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致公党柳州市委

“中国梦 侨海情”致公党宣讲团柳州站 小社区里显大爱

  • 2017-11-21    福建 林田田

内容导航:

在熙熙攘攘的人海之中,来自五湖四海的我们,生活在形态万千的社区。在这里,我们共看日升日落;在这里,我们交织碰撞。我们在这里追逐梦想,我们也在这里成长老去。社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宏观社会的一个缩影。在福建这片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几千个社区。社区致公学校,就像跳动在社区里动人的音符,演奏出一曲曲绚丽的乐章,演绎着一段段感人的故事。

李瑜芳:一个人走遍一座城

    2014年3月30日,福建省第一所社区致公学校在福州市晋安区秀峰社区诞生了。整个社区都沸腾起来,老人们打起欢快的腰鼓,孩子们载歌载舞,连周边社区的居民也纷纷往这里赶。李瑜芳终于松了一口气,为了这一天,她几经周折,几度奔波。

李瑜芳是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教授、教务处副处长,也是致公党省委直属信息学院支部的主委。2010年一次赴台进行学术交流,她发现台湾一些科技大学在许多社区办大学,整个社区大学只有一位专职工作人员,其余的都是志愿者。在与志愿者交流时,有人问:“听说你们大陆连老人摔倒都不敢扶,志愿者在大陆会不会被认为有所企图啊?”听了这些话,她的心被刺痛了。是啊,我们总是期待全民素质的提高,期待有经济实力的人去救世,而作为一名普通百姓,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回馈社会呢?她暗暗下定决心:回去后,也要借鉴台湾经验办一所社区学校。回到福建后,她带着支部的党员,对社区进行充足细致的调研,决定帮助社区组建社区学校,让老人在家门口就可以上大学。这个想法,得到了致公党福建省委的高度认可。薛卫民主委勉励说:“我们致公党人,不求名,不求利,只求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做点事。”刘珂副主委还特批了启动资金让她去尝试,并嘱咐道,要把我们“致力为公”的精神融入到办校当中。李瑜芳满腔热血地行动起来。可是办校的第一步,就给她泼了一盆冷水。偌大的福州,去哪里找合适的场地啊?开弓没有回头箭,其时正值11月,她顶着瑟瑟的冷风,在福州各个社区寻找,有的场地太小,有的场地租金太贵,一遍遍地询问,一遍遍地解释,说得口干舌燥,走得腰酸背痛。常常是在下午下班后去找场地,一直到半夜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历经四个多月的寻找,李瑜芳几乎把整个福州城都踏遍了,终于在晋安区秀峰社区找到了合适的场地。场地落实了,她带着支部党员马不停蹄地设计学校LOGO、策划教学方案、聘请教师、动员学员,购买桌椅。她针对社区居民的精准需求开发课程,为社区居民开设瑜伽、舞蹈、医疗保健、摄影、化妆、电子琴、平面图像处理、3D打印建模、声乐班等九个课程。开课后,没有电脑,她把自己家的带上;没有投影仪,她去借;声乐班需要电子琴伴奏,她就自己花几千元买了一台。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三年多来,她所有的业余时间,几乎都投入到社区致公学校中。自成立以来,福州秀峰社区致公学校已经为居民上了一千多节课,受益居民达一万多人次。有人说她像蜡烛,有人说她像观音菩萨,也有人怀疑她是在沽名钓誉。不管是褒奖,还是质疑,她都置之度外。她常常说,爱是可以接力的,如果一个人的爱心能激发更多人的爱心,将爱心不停地传递下去,那么整个社区就会更加和谐友爱。

    张维波:一位爱“当官”的老党员

张维波是致公党厦门市委鼓浪屿一支部党员。2009年,他退休了。工作上虽然退了,组织上却不退。他谢绝了亲友返聘的邀请,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社会服务工作当中。

