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柳州汽车电子产业基地的调查与研究

  • 2009-03-10    

内容导航:
 

柳州市民主党派及工商联调研课题

 

完成单位: 民建柳州市委

完成时间: 2008年10月28日

 

建设柳州汽车电子产业基地

的调查与研究

 

 

 

摘 要:汽车电子化,智能化是汽车发展的方向,建设柳州汽车电子产业基地,有利于吸收国内外的优势资源、整合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提高柳州市汽车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柳州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国际竞争能力,加快汽车产业的辐射,推进柳州市汽车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柳州市汽车电子及相关产业的调查,在分析柳州市发展汽车电子产业拥有的优势和机遇、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柳州汽车电子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明确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最后建议柳州市要从制定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制定优惠政策上给予支持,要从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和服务平台方面健全产业创新体系,还要建立健全柳州市投融资体系等措施,以期对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汽车电子  产业基地  对策  措施

 

 

 

 

 

 

 

前言··· 1

1 柳州市建设汽车电子产业基地的意义··· 1

1.1 有利于提升汽车电子产业的实力··· 1

1.2 有利于推进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 2

1.3 有利于增强汽车产业合力的辐射··· 2

1.4 有利于加快柳州市和谐社会建设··· 2

2 柳州的经济社会概况··· 3

2.1 社会环境··· 3

2.2 政务环境··· 3

2.3 产业环境··· 4

3 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现状··· 4

4 柳州建设汽车电子产业基地的SWOT分析··· 6

4.1 柳州建设汽车电子产业基地的优势··· 6

4.1.1 政策支持··· 6

4.1.2 区位优势··· 7

4.1.3 市场优势··· 7

4.1.4 创新体系··· 8

4.1.5 职教优势··· 8

4.2 柳州建设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存在的问题··· 9

4.1.1 汽车电子产业规模较小··· 9

4.2.2 汽车电子技术水平不高··· 10

4.2.3有效的价值链还未形成··· 11

4.2.4 产品缺乏高级终端市场··· 11

4.2.5汽车电子专业人才紧缺··· 12

4.2.6产业基地建设用地紧缺··· 12

4.2.7融资渠道单一融资困难··· 12

4.3 柳州建设汽车电子产业基地的机遇··· 13

4.3.1 国家政策支持带来的机遇··· 13

4.3.2 宏观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14

4.3.3 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机遇··· 14

4.3.4 柳州发展轿车带来的机遇··· 15

4.4 柳州建设汽车电子产业基地的挑战··· 15

4.4.1 经济全球化带来挑战··· 15

4.4.2 发达国家带来的挑战··· 15

4.4.3 发达地区带来的挑战··· 16

4.4.4 国际环境带来的挑战··· 16

5 柳州建设汽车电子产业基地的对策措施··· 17

5.1 完善政策体系··· 17

5.1.1 制订长期战略规划··· 17

5.1.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7

5.1.3 完善产业发展政策··· 18

5.2打造产业集群··· 18

5.2.1扶大扶强产业龙头··· 19

5.2.2建设汽车电子产业链··· 20

5.3完善创新体系··· 20

5.3.1产业研发重点··· 20

5.3.2 提高创新水平··· 21

5.3.3 健全服务平台··· 22

5.3.4加强人才培养··· 23

5.4加快轿车发展··· 24

5.5 保证产业用地··· 24

5.6完善投融资体系··· 25

5.6.1银行贷款··· 25

5.6.2 风险投资··· 25

6 结语··· 26

参考文献··· 26

 

 

 

 


柳州市建设汽车电子产业基地

的调查与研究

 

 

汽车电子是汽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革命,汽车电子化的程度是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志。促进汽车电子化是开发新车型、改进汽车性能最重要的技术措施和获取汽车市场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汽车产业是柳州市最主要的支柱产业。柳州市同时拥有全系列整车制造企业,拥有中国一汽、东风汽公司车和上汽集团三大汽车集团的整车生产基地,通用、日产、雷诺世界三大汽车品牌也相继进驻柳州。柳州市已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汽车制造业基地。2007年,柳州市又成为“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是全国享有此殊荣的12个城市之一。

汽车电子基地的建设有利于整合地方现有的资源,促进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吸引外部企业进入,增强汽车电子产业的实力,有利于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加强汽车工业产品的辐射力度。

 

一、建设汽车电子产业基地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汽车电子产业的实力

建设汽车电子产业基地,有利于统筹柳州市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的相关资源,整合汽车电子产业资源,集中和利用各种政策、资金、技术、人力等力量发展汽车电子产业,不断推出新产品,不断延长上下游产业链,并引导汽车电子企业向产业基地聚集,形成产业集群,提升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的整体实力。

