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宣布全校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我的科学课考核竟然拿到了平均分最高分数98分!听到这个喜讯,我首先在心里默默地感谢六(3)班的班主任——宁华老师。
回想上学期期考抽签后,我只是在课间去跟学生布置“明天该带什么实验材料”就走了,因为我知道期末每个学科老师都在忙,我不敢占用别的科目太多时间。下午,宁华老师着急地叫我亲自去检查学生的材料准备,她说:“我发现我们班学生准备的纸乱七八糟的,你不亲自去检查,恐怕明天考试要出状况的。”我说:“谢谢你提醒,可是我没有课了。”她大方地说:“我给你一节。”我这可是期末考试临近的时候,每个主科老师都在抓紧时间给学生复习,我怎么好意思这时候去占用语文课的时间?可看到她很诚恳的笑容,也就接受了她的提议。
进到教室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材料一看,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他们准备的材料不齐,考试验时成功率将会很低。因为按照以前试验检测习惯,领导们有时候一个小组会抽查几个人,甚至全组同学一个不漏地检查,而学生们准备的材料最多只能成功一两次。平时试验每个同学都准备材料,所以能一次试验成功已经算满分了,而考试是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领导检查肯定是只看同一种材料多次的试验结果,不会有时间让学生们换材料,那样一来,后边被抽测的同学失误率会很高,一定会影响考试成绩的。
这下,我不敢大意了,马上回办公室找来了合适的试验材料重新发给小组准备。在各小组成员都在积极准备试验材料时,第一组的组长蓝迈来告诉我,他们组有一位同学不参与。我一看,的确有一位男同学躲在教室的白板后。可是我这时候没有时间去管他,只能让组长叫他出来先看着别人做。等我检查完所有的小组,下课铃响了。蓝迈又来向我汇报:“那个同学拉都拉不出来!”
这时候我也急了,因为班主任宁华老师已经进入教室,准备上下一节课了。我只能吼道:“有本事你一直躲着,明天领导来检测你也躲着别出来!”说完,气冲冲地把教室让回给了班主任。
第二天,我根本没有时间接触学生,领导就进教室检测了。想起昨天那个还没来得及做思想工作的学生,我只能心里默默祈祷,希望他乖乖的,不要引起领导注意,或许有机会逃过一劫。
开始考试了,几个领导一人盯住一个组,我在边上紧张地看着,害怕学生们由于不习惯领导的提问方式,听不懂问题,我还得用他们习惯的语言加以“翻译”给学生听。
最后,杨校长来到蓝迈这一组,我一看这个组的材料,差点没气晕过去,他们竟敢换了一套试验材料!本来就有一个“刺头”,她们还给我来个措手不及?可事到如今,我只能静观其变了。
咦,他们组怎么降低了试验难度?本来他们准备的材料最特别,我知道他们想把整个单元的试验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很有特色、很有挑战性的试验。可惜呀,这次考试他们不能展示他们的特色,让领导赏识了。
还没等我叹息完,杨校长就点了那个“刺头”进行试验操作,我的心马上就提到嗓子眼。奇怪,他二话不说,马上熟练地操作起来,杨校长在他操作时问了很多个问题,他虽然面无表情,可依然对答如流,仿佛是一位冷静的科学家,对待那些习以为常的事情。
考试结束,他竟然是这个组唯一的满分!我想,是不是
我先找来组长蓝迈问:“你为什么换材料,降低试验难度?”
她说:“昨天你走了,宁老师问那位躲起来的同学,为什么不参与试验,他说我们做得太难了,他不会。宁老师就让我想办法,要以大局为重。所以我就想到了降低试验难度的办法。”
我问:“你就不怕临时改变试验材料和方法,会导致试验失败吗?”
她说:“不怕,昨天放学我就问了那个同学喜欢怎样做试验,而他的试验方式估计其他组员也都会,所以晚上我就想好办法了。我在家里试做了好多次试验,确定不会失败的。今天我试验的数据,果然和昨晚的一模一样呢!”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难能可贵的是她还能在家里反复试验,而不是莽撞行事。
然后我问这个组其他同学,临时改变试验模式,你们的成绩都下降了,特别是全班最低分出现在你们组,你们没有意见吗?他们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笑,那个能说会道的组长开心地说道:“可全班的平均分很高呀,宁老师会表扬我们的!
对了,那个“刺头”身上的刺是怎样拔掉的,昨天我说的话那么重,今天他怎么不给我难堪呢?回到办公室,我忙向班主任讨教。她轻描淡写地说:“那个孩子吃软不吃硬的,我只是哄了他一下。”
我有点不好意思了,后悔自己一着急就口不择言。宁华可能看出了我的内疚,安慰我说:“其实你也没办法的,几百个学生,又没有时间,哪里可能把学生的性格都摸透。我们可是带了六年,好像他妈一样!”
好一句:“好像他妈一样!”我的眼前,不由自主浮现出宁老师平时关心学生的情景:学生学习退步了,她忧心如焚,耐心细致地辅导;学生犯错误了,她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学生病了,她总能及时送去关心和问候。。。。。。没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怎么可能做到对每个学生的个性了如指掌?我想起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说过的一句话“没有水,就没有鱼;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再想想自己对那个学生的态度和宁老师对比,她不愧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对待学生有母亲的柔情,对待同事有共产党员的大局观。这不正是目前我们学校正在进行的课改——“合作学习”的精髓吗?
合作,不能只是表面形式上的合作;合作,更不能只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应该体现在同事与同事之间的合作。我们每一门学科的学生成绩,都不可能仅仅是靠某一个老师的努力就可以获得的。为人师表,我们带着孩子六年,真的就和他们的母亲跟他们接触的时间一样多。我们给他们做好榜样了吗?我们为他们树起了互相帮助、合作学习的标杆了吗?
我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绩,可是宁老师,我要把军功章送给你!感谢你对我的帮助,更感谢你教会学生合作的精髓。将来我们的身边,这群能够舍己为人的学生成长起来,我不再担心自己老了,有一天摔倒路边,无人帮助;祖国有了未来的这一代团结、合作的人,我国将不再会被外人嘲笑是“一盘散沙”,让外人觊觎。
让我把军功章,送给负、富有合作精神的人吧!
上一篇: 行政诉讼法大修 破解“民告官”难 || 下一篇:“牛鬼”放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