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城中区位于柳州市中心,面积77.675平方公里,人口11.79万,是柳州市的政治、文化、商业、金融、教育、娱乐中心。第三产业为城中区经济支柱产业,2007年其比重占经济总量的85%,其中,河北半岛商圈拥有工贸、五星、肯德基、麦当劳、国美、尚龙、苏宁等著名品牌,为柳州市中心商贸区;河东片区则商业规划起点高,建设速度快,商业网点迅速拓展,正在形成以房地产业、物流业等为特点的特色经济商业圈;城中区有选择性地发展工业,一批民营科技型工业企业迅速成长;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休闲观光农业、规模养殖和特色种植得到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90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0.56亿元,工业增加值2.27亿元,三产增加值16.07亿元);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45元。
今年上半年,我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定快速增长。截止6月30日,完成生产总值13.6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86%。其中:完成农业增加值2900万元,增长2.98%;完成工业增加值1.33亿元,增长26.03%;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12亿元,增长44.02%。财政收入3.07亿元,增长36%。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24.5亿元,完成市年度下达任务的84.48%。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亿元,是全年计划的50%。辖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17.15元,增长13.30%;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070.40元,增长10.11%,
政协柳州市城中区第七届委员会共有132名委员,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1人,大学、大专学历的91人;高级职称的37人,中级职称的51人。近年来,我们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政协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新城区、实现富民强区新跨越的奋斗目标,牢牢抓住事关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充分发挥政协的特点和优势,规范工作机制,努力提高政协履行职能的能力和实效,为城中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会议是政协履行政治协商职能的基本形式。我们认真制订并严格按照《政协柳州市城中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履行政治协商职能的实施细则》、《政协柳州市城中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规则》、《主席会议议事规则》等,通过政协全体委员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主席会议、专门委员会会议等形式,组织委员就城中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协商。一是充分利用政协全体委员会议的时机,组织委员就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决算报告、区人民法院和区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进行认真的协商讨论,并就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由于会前组织委员开展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做好了充分的会前准备,使委员的协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不少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区委和区政府的重视和采纳。二是坚持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常委会会议,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学习政协理论知识及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集体议定有关重大事项。三是坚持每月召开一次主席会议。四是每周召开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工作情况通报会。常委会闭会期间的日常工作做到有计划,有侧重,有落实、有检查,增强了工作实效。
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形式。我们结合城区实际,抓住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视察、调查、撰写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等多种形式,加大民主监督力度,认真履行民主监督职能。
一是建立和完善监督制度。根据《政协章程》的有关规定和我区的实际,制定出了《政协柳州市城中区委员会关于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实施细则》,对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主要形式以及落实民主监督的具体措施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有效地推动了区政协民主监督工作逐步朝着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二是注重监督方法,讲求监督实效。在履行民主监督的过程中,注重把监督渗透到委员视察、调研和提案等各项工作中,体现在多方面的社情民意反映之中。区政协常委会把提高提案工作质量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通过举办委员学习培训班、印发提案资料、表彰优秀提案等形式,鼓励、引导委员不断增强提案的质量意识,从事关全区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大局着眼、从身边的具体事件入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三是搭建监督平台,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让委员知情知政,为委员提出高质量的提案创造条件。四是建立健全提案激励机制,修订出台了《关于评选优秀提案和先进承办单位的暂行办法》,对优秀提案进行了表彰。七届一次会议以来,委员共提出提案106件,大多数提案事实清楚,理由充分,建议具体,可操作性强,为承办单位办理、落实提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涉及我区经济建设的提案31件,如《关于尽快对解放南路步行街进行综合治理,更好地为城中区经济发展营造一个繁荣有序的环境的建议》、《关于扶持城中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成果的申报意见》、《关于城中区中小企业及第三产业发展论坛会议的定期召开的建议》、《关于倡导“菜篮子”工程计划,以市场为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农户连商家,打造“放心菜、健康菜”的品牌的提案》、《关于组织城中区辖区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提案》、《关于政府指导,搭建资金平台,促进城区经济科学发展的提案》、《建立城中区品牌培育机制,大力推进城中区品牌战略,提高城中区经济成长质量和效益》等,这些富有针对性的建议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抓好落实,为我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调查研究是充分发挥政协人才智力优势,为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的一项重要举措。一年来,我们始终把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围绕中心建言献策摆在突出位置,认真把调研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切实在提高调研工作水平上下功夫,努力形成有分析、有对策、有价值、有份量的调研报告,为促进城中区和柳州市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发挥了很好的参考作用。
针对辖区群众关心的我区民营经济发展问题、文化教育事业问题、社区卫生保健以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让农民增收致富和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等问题拟定课题,我们组织各组委员深入辖区中联融资担保公司、国机实业有限公司、酸王泵制造有限公司、夏诺多吉标识策划有限公司、西来寺、柳侯祠、十二中、景行小学东校园以及3个涉农办事处及社区等单位开展了视察、调研工作。先后组织开展视察、调研活动18次,形成了《扶持柳州市中联融资担保公司,为城中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平台》、《关于解决市郊农村道路和河东至老渡口建设项目施工受阻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关于柳州市十二中和景行小学东校园建成投入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城中区河东村养殖业的调研报告》、《关于牛车坪村人畜饮水困难及违法建房等问题的调查报告》、《关于柳州市国机实业有限公司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等等,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其中,就为辖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问题,区政府领导召开专门会议听取了政协班子及其有关单位的意见。对牛车坪村人畜饮水困难和违法建房问题,区政协常委会专门组织了专题调研组,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实地查看、入户调查等方式进行调研,同时,分别走访了市规划局、建委、水利局、自来水公司、网络公司等市有关职能部门和单位,了解相关政策情况及他们的意见。在作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供区委、区政府决策参考,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及时着手解决调研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就市国机实业有限公司DH—020A—C型汽油发动机电磁阀喷油器项目申请扶持资金扩大生产问题,深入国机实业有限公司实地调研,并走访了市经委、市科技局等单位,听取有关单位和部门对该产品的发展意见及建议,形成了调研报告上报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高度重视,市经委领导率队到城中区政协了解情况,共同磋商促进国机实业有限公司喷油器项目发展的有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