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致公党柳州市委

关于加强柳州市公共场所、学校安全标示建设的建议

  • 2015-02-15    柳南区政协委员 黄昱婷

内容导航:

近年来,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袭击令广大市民忧心忡忡。2008年汶川大地震事后报道:有一学校在地震发生时,学生一窝蜂拥挤涌向楼梯,由于人员太多超重,导致楼梯塌陷,继而引发楼房塌陷,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楼房倒塌、因素众多,姑且不论,学生拥挤涌向楼梯无序撤离这一细节,我们应该引以为戒。

假设:
  1、学校领导注意安全教育,平时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疏散演练。
  2、疏散线路标示明显,灾害发生时,大家沿道路右侧有序撤离。
  3、学生熟练有素,不慌张,就不会造成拥挤,以致发生重大伤亡。

三个假设成立,可避免诸多不良后果。
  2009年以来,我市已将安全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范畴,学校有向学生进行防灾减灾安全教育的义务。启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月”,全市各中小学校将开展一系列的安全教育和演练活动。但是对公共场所、学校安全标示建设仍有可以改进的空间,我们理应从众多实例中吸取教训,防范于未然,以免后患。做好疏散隔离线工作,势在必行。在公共场所、学校楼梯等有关疏散通道,像道路中间画上黄色车行道中心线一样,明显标志疏散隔离线。便于人员疏散撤离和求援工作的开展。
  建议:
  一、领导重视,部门协作。
  有关部门领导历来重视安全问题,但观我市在公共场所及学校有明显标示黄色疏散隔离线的,实在极为罕见,应该引起重视。建议列入工作议事日程,并抓紧抓好。可由一个安全部门牵头,多个有关部门协作。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相信在领导的协调下,该项工作能有效的开展起来。
  二、教育与训练相结合。
  从长远的目标出发,学校及有关单位应抓紧抓好防灾减灾、紧急避险等的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安全意识,定时或不定时进行安全疏散撤离演练。学校每学年应有计划地进行数次演练,有关单位结合防空警报进行演练。使所有参演人员养成进出公共场所、上下楼梯不越黄线,依右撤离的习惯。只要我们常抓不懈,做到注意平时教育与训练相结合,当灾害发生后,人员撤离时,就会大大减少人员伤亡。
  三、经费来源与实施。
  在公共场所及学校疏散通道用黄色漆标示黄色隔离线,花钱并不多,可由各管连单位负责,经费确实不足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拨一点。可聘用专业人员统一标示,或自行组织本单位人员实施。黄色隔离线粗细,可根据实地情况而定。虽然标示后有人可能认为不好看,影响观瞻,但人的生命是第一宝贵的。
  保持和养成有序紧急避险,疏散及灾害救援通道畅通的观念和习惯,做好黄色隔离线的标示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