2、有利于推进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

建设汽车电子产业基地,有利于推进柳州市第一大支柱产业——汽车产业的发展,加快柳州市“二次创业”战略的实现。

新汽车电子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可提高汽车产品的附加值,提升汽车产品的档次和规模,促进汽车产业加强技术研发、新品设计,加快汽车产业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柳州市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汽车电子产品的本地配套率,能降低汽车产业的生产成本,促进汽车上下游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从而加快柳州市汽车产业集群的建设,推动汽车产业的大发展。

3、有利于增强汽车产业合力的辐射

以四大汽车主机厂为核心,建设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完善柳州市汽车产业链,促进汽车产业集群的整体协调、同步发展,有利于柳州市汽车产业形成整体开拓市场的合力,增强柳州市汽车及零部件产品的向外辐射能力。

4、有利于加快柳州市和谐社会建设

建设汽车电子产业基地,有利于促进柳州市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总量,增加税收;有利于提高柳州市的就业率,增加人们收入,让人们生活安定,生活质量提高,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柳州市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柳州的经济社会概况

1、社会环境

柳州是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既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也是一座融山水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工业城市。柳州市先后被列为全国最早进行综合改革的试点城市和全国“科技经济体制综合配套试点城市”、全国首批“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是国务院批准的一类口岸城市,200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确定柳州为中国“二十一世纪城市规划、管理和发展”的试点城市。柳州市现在已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先后与45个国家与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

2、政务环境

2001年以来柳州市按照“合理、合法、效能、责任、监督”的原则,大刀阔斧地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对市政府各部门审批事项进行清理、审定、并在《柳州日报》上公开,规范审批程序和收费,同时以项目为中心建立“联审制度”,提高审批时效。2002年推出了新的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及引进、引荐外商投资奖励办法。简化、规范、公开办事程序,推行承诺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大力转变工作方式,为投资者提供快捷、方便、高效、优质的服务。

20024月柳州市在全区率先全面启用行政审批办证大厅,初步建立了一种规范高效的集中办理新型行政审批制度。同时柳州市在广西率先推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全市审批事项“一站式”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灵活政策欢迎和吸引外资、社会资本参与柳州市城市建设与管理,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步伐,营造良好城市和人居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的持续发展,把柳州市建成更加发达的现代化工业城。

3、产业环境

柳州市是中国西南部重要的汽车制造业基地,是目前中国唯一同时拥有中国一汽、东风、上汽、重汽四大汽车集团整车厂的城市,世界三大汽车巨人通用、日产、雷诺也相继进驻。柳州市以“国际汽车厂商开发中国及亚洲市场的首选区域,及其汽车电子零部件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集散地”为目标,大力推进汽车产业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柳州市已形成拥有微型汽车、轻型客车、商务乘用车、中重型载货车和专用汽车在内的数十种车型,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有330多家,总资产110亿元,从业人员约2.9万人。融整车生产、零配件生产、市场营销等于一体的汽车产业集群体系,拥有“上汽通用五菱”、“东风乘龙”、“东风风行”等汽车品牌。以四大汽车整车厂为企业龙头,柳州市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不断成长、国内外著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不断进驻,柳州市汽车产业聚集效应已经很明显,产业集群的雏形已经形成。

 

三、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现状

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末,依托柳州市完善的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已拥有一批汽车电子企业和汽车电子产品:现有汽车电子制造企业4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家,主要分布在柳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阳和工业新区和柳江县新兴经济综合开发区,如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柳州安泰方盛电气系统有限公司、柳州市华航电器有限公司、柳州美源科技有限公司等。汽车电子产品包括汽车传动动力系统、汽车车身控制系统、汽车行使控制系统、汽车安全控制系统和汽车信息应用系统五个领域几十种产品,如:系列继电器、汽车空调、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三元催化器等。详见表3.1 。

柳州市汽车电子产品一部分以配套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柳特等为主,一部分为国内一些主要汽车品牌配套,如:富康、奇瑞、桂林大宇、桂林客车、广州宝龙、湖南南燕、福建新福达等,一部分为国外企业配套及出口,如:德国siemens(VDO)、SVCC、西门子等。

表3.1 柳州市主要汽车电子制造企业及产品一览表

产品系列

主要制造企业

主要产品

动力控制系统

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广西淞森车用部件有限公司、柳州华威电控技术有限公司、柳州六和方盛机械有限公司等

电喷发动机系列、电子制动系统、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电子节流阀体系列、电动燃油泵系列、传动控制系统技术服务等

车身控制系统

柳州市华航电器有限公司、柳州美源科技有限公司、柳州双飞汽车电器配件制造有限公司等

电动门窗控制元器件、汽车电动车窗控制模块电路、电子闪光器汽车尾气净化三元催化器、汽车线束等

行驶控制系统

柳州五菱汽车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柳州高新区浦发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易通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柳州科尔数字化制造有限公司等

