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柳州市国机实业有限公司成功研发生产了“DH020汽油发动机电磁阀式喷油器”(以下简称“喷油器”),该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国家专利,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计划,发展前景十分可观。那么该产品目前发展到什么程度?带着这个问题,城中区政协常委会今年4月中旬对该公司及“喷油器”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一、企业基本情况
柳州市国机实业有限公司位于柳州市桂柳路36号,占地17亩,创建于1996年,原是一家以生产汽车弹簧为主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2005年开始,转为研发和生产以汽车和摩托车用的汽油电磁阀式喷油器和热超导CPU散热器等系列产品为主的民营企业,现有固定资产3000多万元,员工100多人,其中60%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公司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汽车工程技术中心和天津内燃机研究所签订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协议,组成一支包括有硕士生、博士生在内的研发队伍。
二、喷油器研发情况
2004年10月,国机实业有限公司自筹资金启动了喷油器研发项目。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天津内燃机研究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持配合下,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于2005年成功研发生产出“DH020汽油发动机电磁阀式喷油器”。
喷油器的研发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打破电喷技术市场长期被国外垄断的现状,实现电喷系统国产化在技术层面提供了可能。机械工业内燃机产品质量监督中心(天津)对该产品应用技术报告的结论为:“柳州国机有限公司生产的龙头牌汽油发动机电磁阀式喷油器的综合性能完全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可以与之在汽油机电喷技术应用领域中相抗衡。”
2005年4月29日,广西区科技厅组织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为主任的鉴定委员会,对喷油器进行了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给出的鉴定意见为:“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DH龙头牌汽油发动机电磁阀式喷油器研制是成功的,满足了项目计划书的要求,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一致同意通过鉴定。”
2006年,喷油器被科技部列入《2006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2006年9月6日,喷油器获得国家专利;
2006年11月,喷油器获科技部、商务部、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环保总局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
几年来,该公司先后共投入近4000万元进行“喷油器”的研发生产工作,克服了产品的研发、实验、选材、制作、生产、检测等难关,先后研究攻关解决了结构设计、材料选用、加工工艺、调试安装、生产设备、产品测量手段、产品测量标准及测量方法等问题。同时公司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技术投入、人力投入,并引入整合社会多方面资源,推动了项目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与国家级的天津内燃机研究所进行全面的合作,使喷油器在研发、制造、检测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高端资源的整合,目前“喷油器”生产的技术已经成熟与完善,具备了批量生产走向工业化的条件,该公司计划今年将加大人力、财力等各方面的投入,把喷油器产品迅速融入汽车及摩托车电喷系统配套市场。
目前,喷油器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公司具备年产30万支生产能力。
针对目前国内对喷油器的测量方法及其标准还没有正式建立的情况,该公司还与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共同合作,经过两年的努力,研发并制造了多台喷油器测量的专用设备,创建了电磁阀式喷油器实验室,并于2007年底向国家标准委员会提出申请建立“内燃机电磁阀式喷油器总成技术条件”和“内燃机电磁阀式喷油器测量方法”两项标准,如这两项申请获得批准,该公司将成为建立国家喷油器及行业标准的企业。
三、 喷油器项目的发展前景
喷油器作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最重要、技术难度最大的执行元件,多年来国家为该项目的研究投入了巨额资金, 但没有研发成功。因此,我国发动机电喷技术市场目前仍被博世、德尔福、西门子等国外厂商垄断。只有实现喷油器的国产化,才能使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成为现实,才能拥有真正的民族汽车工业。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规定,2007年1月1日和7月1日起,我国汽车实施第三阶段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简称“国III”),2008年7月1日起摩托车实行“国III”标准,这一法规的实施,意味着我国摩托车也即将进入电喷时代。我国是摩托车大国,2007年产销量达2500万辆,占世界总产量的50%,这给公司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适应这一形势需要,2007年11月,该公司与天津内燃机研究所签订共同开发摩托车电喷系统的协议,由公司提供摩托车专用喷油器,以建设125型摩托作为研发的主车型,计划在摩托车“国III”排放法规执行前将公司生产的摩托车电喷系统投放并占有市场。
据预测,要达到国家即将实行的摩托车“国III”排放标准,汽车、摩托车对喷油器的年需求量会十分巨大,汽车每年配套需求量约为2800万支,摩托车为3500万支,喷油器年需求量将超过6000万支,庞大的市场需求奠定了该项目良好的发展基础。
