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城中文史

城中文史:浮桥的兴废和柳州的桥梁建设

  • 2011-12-13    戎荣光

内容导航:

在广西曾有浮桥的地方有四处:柳州市的柳江浮桥、崇左市左江浮桥、环江县东兴乡中洲河浮桥,梧州市桂江的抚河桥,而最长的、时间最早的要数柳州的浮桥。

但是,在三百多年前的柳江河上是没有桥的,到了清代顺治七年十一月,清兵攻入桂林,南明开国公赵印选与卫国公胡一青等奔柳州,搭浮桥于城南门下江岸,这是柳州有浮桥之始。清顺治十年四月至九月期间,南明晋王李定国攻占柳州城后,一方面分田与民耕,另一方面又拆屋建浮桥做撤逃的准备。第二年八月清兵攻袭柳州,李定国兵败山倒,于是就毁桥烧粮南逃,这一座逃命的浮桥寿命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据《柳州大记事》)

19226月,自治军总司令林俊廷盘踞柳州时,强行征用木材商的木排运送军用物资,在西门外水面架起了一座浮桥,江岸两头虽有士兵把守,但仍允许老百姓投币过桥,仅仅一个月,林俊廷撤走后,木排商将木排收回,浮桥也就此消失。

到了1940年,从广东曲江移驻柳州的国民党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部设在蟠龙山下,在窑埠古镇码头与东门沙角架起了一座浮桥,主要是加强与政府联系和方便官兵与居民南北来往购物等。后来柳州疏散时,众多的居民就是通过这条浮桥逃难至三门江方向到雒容镇的。日寇在1944年进入柳州时,此桥已拆除。

柳州江北是平坦的地带,抗战期间,日机频袭柳州,百姓无山洞躲避,成了日寇轰炸的对象,为了减少无辜的牺牲,方便民众在空袭时到河南山洞躲避,民众防空建设委员会、防空指挥部于19391月征购木排在大南门码头和今江滨公园之间架起了一条民用的防空浮桥。该桥设有桥管处,由民众投币过桥,主任由上校参谋覃鸿斌担任,第二年7月的一次大洪水,浮桥被大水冲断,木排被冲走,损失惨重,为此桥管处主任覃鸿斌被革职查办。桥被冲垮之后又改用汽轮拖木排供两岸人员来往。一天,工作人员因故推迟了拖轮运送的时间,以至家住河南的中正中学的学生大量拥上木排,加上过往居民共200多人挤上木排,大大的超载,驳船在江上缓慢地行使,驳船行至离江岸不远处,桅杆和横木被过重的负荷压断,使木排解体,造成30多人落水身亡,其中有10多人是中正中学的学生,惨不忍睹,这是柳江河上自建浮桥以来最大的一次惨案。为此又一任桥管处主任陈焕章被拘捕,押往桂林,由广西绥靖公署处理。

自从惨案发生之后,政府官员个个都感到管理浮桥是仕途上走钢丝的差使,谁也不愿意到浮桥为官,百般无奈,上级机关几经周折找到杨杰如任桥管处主任,在杨杰如任职期间,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到也相安无事。

1943年柳江建设委员会改为市政工程处,处长杨毓年毛遂自荐担任浮桥管理处主任一职。日寇侵占柳州前夕,浮桥又被洪水冲走。

抗战胜利后,浮桥由柳江县政府重新筹资兴建,后又因处长张汉义贪污被拘留,建桥短时停顿,经商议决定以招标形式招募建桥,结果龙城中学中标,校长张天骥希望用建桥的利润修建被日寇炸毁的校舍,亲自在桥上指挥抡险,结果桥被冲毁,张校长被冲至武宣与象州交界处被救起脱险上岸。

19491125,柳州解放当天,惊恐的民众纷纷涌上浮桥,一时间人满为患,浮桥几乎被密集的人群踩沉,国民党部队南逃时扬言要炸毁浮桥,禁止两岸通行,后来人民解放军及时进城,浮桥才保存下来。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浮桥进行彻底的修建,并对浮桥加强管理,派出水性好的工作人员做护桥管理工作,对护栏也进行了加固,并限令过桥时间,以确保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那些安全维护人员几乎个个都是游泳高手,有些曾经代表柳州游泳队参加过全国运动会,还有的是代表国家游泳队出国参加游泳比赛的运动健将和一级运动员。

记得解放初期一次各学校和单位集队去河北人民广场开庆祝大会,都是集队正步走,过桥时桥上挤满正步走的人群,浮桥来回摇晃,很是危险,这时突然接到命令,停止正步走,用自由步过桥,桥才恢复正常,原来是正步走引起物理学上的共振,共振对桥的威胁是很可怕的。为了确保浮桥的安全,人民政府还派部队24小时巡防。

1956年,柳州出现洪水,为了防止意外,政府把桥分作南、北两段拆除,水退后又重新架起。

解放后,随着柳州经济的不断发展,靠浮桥来沟通南北已远远地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1964年市政府开始考虑要在柳江河上架起第一座公路桥,经过近两年多的努力(中途因文革停工了一年多),于196812月,柳州第一座公路桥正式通车,柳州的浮桥完成了它的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建设的需要,市区的柳江河上前前后后架起了13座现代化的桥梁,一条条彩虹飞架南北东西,使被江隔断的柳州南北东西紧紧地相连在一起,天堑变通途。柳州众多的桥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方便,众多桥的装点成了柳州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

柳江公路大桥(又称一桥)是当时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施工,使用国产钢材的大跨度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桥;河东大桥是中国最长最重的箱梁型公路大桥,(全长776米);壶东大桥是广西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推顶连续桥梁;壶西大桥是一座道路斜拉桥,也是国内首次采用无粘结钢绞线夹片群锚拉索体大桥;红光桥是广西首座悬索大桥,也是柳州最长的桥(全长1.04公里)。此外还有文惠桥、双冲桥、文昌桥、三门江大桥、阳河大桥、静兰桥、铁桥、洛维大桥等等。目前,还有3座正在兴建的大桥(广雅桥、新圩铁路大桥和鹧鸪江大桥)。上述柳江河上的桥各有千秋,形态各异、独领风骚,它们日以继夜的、忠于职守地横跨在柳江河上,如一条条蛟龙,肩负着柳州的经济腾飞和兴旺发达的神圣使命。

柳州的桥是时代进步的桥;是经济腾飞的桥;是为子孙造福的桥;是高科技发达的桥;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桥……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