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旁的“世外桃源” —— 丹洲
作者:程金娣 刘巨伟
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城里人,活得很精彩,但也活得很累。好友相聚,兴致勃勃地打开一瓶茅台,举杯一尝——假酒;手机短信铃声响起,带着友情亲情的憧憬,打开一看,发来的是中大奖的通知 ——骗子……
茫茫尘世,还有一方没有铜臭的净土吗?夜读《桃花源记》,心向之,神往之,却不知仙乡何处?
又是一年长假,朋友盛邀去丹洲小住。一个离工业城市柳州只有二十几元车程的地方,会是“蓬莱”?尽管狐疑,盛情难却,最终还是去了。
一上丹洲岛,顿觉异样。酷暑之际,这里却是:风凉,草绿,花香。
在四面清江三面树、一楼山色半院花的临江楼安顿下来,便姗姗而行、迤迤以向。“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恍恍乎桃花源也。屋舍庭院的瓜棚上,常结着一种圆形的青果,同行之人均是初次上岛,对此果实,有人说是广西特产罗汉果,有人说不是。争执不下,便想找主人问过明白。隔篱呼喊,谁知中门大开的屋内却没人,一连几家,均是如此。莫非“仙境”中瓜果异样,连风俗都是日不闭户?一家院内瓜棚上的果实,有一个变成了紫红色,在碧绿的瓜架上显得特别可爱,我忍不住近前用手摸了一下,谁知道熟透了的果实竟掉落手心。这一下发了愁:未经许可,擅闯私人庭院已是有过在先;如今瓜架下果入手中,更有偷果之嫌。大声呼喊多时,方有一妙龄少女翩然而至,说明原委之后,便要赔偿。少女脸颊立时泛起红晕,仿佛自己做了什么亏心事一样,连连拒绝,还说喜欢果子就送给你。一方要赔,一方不要,相持不下之际,少女竟飘然而去。我手捧紫红色的果实,愣愣地站着。昨天,问路都收钱;如今,给钱也不要。一时真不知身在何处?
夕阳近山,农人荷犁而归,母牛哞哞地呼唤着贪玩的牛犊。柴草燃起的炊烟袅袅升起,在岛上弥漫成一片紫红色的云霭。晚餐摆在房东硕果累累的瓜架下,山肴野蔌,原汁原味,园蔬河鲜,现取现烹。最惬意的是当地糯米酒——丹洲百年酒坊的祖传佳酿,入口香甜,回味甘醇,三碗下肚,酒力散入四肢百骸,让人踩在石板地上都像踏着棉花。乘兴夜游,步履蹒跚,萤火点点,沿着青石板路不知远近,便见一门楼,八字大开,气宇轩昂,何人豪宅?古县衙说,高官内宅说,富商私第说,众说纷纭,然夜旷人稀,竟莫衷一是。
晨曦,在小鸟婉转的歌唱声中起来,没吃早饭,就去夜游之地一探究竟。这全岛占地面积最宽最堂皇的建筑,不是县衙,不是官宅,更不是商第,它是昔日的丹洲书院,如今的丹洲小学。从庭院深深、门窗斑驳的学校中走出来的学生,现在有的已是大洋彼岸某著名大公司的副总裁。全岛的银杏树只有学府的才硕果累累,人杰地灵,信乎?
在岛上,登东门城楼,逛福建会馆,方知这里是古代怀远县治所在。虽无秦砖汉瓦,倒也古迹处处。县太爷苏朝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建书院,使蛮荒之地,混沌初开;修城墙,让岛上居民安居乐业,免遭没顶之灾。一砖一瓦,记载清廉;一草一木,颂扬功德。愿青山常在,清官永垂!
天气炎热时,最好的去处是游泳。融江从桂北山区、贵州高原奔腾而下,在此不远处合流之后,夺峡而出,始有丹洲岛。由于植被良好,融江水碧桂山青的景观。在四围青山,一江碧透的环境中戏水,已是童时的记忆了。身旁碧波荡漾,脚底水草柔柔;赏远山叠翠,绿水扬波。身心俱悦,乐不知返。不知不觉中,暮色四暝。上岸以后,不辨西东,仓促中竟迷路了。见我们不辨东西,黄发垂髫均热情指路,一农夫还担心我们找不到,一直带到下榻之处。方要感谢,伊人早怡然而去……
三日,雇舟环岛。扁舟一叶,船桨两只,极富“欸乃一声山水绿”的情趣。岛头芳草萋萋,白鹭点点,小舟靠近,惊起一滩鸥鹭。蓝天,绿水,白鹭,孤舟。正沉侵在“又得浮生半日闲”的情趣中,突然记起上舟时,并未讲价,如果对方狮子大开口,我们也只能任人宰割。谁知下舟时,一行数人,只需人民币三十元。我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何等戚戚。
丹洲,喧嚣浮躁中的一方净土。
何日才能温情时时,桃源处处?
上一篇: 致公党党员开展赈灾书画义卖活动(图) || 下一篇: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党关系是统一战线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