马”的石碑。大门两侧八字红墙,琉璃黄瓦。文庙的主体建筑有泮池、状元桥、大成门、大成殿。殿东西两侧配祀孟子等四位孔子的圣人。殿旁东西两庑配祀孔子10位著名的弟子。大成殿后面是明德堂、讲堂等建筑。清末取消科举制度后,文庙遗址先后建成小学、马平县中学。民国17年(1928),文庙建筑毁于一场大火。
南宁市政府很重视发展文化事业,用了三年的时间,将始建于北宋年间遗址位于仓西门沙市的孔庙重新修建,现已竣工的孔庙位于南宁市青秀山公园内。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历代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每年春秋两季都举办盛大的祭典活动。重建柳州文宣王庙是我市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全市人民多年的愿望,是建设文化柳州的重要举措。重建后文宣王庙可成为我市历史年代最早的建筑,将是广西乃至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孔庙,成为我市重要的历史人文景观,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为我市的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
建议:1、文物部门尽快着手制定重建文宣王庙的方案;2、召集有关部门、单位及部分专家学者对方案进行研究论证;3、将方案上报有关上级主管部门;4、征用土地;5、选址可在窑埠或东门码头临江地段;6、对建筑地址进行前期勘探;7、组织有关人员考察区内外各具特色的文庙及古代园林;8、项目设计及工程招标;9、项目设计专家论证会;10、按设计修建柳州文宣王庙;11、以合作的方式招商引资,以全部文宣王庙项目与投资方合作,合作期限为20年。文庙开放后的前5年所得的利润,文物管理部门只收每年的营运成本,其余归投资方。第6年扣除成本,利润按4:6分成。合作到期后,经营管理经济权益全部归文物管理部门;十二、政府出资,所得收入全部上缴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