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背景
改革开展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等人群组成的新社会阶层正逐渐成为一支迅速发展的社会力量。同时留学归国人员归国创新创业热兴起,促使留学归国群体日益增多,仅2016年,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265.11万人,就业分布于国有企业、国家事业单位、金融机构,部分自主创业者,多分布于金融业、教育、文化、软件和信息技术业等。留学归国人员作为新的社会阶层重要组成部分,因其自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多元性,能有效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衍生出新的价值和文化,有力促进高新技术、城市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据业内专家预测,未来5年,我国可能迎来“进大于出”的人才历史拐点,从世界最大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主要人才回流国。留学归国人员致公党作为侨党,在统战工作中,尤其是对归国留学人员形成新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更应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优势,保证政治吸纳,要抛弃以往老眼光、老观念、老做法,着力引导留学归国人员群体的政治参与及参政议政工作,共同勾勒海内外中华儿女意志最大公约数和描述全民族团结统一的同心圆。
2017年,柳州归国留学人员约有4500多人,主要分布在高校、医院、机关、高新技术企业。在新形势下如何引导柳州归国留学人员及新社会群体人士共同参政议政是致公党柳州市委的重点工作之一。
二、主要做法
(一)自愿参与及党派主动吸纳相结合,增强新阶层人人士活力
中国共产党十八以来,我国的统一战线理论建设与实践发展成效显蓍,既有坚持,更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得以增强。致公党柳州市委员会认真落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根据留学归国人员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事风格,以及政治意识等方面,都与国内人员存在很大不同。2015-2017年,新发展党员33名,其中6名具有海外留学经历,10名党员为新社会群体,多名党员凭借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建言献策。为此,致公党柳州市委加大对留学归国新阶层人士的团结引导,将他们纳入工作视野。针对其具有党外、体制外、流动性大的特点,邀请优秀留学人员代表参加中秋、春节茶话会,以座谈的方式向新阶层群体宣传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经验,让留学归国人员科学辩证地认识当今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增进政治认同,不断扩大团结面;对于归国留学和新社会群体人士中的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参加各党支部活动、专題调研、座谈会、志愿服务等平台,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为留学归国人员“接地气”创造条件,唤起留学归国人员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报国梦想。
2015年,致公党柳州市委员会提出“夯实组织基础,提升参政议政水平,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加强海外联谊”的工作思路,结合自身特点和资源优势,与柳州市红十字会合作,完善致公党柳州“致公画院”文化义卖捐助平台,举办了“致公之夜2016年书画艺术品义卖晚会”,所得善款14万元,将于每年向困难侨眷家属、贫困学生进行捐助;致公党柳州市主委会专题研究,结合致公党广西区委标准,拟出台了《致公党柳州市委员会参政议政工作奖励办法》,明确规定了社会民意信息计分标准、评比奖励等内容,并对党员、支部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考核,更加能调动全体党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参政议政工作中来,促进参政议政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二)共识思想引导,积极参政议政
2015年以来,党员发展过程,致公党柳州市委员会着重从优化党员结构入手,坚持“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原则,发挥致公党侨党联系侨海作用,注重从留学归国人士群体中,重点吸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高素质代表性留学归国人士入党,通过吸纳 “两新一代”优秀代表(即新阶层、新产业及80、90后年青一代),关注重点人群,团结优秀代表,达到发展一个,影响一个面,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着力提升致公党柳州市委员作为参政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能力和党派活力。
针对发展对象,增加“自选动作”,即要注发展对象至少提交一篇社情民意信息、参加一次参政议政培训,引导入党人士深入社会实践中,让新阶层人士在提建议意见中找以归属感、认同感,避免受西化、极端功利思想的影响,提高自身认知水平与政治素养,增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2017年11月2日-3日,致公党柳州市委员会就组织50多名骨干党员和部分新党员到贺州广西民主党派政治交接教育基地,开展党员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并邀请了卢保江和区委政研室负责人盛顿荣教授就社情民意信息撰写的原则、内容、要点等进行专题辅导。通过多年培训,党员的参政议政意识增强了,社会民意信息的质量提升了,信息的录用率提高了,还逐渐培养了一批青年人才。
(三)创新观念,依托新媒体凝聚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必须全党重视,大家共同来做”。致公党柳州市委员会高举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深挖潜力,根据留学归国人员、侨属侨眷、归侨子弟等新时代涌现的新群体特点,抓住网络这个重要途径,利用致公党柳委市委员会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新媒体工具,采取多讨论、多交流的办法,打消新阶层人群的“政策易变”思想顾虑,走出“自扫门前雪”的保守心态,打破“隔岸观望”的固封意识,打通适应新阶层群体建言献策渠道,并将各种社情民意采纳、办理情况及时于各平台进行反馈,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共赢,共筑伟大中国梦。
三、工作成效
2015-2017年,留学归国人士积极参政议政,先后收到留学归国人士代表反映《关于加快污染密集型产业布局重组、启动柳东国家级新区申报,全面推进城市“双修”持续提升柳州市整体环境质量的建议》《关于支持办好我区社会培训机构的建议》《关于对中渡古镇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及民俗旅游发展的建议》等建议。其中城市建设意见6条;反映乡村建设建议4条;反映社会管理建议3条;反映民生问题的建议5条等,部分建议意见得到了规划等相关部门采纳和运用。
上一篇: 关于建立环卫绿化作业取水点建议 || 下一篇:在致公党中央归国留学人员座谈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