从以下数据可看出该项目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①喷油器:以年产1000万支来计(1/6中国市场份额),将实现10亿元的工业产值,利税可达3亿元。
②摩托车电喷系统:以年产500万套来计(1/6中国市场份额), 工业产值可达40亿元,利税12亿元。
③汽车电喷系统:以年产120万套来计(1/6中国市场份额),将实现27亿的工业产值和利税8亿元。
据了解,该公司现年产量在30万支左右,规划在五年内,通过引进资金和人才、扩大厂房、增加设备,快速提升产能,以实现年产、销3000万支喷油器规模,力争占有我国的电磁阀喷油器生产市场一半的份额。公司还计划在建立喷油器制造基地的同时,运用天津内燃机研究所的电喷系统技术,努力整合全国的电喷系统标定技术资源及传感器制造资源,在柳州打造一个电喷工业园,形成以摩托车电喷为主的发动机电喷产业链。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如何提升产能问题。要达到国家即将实行的“国III”排放标准,汽车、摩托车对喷油器的年需求量是十分巨大的,汽车每年配套需求量约为2800万支,摩托车为3500万支,喷油器年需求量将超过6000万支,庞大的市场需求,急需有大的生产企业来满足,因此,目前公司发展的关键就是如何尽快地扩大生产,快速去占有市场。但以公司目前的实力仅具备年产30万支喷油器的能力,这对于汽车、摩托车生产厂家而言,30万支喷油器的供应量是无法满足一种车型的配套需求的,因此,尽快扩大生产规模,快速提升产能是该公司迫在眉睫的任务。
2、尽快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为快速实现喷油器的产能提升,公司必须增加投入、扩大生产场地、增加设备、增加人员,实现批量生产走向工业化、自动化,而要完成这些必须要有大的资金投入。目前,要解决资金困难问题,只有寻求融资来解决。据了解,最近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经过调查和分析论证,认为该公司的喷油器项目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极好的投资收益,拟同意向该公司投放1.5亿元十年期以上的中、长期贷款。广西投资集团也明确表示将给予支持,为该公司提供担保,推动该公司喷油器项目尽快实现产业化。但根据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程序,如广西投资集团为该公司提供贷款担保,还需要柳州市政府出具承诺函,为此,公司希望在这方面能得到支持。
五、几点建议
1、提高对此项目重要意义的认识。“喷油器”是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重要、关键的执行元件,只有拥有“喷油器”的研发生产技术,才能实现电喷系统的实施和应用,电喷系统的设计、标定和应用都是基于喷油器的诸多性能指标参数而完成,目前国外为垄断中国的电喷市场,全面封锁喷油器性能参数和系统标定的关键技术,并且拒绝供应喷油器给国内的电喷系统开发商,因此国内现在还没有真正的电喷系统生产厂商。国外电喷系统厂商完全垄断中国的整个汽车电喷市场,不仅带走了汽车制造的丰厚利润,同时也制约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DH020电磁阀式喷油器作为填补国内空白的关键汽车零部件产品诞生在柳州,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汽车产业作为柳州的支柱产业之一,柳州又是国家商业部、国家发改委列为“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城市,“喷油器”产业如能按该公司的计划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对我市的汽车工业特别是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拉动和贡献是很大的。按照该公司的规划,电喷产业可以带动柳州市汽车产业60多亿甚至更大的规模。因此,建议把“喷油器”产业作为民族工业来培育,切实把如何发展好“喷油器”产业列入议事日程,给予足够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把喷油器项目打造成继柳工机械、OVM等名牌产品之后又一个柳州创造的品牌。
2、建议政府在该公司的融资问题上要给予足够的关心和支持。结合当前开展的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在思想上更解放一点、观念上更更新一点、胆子更大一点、体制上更突破一点,为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条件,搭建良好的平台,支持和帮助企业克服困难,以扶持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实现跨越式大发展,促进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3、建议政府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和相关产业政策,及时指导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并帮助企业及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如给予土地、工商税收、产业扶持等相关政策上的支持,同时帮助企业在相关媒体上进行宣传,扩大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力争把该产品打造成柳州创造的品牌,打造成中国制造的品牌。
4、建议公司首先要努力争取各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并积极申请国家科技星火项目的支持;其次,应该尽快选择相应的汽车或摩托车产业进行配套,形成自己的初步产业规模,并在此基础上做大做强;第三,加强企业的宣传策划。比如请相关的媒体在相关的内参上发表文章,以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同时取得业内更广泛的认同。第四,建议公司也要更新观念,积极走企业合作的道路,多渠道寻求解决企业发展问题的办法,早日把企业做强做大,为柳州市的经济发展,为振兴我国汽车工业作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 规范工作机制 增强履职实效 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 下一篇:市经委领导与城中区政协领导共商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