仪表板、汽车空调压缩机系列、空调系列,数字组合仪表、电动车门等数字化组合式仪表、多功能汽车状态监测器等

安全控制系统

柳州市内特电子有限公司、柳州美源科技有限公司等

汽车安全电子系统(行人保护系统、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主被动安全集成系统 、视觉系统、ITS系统、无钥匙系统)、汽车防撞雷达系统、中控门锁等

信息引用系统

柳州航盛电子有限公司、柳州市华航电器有限公司等

车用GPS系统、汽车音响、组合仪表、扬声器系统、汽车时钟等

 

 

四、 柳州建设汽车电子产业基地的SWOT分析

1、柳州建设汽车电子产业基地的优势

1)政策支持

柳州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贯彻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措施若干规定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精神,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及时办理相关税费减免。严格执行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市财政确保汽车零部件出口企业出口退税地方承担部分及时到位。

柳州市不断完善政策支持及导向系统,重点扶持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的发展,已制订并出台《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柳州市中小型工业企业扶优扶强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共柳州市委员会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柳州市委、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进步,推动自主创新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有助于产业发展及自主创新的地方政策。

柳州市在每年市财政年度预算安排的技术挖潜改造资金、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技术创新资金等专项资金中,确定一定的比例支持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从2006年始,每年由市财政从预算中安排不低于5000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汽车电子及其它零部件出口企业围绕产品结构调整加快技改步伐。对纳入出口基地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2-3年的贴息补助。推动企业在相关国家或地区进行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对企业在品牌培育过程中的标准制订、专利申请、质量认证、产品宣传等方面给予资助。

2)区位优势

柳州市作为中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梯度转移中心和华南、西南两大经济圈的交汇点,区位优势凸显,又是经济高梯度地区和低梯度地区之间的过渡地带,具有承东启西、承前启后功能。向东可以接受粤港澳台地区及大陆东部沿海地区先进的经济、科技的辐射及承接这些地区的产业转移,向西可凭借广西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将产业、产品、技术向云贵川等地区扩散,向南可以往东南亚发展,向北可以往华中腹地发展。

柳州市交通发达,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铁路网络直接联通湘、渝、黔、滇、粤五省市,直通湛江、防城、北海等港口,与越南铁路相连。公路四通八达,国道209、322、323线及桂海、宜柳高速公路贯穿柳州市,与湖南、广东、云南、贵州等省联通。白莲机场可满足MD-82及波音737、757飞机全天候起降,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海口、汕头等航线。柳江河直通梧州、广州、港澳等地,全年可通航250吨级船只。柳州市交通便利,便于物质集散。

这种优越的区位优势,发达的交通设施为柳州市汽车电子产品向周边地区和东南亚辐射提供了保障,为柳州市在新区域经济环境中推进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3)市场优势

广西及周边的省市广东、湖南、四川、重庆等的汽车产业发展很快,产量逐年增长,汽车电子产品的应用日益成熟。2007年中国汽车总产量达888.24万辆,广西及周边省市的汽车产量总和近300万辆,占中国汽车总产量的1/3这为柳州市汽车电子产品提供了市场空间。也为柳州市的汽车电子产品走出柳州提供了机遇,柳州市汽车电子产品可以通过配套广西周边省市的汽车产业实现走向世界,加快柳州市汽车产业由全球配套向配套全球发展。

表4.1 广西周边省市2007年的汽车产量及2010年预测

                                       单位:万辆

省市

广西

重庆

广东

湖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2007年11月

62.5

100

80

13

7

0.12

0.45

2010年预测

100

150

160

80

55

2

5

注:2007年数据来源于中国行业研究网

4.1.4 创新体系

柳州是国家首批技术创新试点城市之一,多年来着力加强以技术中心为核心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在实践中形成了多种具有特色的技术创新模式,如以专利技术开发、实施与利用“产学研”合作为重点的“柳建机模式”,以产品创新为主的一体创新 “柳州五菱模式”等。全市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7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中心13家(其中汽车及零部件类6家),行业技术中心1个,博士后工作站6个。各级技术中心有开发人员175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拥有者261人,中级713职称拥有者人。 47户重点企业共建立技术开发机构53个。目前柳州市企业技术创新框架体系已初步形成。

1.1.4 柳州市技术创新机构一览表

创新机构

博士后

工作站

企业技术中心

人才小高地

国家级

省级

行业

市级

省级

市级

数量

6

7

13

1

53

2

8

 

