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城中区位于柳州市中心,由河北半岛老城区和河东片区构成,面积77.675平方公里。现辖7个街道办事处,18个社区居委会,6个村民委员会。2005年末,城乡人口11.79万(其中城镇人口10.45万,农村人口1.34万),居住有汉、壮、回、苗、瑶、侗、满、京等23个民族。
城中区党政机关驻柳州市龙城路27号。城中区是柳州市的政治、文化、商业、金融、教育、娱乐中心。辖区内交通便利,经济繁荣,文物古迹珍贵,景观叠翠,相得益彰,无不充满生机。文化教育事业发达,广西工学院、柳州高中、二中、十二中、景行小学、公园路小学等名牌学校以及艺术中心、体育中心都在辖区之内。
城中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富民强区”发展目标,走“三产强区”之路,发挥区域优势,整合老城区商业资源,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积极推进招商引资,不断增强经济活力,第三产业已经成为经济支柱,2006年其比重占经济总量的84%,拥有工贸、五星、肯德基、麦当劳、国美、尚龙、苏宁等著名品牌的河北半岛商圈更显柳州市中心商贸繁荣的强势;河东片区则商业规划起点高,建设速度快,商业网点迅速拓展,正在形成以房地产业、物流业等为特点的特色经济商业圈。
城中区因地制宜,选择性地发展工业,一批民营科技型工业企业迅速成长;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引导农民进行规模养殖和特色种植,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城中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01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0.56亿元,工业增加值1.83亿元,三产增加值12.62亿元);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6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16元。
城中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2005年辖区共有各级文明单位120个,其中国家级文明单位1个,自治区级文明单位25个,市级文明单位62个,城区级文明单位32个。十年来,城中区先后荣获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城区、“自治区创建文明城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科普进社区优秀组织单位、自治区创建文明城区工作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宗教工作先进单位、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
1984年8月成立了城中区政协筹备小组,区委副书记魏锦兴任组长,同年9月,成立城中区政协筹备委员会,主任侯宗元,副主任魏锦兴、郑毅夫、苏家骏,委员6人。1984年10月,经中共柳州市委批准,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城中区委员会,并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城中区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政协城中区第一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至2006年10月,政协城中区共换届七次。
政协柳州市城中区第七届委员会主席:姚汉龙,副主席:宋筑峰、叶永东(女)、吴柳勇、戴翔,秘书长:辛燕(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