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娟
社会服务工作,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延伸和载体,它直接面对社会、面对基层、面对群众,是民主党派维护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全面发展服务的具体体现,也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经走过60多年,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作为民主党派职能之一的社会服务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有效地发挥参政党优势,开拓社会服务工作的新局面,更充分地体现多党合作制度的优越性,更好地与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自身建设相结合,是值得我们不断探讨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民主党派社会服务环境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服务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困难。新时期、新阶段,民主党派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工作面临新的课题。
一、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新背景
(一)社会服务是党派基本职能的题中应有之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的两大基本职能,而社会服务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两项基本职能的延伸和细化,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基础和载体,是民主党派发挥作用的渠道和延伸。民主党派的社会服务是以国家发展为大前提的社会活动,是民主党派参与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是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为出发点,关注社会发展中热点问题而开展的。社会服务现在是民主党派面向社会的一个窗口,也是民主党派展示社会影响力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社会服务,能够充分展示民主党派人士的风采,体现民主党派的整体形象。由此可见,社会服务工作是民主党派基本职能的题中应有之义,作用不可小视。
(二)民主党派开展社会服务所面临的新形势
1.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发展,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职能逐渐完善的双重作用下,社会服务体系越来越健全和完善,市场的调节作用由经济领域向社会延伸,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转变。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也应按市场规律办事,按市场机制运行。
2.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福利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发展对参政党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层次和水平,客观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社会慈善事业不断发展,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健全。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社会责任感普遍提高,我国慈善事业有了较快发展,社会弱势群体得到了较好的帮助照顾,社会突发灾难、自然灾害造成的临时性群体性困难得到了及时援救。客观现实要求民主党派必须认清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和社会需求,创新社会服务工作思路。
(三)民主党派开展社会服务所面临的新困难
1.角色定位不准。随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民主党派在充分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两大基本职能的同时,其社会服务功能也日渐显现,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少人甚至一些党派成员对于社会服务职能的定位并不认可。他们认为,民主党派的存在只是当前政治生活的需要。民主党派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停留于形式上,没有很好地发挥参政议政的促进作用。
2.社会支持有限。社会的支持是各民主党派发挥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基础,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上对于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的支持有限。一是活动经费压力大。民主党派不主张也不允许通过活动来募集各类经费,社会服务活动费用目前只能从现有的经费开支,社会服务活动经费的瓶颈制约较为明显。二是活动参与人员所获支持不够。民主党派的社会服务活动参与者都是各行业的专家、学者,他们绝大多数是请假或者牺牲业余时间参加活动。不同基层单位对民主党派工作的认识不同,使得长期持续的社会服务活动往往得不到党派成员所在单位的理解和支持,影响了民主党派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
3.本身存在缺陷。一是社会服务工作缺乏完善的长效机制,在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过程中,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对社会服务工作的及时反馈、跟踪问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社会服务工作开展得还不够活跃。
二、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新路径
(一)社会服务工作要理论研究。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为推进社会主义发展,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需要面对。为了进一步推动社会服务工作进步,提高参政党履职水平,需要对社会服务工作进行深层次的理论探讨。如社会服务工作如何与参政议政相结合;探索和研究新形势下民主党派社会服务的定位、职能和途径等。
(二)社会服务工作要坚持“三个不同”。民主党派组织结构和作用发挥出现趋同化的现象,如何在社会服务中体现各民主党派各自的优势和特色,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三个不同。一是坚持党派界别的不同。八个民主党派各有自己的界别特色,一定要根据各党派自身的优势,用己所长、避己所短。如农工党应积极发挥医卫界专家的优势服务于民,民建则应注重挖掘经济界代表性人士惠及于众等。二是坚持区域的不同。就柳州市来讲,六个县(市、区)经济发展不同、社会服务需求也不尽相同,需要民主党派认真分析,切不可一刀切。三是坚持服务模式的不同。过去社会服务工作多为义诊、捐书、捐物、科普宣讲等模式,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这些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市民、村民的需要,需要探索新的多样化服务模式。
(三)社会服务工作要把握三个重点。一是社会服务要与参政议政紧密结合。党派社会服务工作不仅不能离开参政议政这个中心任务,而且还要把社会服务作为履行职能的重要任务来抓。从国家、社会发展的宏观大局出发,着眼当地人民群众需要,在社会服务工作中深入调查思考研究,深入了解情况,向党和政府提出意见和切实可行的建议。二是结合实际,创新工作形式,拓展工作空间。比如在长期的社会服务工作中,我们注重服务长效性,以前瞻的眼光,把艾滋病防治宣传以文艺汇演理论研究的形式进学校,进工厂,进社区,社会反映良好。三是加大社会服务工作力度,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献计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