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史百家

柳州两个“最”

  • 2012-09-13    忠文

内容导航:

    最早的女诗人

   吴采兰是可考的柳州最早的一位女诗人,约生活在清代乾隆年间,年仅17岁便已创作了不少诗词作品。其中有一首无题集句诗云:“妖娆意绪不胜羞,缠绕春情卒未休。回雪凌波游洛浦,断肠穿眼为牵牛。风流杜牧原多感,年少郑郎哪解愁。

   早晚卢家兰室外,倚栏人在水晶楼。”集句是旧时作诗方式之一,截取前人一家或数家的诗句,拼集而成一诗。这需要广泛的阅读,更要有较高的裁剪工夫及好的立意。

   她还有五言绝句二首:“扫尽东园花,春风太飘忽。

   美人立树阴,瘦到相思骨。”“婵娟空复情,酩酊总成醉。杨花堕碧流,点点相思泪。”写的是美人香草,感情表达细腻真切。大约她在爱情生活中有段曲折的经历,否则不易体会至此。“瘦到相思骨”一句虽脱胎于宋代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名句,但“瘦”与“骨”的连缀,表达出情感的凄恻铭心。

   吴采兰还擅长于填词,有《生查子·柳江》一阕云:“新妆换布裙,愁重春寒夜。

   寂寞柳江头,风雨梨花谢。

   同地不同时,入梦精魂化。

  昨夜见乡亲,背立银灯下。”描写的是一名青年女子在春天夜晚的寂寞无奈,大概是作者自己的形象吧。清代学者郑献甫说:“钱唐苏小,本是同乡,石榴湘兰,别饶异气,风味始不减易安小令也(易安即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对此词的评价甚高。

  

   留学国外第一人

   李春晖,字惠如,马平县人。少年时赴广东求学,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就读于广雅书院。光绪三十年八月,以云南官费留学于日本法政大学,为马平县第一位留学生。

   其同乡张任民回忆说:“吾乡前辈李惠如(李春晖)先生已东渡日本求学,常以各种新刊物杂志报纸寄回柳州,而柳州当时已有邮局。

   邓师常将李先生寄回之各种刊物授阅,余得见革命刊物,即在此时,如陈天华烈士之《猛回头》,邹容烈士之《革命军》及《警世钟》,以及民报、复报等。”民国二年(1913年) 五月至民国三年(1914年) 六月,任广西省实业司司长。民国二十四年前后,出任中国红十字会柳州分会会长,致力于地方建设。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szxwebsite@163.com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