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统战论文

农工党如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优势作用(下)

  • 2013-11-27    

内容导航:
 

农工党如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优势作用

三、发挥农工党优势作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 引导、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和意识

1、形成社会共识和文化氛围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这是对人类文明发展潮流的积极顺应。“要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关键在于唤起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目前尚需在全社会形成这一强大推动力。”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贾治邦表示,只有每个人的生态环境意识增强了,才能在他们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让“生态文明”理念真正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使绿色消费、循环经济成为深入人心的生活方式,带动全社会共同走向珍爱自然、保护生态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任何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并不只是少数社会精英的事情,而是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无论是领导干部、科技专家、文体明星,还是一般民众,他们的生活方式、生存态度都深刻影响到已经严重退化的区域生态环境和全球生态环境的命运,人们必需具有基本的生态文化素质才能积极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设法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形成深厚的生态文化教养,将生态文明建设变成每一个社会成员主动参与、积极创造的自觉行为。

2、发挥党派优势,做美丽中国的倡导者 

宣传工作是民主党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人心的重要任务;担负着促进科学发展、推动整体工作、引导舆论导向的重要使命。农工党要发挥引导、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和意识的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

第一,要加强生态文明理念的学习、宣传和教育,以己为先,在思想上树立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引导农工党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认同感和紧迫感;要组织以热爱自然、享受自然、合理利用资源、合理消费等为主题的专题宣传活动。动员广大农工党员从自身做起,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第二,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内部传统宣传阵地的作用。农工党中央及地方各级组织都有自己的宣传阵地,这些阵地和窗口是我党做好宣传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和意识的重要平台和有效途径。

第三,运用先进传播工具,拓展宣传渠道。大众传媒是传播意识形态最有效的工具,民主党要联合相关部门,加大与报纸、电视、电台、期刊等传统新闻媒体的通力合作力度;要积极掌握新媒体,通过互联网、电信、移动、联通平台、微信向手机用户发送生态创建公益短信;利用沿街电子显示屏以及公交车、出租车电子显示屏开展创建宣传;在主要骨干道路及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农贸市场等重要创建现场点建设永久固定宣传标语。

在开展宣传活动方面,农工民主党中央创办了“中国环境与健康宣传周”,举办了“中国生态健康论坛”,联合国家部委、全国政协专委会和地方政府、政协及社团单位开展环境与健康宣传活动。各级组织也与所在地的政府部门和单位机构加强合作,开展各项活动,宣传科学发展理念,推动环境健康知识、生态文明意识进社区、进校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获得了各界的积极支持。 

“中国环境与健康宣传周”活动自2008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五届,分别以“水与健康”、“大气环境与健康”、“土壤环境与健康”、“人居环境与健康”、“绿色经济与健康”为主题,今年是第六届活动主题是“生态环境与健康”。今年,中国环境与健康宣传周活动将再次在全国开展,掀起以“生态环境与健康”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高潮。“宣传周”之后,还将延续开展系列活动。“宣传周”期间,全国各地将举办一系列宣传活动,广泛、深入地践行“传播绿色文化、引领生态文明”的活动理念。各地在以往“宣传周”活动中形成的好品牌和好做法将继续得到实施,或围绕今年的主题和基本精神开展相关活动。今年的“宣传周”活动更加关注老百姓关心的突出环境和健康问题,通过充满亮点的宣传活动、新颖动人的宣传方式以及贴近实际的宣传内容,使环境与健康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促进全社会提高应对环境变化、保护健康的意识和能力,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生态文明“中国梦”的活动初衷。

(二) 提升科学参政水平,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多年来,农工党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参政议政工作,很多意见、建议被政府采纳,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最近指出:“总书记对农工党寄予厚望,希望我们在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作出成绩来。我们想从新的切入点既环境和健康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来做些事。”因此,农工党应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作为参政议政工作的主要内容,在履职实践注重参政理念、参政目标、参政角度和参政成果的科学、全面、有效,努力提升科学参政水平,全力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1、以建设生态文明夯实参政目标,发挥决策过程的协商作用 

建设生态文明是事关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理当是政治协商的重要内容。要注重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协商,坚持协商在前的原则,主动与党政部门沟通协调,推进建设生态文明协商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充分运用农工党政协领导直接参与党政决策协商、政协全会和常委会议等例会协商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就建设生态文明重要问题进行协商,为党政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如: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目前缺少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农工党应发挥参政议政作用,积极推动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建议尽快推进出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制定生态文明规划、推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试点、进行国家层面的具体制度、体制安排。这些制度包括,加强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建设、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资源环境领域的市场化机制以及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特别是迫切推动制定一部权威的《生态文明建设法》,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2、以生态文明意识丰富参政理念,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在建设生态文明中要强化民主监督意识,积极探索适合建设生态文明实际的民主监督的途径和方法,利用视察、提案、建议案、座谈、例会、评议等多种形式,履行民主监督的职能。要敢说实话,敢谏诤言,敢提批评性意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使民主监督与行政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相互促进,使民主监督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扩宽参政视野,发挥专题调研作用 

生态文明重在建设,中共十八大提出四大战略举措: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要求农工党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发挥专题调研、建言献策作用。切实把调查研究作为农工党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头戏来抓。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选择重大问题进行超前调研,抓住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可行性调研,针对深层次问题进行连续、跟踪调研,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

