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加强对我市老年人保健品市场的营销管理
柳元
保健品的销售手段多种多样。近来经常听到一些老年人谈论:今天到哪个宾馆参加某某健康中心举办的免费讲座,有专家义诊,明天又到哪个酒店参加什么保健品推荐会,有免费产品体验。按理说老年人参加一些健康知识讲座是好事,通过听取健康知识讲座,增加一些对养身健康知识的了解,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往往活动结束后,这些组织单位的营销人员就会盯着老人去购买他们的产品,其推销的这些产品,国家批号都是“食健字号”(有些甚至无批号),也就是保健食品,然而他们从不讲是保健食品,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当药品销售,作疗效宣传。这些产品价格高,价值和价格背离,加重了老年人的经济负担。而且不少营销机构既没有食品经营许可证,也没有营业执照。由于年龄和身体健康等原因,老年人的判断和识别能力不足,很容易上当受骗。近年来,打着保健品促销的幌子进行诈骗的事件屡见不鲜,我市媒体也曾报道过此类事件,由此会埋下一些不安定的因素。
为此建议:
1.加强配合,严格监管,建立完善的保健品市场监管体系。明确由食药监部门监管产品,由工商部门监管经营主体,由卫生部门监管义诊活动。各相关职能部门要严格依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履行好各自的监管职能。加强配合,严格监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规范我市保健品市场营销秩序。
2.严厉打击各种虚假、违规促销等不法行为。对保健品市场进行经常性检查,严厉打击那些假冒伪劣、“三无”保健品。同时,对那些假借为老年人免费举办保健知识讲座为名,行推销产品为实的公司也要依法进行查处并予曝光。
3.重视老年人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需求。相关部门可依托社区居委会、老年大学等各类群体组织,邀请专家开展有针对性的保健品知识讲座,树立科学的保健意识,让老年人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保健品。社会、家庭应主动关心老人身体和心理健康,及时为老人检查身体、治疗疾病,不让保健品销售人员钻了老人缺少关爱、情感缺失的空子。
上一篇: 关于强化地震防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的建议 || 下一篇:部分农家乐经营陷入困境,亟需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