    2014年7月,厦门市第一所社区致公学校在前埔北社区成立。听到这个消息后,张维波自告奋勇地找到致公党厦门市委会,请求担任学校的管理员,市委会正为缺少一名管理员发愁,他的毛遂自荐,解了社区学校的燃眉之急。可管理员这个“官”不好当。前埔北社区的居民有一万多人,素质参差不齐。在第一堂课开课前,他挨家挨户动员居民去上课,很多人此前根本就没听说过致公党,也不了解致公学校。于是,他花上十几分钟的时间,耐心地给居民们讲解致公党的历史渊源,社区致公学校的办学目的,直到对方听懂了,理解了,他才满意地去敲下一户居民的门。可以说,前埔北社区致公学校的第一课,是张维波给居民们上的致公党党史课。尽管讲得筋疲力尽,但开课时才来了十几个居民。张维波急了,他赶忙把社区退管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拉来,第一堂课终于凑齐了三十余名学员,他哭笑不得。张维波说他是属牛的,有着一股像牛的倔脾气,认准的事就要做到底。他冥思苦想,逐步摸索出居民的需求点和兴趣点,并协助市委会建立了课题库和名师库。在每一堂课开课之前,他都要与居民探讨,当前他们关心什么,需要什么。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目前,社区致公学校每一堂课教室里都坐得满满的,45分钟的课,常常应居民的要求延长到一个小时。有一次一位居民听完课后,拉住张维波真诚地说:“我知道什么是致公党了,致公党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党。”今年,张维波的孙子上小学一年级了,接送任务落在他身上,可是有时社区学校开课时间与接送孙子的时间会冲突,他只好请其他家庭成员去接送孩子。有时面对家人的埋怨,他总是诚恳地解释说:“在我有生之年,作为一名致公党员为社会服务发挥余热,这不是很高兴的事吗?”他今年已经68岁了,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除了担任社区致公学校的管理员,还担任了社区企业退管组长、社区关工委主任、社区文化市场监督员、前埔北社区业委会副主任、致公党厦门市委鼓浪屿一支部副主委等职务。他正在尝试,为了推动社区致公学校的可持续性,明年,他想把前埔北社区致公学校的活动向周边的社区和学校延伸。

    有人说,张维波就是爱当官,有官瘾。他自嘲说:“我在退休前就是著名企业厦华电子的副总经理,如果说这些职务算官的话,我的官是越当越小了。”其实担任了这么多职务,没有一个职务是有报酬的。他安慰自己:“如果别人也能像我一样,争着去当不领报酬的官,那就很了不起了。”

吴文明:一位“不务正业”的闽南汉子

    泉州,面朝大海,我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之一。大海磅礴的气势与宽广的胸襟,铸就了这里的人们大气的性格。这一点,在吴文明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吴文明是致公党南安市委会副主委、水头支部主委,除此之外,他还担任了很多社会职务:泉州市、南安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委员, 南安市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南安水头医药红十字会会长等等。和张维波一样,这些职务没有一个是有报酬的。

 “有困难,找吴文明。”在当地,吴文明是个名人。一路走来,吴文明为公益事业洒播着无私与奉献。2002年起,他在自家的药店门口免费设置奉茶点,一直坚持到现在;非典时期,他主动贡献自家药店1000多份药品,送给各行各业一线人员;雅安发生大地震,他携手南安市红十字会筹集378万元救灾物资,赶赴灾区……他还是条一身正气的闽南汉子。2011年10月的一个凌晨,忙碌了一天的他步行回家,与两个抢劫女孩财物的歹徒奋勇搏斗,协助民警将歹徒制服。这不是他第一次见义勇为。每当遇到偷盗、抢劫等不平事,他都挺身而出“插一脚”。为此,他被授予“泉州市见义勇为模范荣誉称号”。南安市水头镇民营企业发达,活跃着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吴文明留意到,每天下午四点半小学放学时间,很多外来务工人员为了去接孩子,急急忙忙从工厂或工地赶到学校,接完孩子后又匆匆忙忙赶回去上班,为了抢时间,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有的家长实在抽不出时间,任由孩子在街上或网吧出没,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和致公党泉州市委会商讨,和小学校长沟通,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外来务工人员这个难题。经过多番努力,2014年9月,南安市第三实验小学“四点半致公学堂”成立了。在校门口建了一个可容纳200名学生的活动室,由老师轮流照管及辅导未被接送的学生,免去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吴文明还把3万元见义勇为奖金捐了出来,并发动水头支部的致公党员们踊跃捐款,筹措了十几万元资金,投入到改善致公学堂的硬件设施和购买图书等建设中。当时,南安市第三实验小学建校不满5年,藏书量才5千册,孩子们人均不到6本书,现在,学校的藏书已经达到2万多册。

由于“沉迷”公益事业,吴文明经常被戏称“不务正业”。这位憨厚的闽南汉子由衷地说:“公益事业就是我的第一事业,它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们,只是福建致公党人的一个缩影,只是社区致公学校中感人的片断。“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正是他们这种忘我的大爱情怀,社区致公学校才才能在福建绽放出满园芬芳,成为致公党福建省委闪亮的品牌。从第一所社区致公学校成立到现在,两年多时间,福建全省已经成立27所社区致公学校,分布在省直组织和七个设区市,真正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

    特别欣慰的是,社区致公学校的品牌,得到致公党中央的大力支持,致公党中央、致福慈善基金会还拨出10万元资金支持该项目。致公党中央原主席罗豪才、致公党中央原副主席杨邦杰、致公党中央副主席闫小培、致公党中央社会服务部部长李万通等领导都带着关心与支持,亲临社区致公学校调研。中国新闻社、人民政协报、福建日报等十多家媒体对社区致公学校进行了报道。

    我们希望社区致公学校一直办下去,让更多老百姓受益,只要老百姓欢迎,社区致公学校就有无限的生命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老百姓的期待,也是我们福建致公党员们共同的心愿!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