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社情民意

柳州中小企业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 2013-12-09    

内容导航:
 

柳州中小企业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农工党柳州市委

近期,通过走访一些中小企业,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收集了一些情况,反映如下:

一、一些承接产业转移的企业日渐失去创新研发能力。以汽配产业为例,柳州本地的合作企业因为过度依赖外来的技术及研发,主动或被动地失去了研发产品的欲望与能力,成为简单的代工厂。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无论是资金、技术、人才储备都处于劣势,为了生存,往往不得已放弃投入高、风险大的研发能力,把有限的资金及人才投入到代工中,这对于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来说,祸福难料。

二、地缘优势不明显,导致成本高企,削弱了产品的竞争力。相比贺州、玉林、贵港、梧州等毗邻广东的地区,柳州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方面区位优势不明显,尤其是对劳动密集性等对成本控制更严格的产业,承接效果不够理想。

三、工业用地紧张制约了产业转移的步伐。这里有两个情况,一方面总的用地量确实偏紧;另一方面是由于总用地量偏紧,工业园区不得不对进入园区的企业提高门槛,导致一些有合作可能的中小企业不得不放弃。这种情况在阳和工业园比较明显。

四、产业工人短缺。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中小企业愈发难以承担人工成本的支出。另一方面,尽管柳州是广西的工业重镇,但产业工人的素质仍然难以满足需求。

五、产业配套能力不足阻碍东部产业转移。一方面对于优势产业如汽车产业等,这个问题表现不是太突出;另一方面,服装、制革、电子信息、化工、制药等产业配套能力不足的情况就比较明显。这个问题要分开看,柳州也不是要承接所有产业,还是要有所甄别,有所取有所不取。

六、物流能力还是有所欠缺。中小企业无力自办物流,只能依托社会物流,因此为产业配套的现代物流还要加强。当然这受制于柳州交通优势的削弱,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