农工党中央认为,近年来,尽管国家已采取了积极的控制污染排放和节能减排措施以降低空气污染,空气质量时有改善,但由于高能耗污染企业长期排放污染物,污染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农工党中央建议:一是从国家层面、全面系统地控制空气污染排放和重要的污染源。科学合理地制定能源开采、使用和污染控制措施。二是制定积极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和严格的环境质量管理措施,关闭、停办、合并、转产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三是确定重点区域和优先控制的重要污染源和污染途径。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严把新建项目准入关,加强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加大产业调整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开展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试点。制定并实施更加严格的火电、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大力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防止二次污染的形成。四是加强科研力度,确定设置重点突破的领域和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五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和长期的管理策略,将防治PM2.5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4、以界别优势定位议政内容,发挥提案工作的推动作用 

提案是履行参政党职能的一个重要方式。农工党委员要把提案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工作。农工党员大都是社会各界、各行业的代表人士,文化层次高,学有所长,作为参政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将推动健康的生态经济、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优化生态环境质量为工作重心,建务实之言,谋创新之策。自觉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结合本职,找准位置和切入点,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知识技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贡献。多提建设生态文明大局、大事的提案,多提党派提案、界别提案,多提破解建设生态文明难点、热点问题的精品提案。坚持把提案工作和调研、视察、研讨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力求提案所提意见、建议和举措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建设生态文明提案的督办、办理工作,加大力度,注重实效,狠抓落实,努力实现提案成果顺利转化。陈竺指出,民主党派给中共中央的建议应避开就事论是,从大局、整体上把握事情,抓规律、抓本质。比如在PM2.5的问题上我们利用界别优势,把统一战线、和政府部门的力量结合在一起,把气象、环境、医学专家整合进行了多学科调研,据此提交的《关于积极应对区域灰霾污染有关工作的提案》也受到了中共中央领导重视。

5、做美丽中国的促进者,发挥收集民意反映诉求的桥梁作用 

农工党在体察民情、反映民声、集中民智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畅通的渠道,要主动担当起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的责任,架起群众与党委、政府间的连心桥。尤其要把建设生态文明中带有普遍性、预警性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大多数人不赞成的问题,以及少数人的真知灼见及时掌握起来,反映上去,为党政决策提供民情、民意、民智依据。

可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农工党的医疗,生态和经济专家系统和知识库,收集有关专家和党内外人士的有关建议和意见,为参政议政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农工党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搜索民意,积极与网民互动,适时专门研究网络参政议政的新技术,塑造参政议政的新形象。

6、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

改变以往党内各省、地市委员会,各级基层委员会、总支和支部各自为战的做法,利用成员少、党内组织部门了解每一位党员特色的优势;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设以农工中央为宣传调研部为领导机构的中央信息库(Info Centre of CPWDP),一方面协调有关专家对事关国计民生的大的调研项目献计献策,集中优势力量攻关,同时向党内外开放,让所有的党员乃至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讨论和出谋划策;一方面避免各地机关重复进行同意课题的调研,并能让所有参与者借鉴其他党员的经验和成果;同时各级机关架设与中央信息库互联的参政议政平台,为下级支(委)部提供课题调研数据和相关信息。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参政议政工作建议都可以借助这样的信息库和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优势互补。更为重要的是,这个信息网络可以给西部地区农工党的各级组织提供东部地区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我党为解决问题所提出的建议或意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推动信息公开与公众有效参与公共事务,完善多元化的环境监督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并不只是少数社会精英所追求的理想,而是人民大众的共同事业,公众参与是解决环境问题不可替代的力量。除解决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合理程序、有效渠道和各种方式外;人民群众的参与能力将是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首先,公众必须具有一定的生态科学知识,了解国家和地区的环境保护标准,才能产生合理地保护自己生存的环境质量的意愿,对他人、团体影响自己健康生存的各种生产、生活等环境损害提出恢复和赔偿的公正要求;

其次,公众也必须了解社会发展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目标以及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这样才能切实地对生活的绿化用地、公园改建、环境治理、自然保护区等的建设和维护、乃至对影响地方生态环境的重大工程提出评价性的关键性意见,从而有效阻止具有长期消极影响的大型经济项目上马,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合理兼顾的民心工程得到蓬勃发展;

第三,社会各行各业的公众深入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也将促进各种民间的生态组织对政府的政策和法规,乃至对如何参与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等提出更为深远和影响重大的意见和建议。这就需要更进一步培育和激励广大公众自主创建生态文明的能力,而不能仅仅把公众当作执行宣传口号的工具。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要形成强大的群众监督。

因此农工党在推动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方面要发挥作用。

一要推动政府加快环境信息公开的步伐。首先要扩大政府环境信息自动公开的范围;其次要强化企业环境信息自动公开的责任。

二要推动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完善听政制度,扩大听政范围、规范听政程序。

三要推动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作用。

四、为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创建生态文明,是一个关系到人与自然关系命运的事业,是一个关系到人类文明能够继续下去的事业,这一事业能否取得最终的成功,根本上取决于作为生态文明创建者的主体条件,取决于每一个社会成员建设生态文明的素质和能力,取决于几代人长期不懈的持续努力。作为以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为主要界别的的参政党,农工党将继续不懈努力,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动员联合各方力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前进!(李艳玲)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