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来我就爱唱歌,高兴了会唱、烦恼了会唱、想问题暂时得不到答案也会唱……唱起歌来心旷神怡,什么烦恼都抛到脑后,性情也得到了陶冶。
来到老挝寮都公学,学校分配我教高中毕业班《现代汉语》、写作、听力三门功课。一站上讲台,我没有拿那本厚重的《现代汉语》来吓唬学生。第一节课,就教学生唱歌,我要把我对人生的美好体验用歌声传达给学生,相信孩子们高中生了,会有这方面的悟性。教唱的第一首歌,就是我们中国那首芬芳古典、隽永流畅、名震中外的江苏民歌《茉莉花》。
我在黑板上抄写歌词:“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让我来讲你摘下,送给别人家,茉莉花呀茉莉花”。一句句的教学生读,一句句的正音,一遍遍的朗读,一遍遍的学唱。教学过程中,联系到刚才走进教室,学生向老师问好,把“谢谢老师”讲成了“xiaxia老师”,在读歌词“送给别人家”的“别”字,全班同学又都把它读成了“bia”的状况,我发现,老挝的学生学讲汉语,难发“e”音。于是我用拼音来比较,把韵母“ia”和“ie”进行对照,反复操练、重点纠正,学生很快就从理性上掌握,发出了正确的读音。这首歌的歌词很质朴,字面上的意思浅显易懂,“茉莉花”、“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在老挝也不难见到。我深入浅出,用提问题、以姿势和画图画等方式,同样很快的,帮助学生理解了词面上的意思。
对外国学生来讲,这首歌的歌词内涵相对难掌握一些,但以他们二十岁左右的年龄,我认为这方面的内容,可以也应该讲一点,毕竟这是歌词的主旨之所在,学生领会了,唱起来感情会表达得更好一些。在启发学生理解的时候,我点到为止,用词也力求简明:这首歌,老师认为,既是写花、也是写人,生活中,如果我们经常能对别人有帮助,哪怕是小小的一点帮助,也会像“又白又香”的小小的茉莉花那样,得到别人的夸奖和喜爱。字音读准了,词义理解了,感情把握了,学生朗读歌词就像朗诵一首诗歌那样。课堂上,没有人讲小话,没有人开小差做小动作,神情专注,仅一节课功夫,学生能唱会背。我擦掉黑板上的歌词,让全班起立齐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质朴韵味、悠扬婉转的歌声在校园上空缭绕。在我的指挥下,几十个小老外,一脸的纯真,伴着这首歌那优美动人的旋律,唱得那么投入,音调、节奏、感觉的把握也基本正确。此时我有意跑到教室外面听他们唱了一遍,然后回到教室告诉学生:如果有不知情的人站在我们的教室外面听,一定会以为是中国派来的一个中学生合唱团在唱《茉莉花》呢。“真的吗?”孩子们将信将疑、异口同声地问,“当然!”我肯定地回答。看得出,学生们是满心的欢喜。
这节课成功了,因为它帮助学生树立了学习汉语的信心,也让学生认可了我这位新来的汉语老师。面对此情此景,作为老师,怎一个心里“美滋滋”就能“了得”?我简直有些醉了!
上一篇: 关于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监督部门业务骨干到法院挂职锻炼的建议 || 下一篇:关于高层建筑二次供水饮水安全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