4.1.5 职教优势

柳州不断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大人才教育、人才引进的投入,职业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拥有本科院校2所、高职高专院校7所、中专学校8所、职业技术学校3所及一批其它培训学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双向挂职培训、利用合作项目培训等方式,加大了育才引才引智载体建设力度,建成了2个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广西工程机械制造人才小高地、广西汽车产业人才小高地)、 8个市级人才小高地,6家企业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市高级管理人才市场已经成为全区最有影响、辐射面最广的人才市场,初步建立了完善的企业家队伍、技术创新人才、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为柳州的汽车电子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4.1.5 柳州市院校一览表

院校类型

本科

专科院校

中专学校

职业技术学校

院校名称

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院

柳州市交通学校、柳州市卫生学校、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柳州铁路运输学校、柳州市汽车运输技工学校、柳州商业学校、广西柳州商业技工学校、广西柳州工职业技术程学校

国家重点职业学校柳州市一职校、柳州市二职校、柳州市三职校

 

4.2 柳州建设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存在的问题

4.1.1 汽车电子产业规模较小

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伴随着柳州市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柳州市汽车电子已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柳州市汽车电子不管是从生产总量,还是产品结构、企业数量等方面看,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的规模还是比较小的,汽车电子产品较单一,成套系统不多,基础电子元器件种类少。

2007年末,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的生产总值还不到20亿元,而据中国汽车产业协会及一些市场调研公司的统计,2007年全国汽车电子总产值已经突破了1000亿元、深圳产值超过100亿元、武汉市接近100亿元、重庆地区的产业接近50亿元,而汽车电子比较发达的,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超过了500亿元,京津地区、大连与沈阳为主的东北地区的汽车电子产业产值都在2-3百亿元左右,因此,柳州市的汽车电子产业产值还是很小的。

从汽车电子产品结构看,汽车电子产品非常丰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多达70多个,各种基础电子元器件也在几十到几百种。而柳州市的汽车电子产品虽然涉及了汽车的各个部分,但数量看也就只有区区20多种,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只有几个,主要的电子元器件有10多个类型,如一辆轿车中的传感器就100多个,豪华轿车上装了200多个。继电器、电控开关等其他种类的也很多,但柳州市的汽车电子产业只拥有其中的很小部分产品。

从企业数量看,柳州市市汽车电子产业的规模也较小。全国有1000多家汽车电子企业,而柳州市只有66家。中国已经形成的汽车电子产业集群中的汽车电子都具有产业龙头企业,电子产品年产值超亿元,超10亿元的企业也不缺乏,而柳州市汽车电子主营业务达到亿元的企业没有,比较好的几家也只是在8000千万左右,一般的也就2-3千万左右。

4.2.2 汽车电子技术水平不高

汽车电子产品有两大类,即与汽车技术密切相关的汽车电子控制装置,与汽车技术关联不大的车载汽车电子装置,汽车电子技术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汽车电子控制装置的研发技术。

柳州市汽车电子产品主要是车载电子产品和电子控制器件,已拥有多项自主发明专利,如柳州市美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汽车闪光间歇刮水控制器(专利号:ZL99257253-3)、汽车用带“CPU”控制的新型组合开关(专利号:ZL03207527-7)等。这些车载电子产品用量大,但技术含量较低。

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汽车电子产品是主要是应用外商的技术在柳州市生产。而柳州市恰恰缺乏的就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与汽车技术密切相关的汽车电子控制装置,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柳州市现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汽车电子产品都是柳州市企业与外地企业合作、合资生产,这些产品的研发几乎在外地,他们提供产品的核心部件,然后由柳州市的企业组装,如浦发公司的车用空调、内特公司的安全系列产品、航盛的GPS导航系统等。

柳州市的汽车电子研发水平整体上还不算高,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4.2.3有效的价值链还未形成

产业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一个产业发展得好,有潜力、经济效益好、产业水平高的无不是形成了一条有效的价值链。

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大部分的原材料都需要从外地获得,所需要的许多社会服务在柳州市没有相应的配套。由于为上游配套的整车企业多、地域分布广,柳州市汽车电子企业还处于各自为政,相互竞争的状态,产业内企业缺乏沟通合作,没有建立有效的共生存、同发展的机制,汽车电子产业自身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价值链。柳州市的汽车电子发展缓慢,价值链还未形成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4.2.4 产品缺乏高级终端市场

汽车电子使用最多的车型是轿车, 2007年国际上轿车整车成本的26.2%是汽车电子产品,在一些豪华型轿车上,汽车电子产品已经达到40%。而成本低,价格低廉的汽车使用的汽车电子产品所站比例相当的小。柳州市汽车产量突破60万辆,但其中有50多万辆是微型汽车,但微型汽车是汽车中的低端产品,使用的汽车电子产品相当少,只使用一些基本的电子元器件和和音响娱乐产品。

中国中高端汽车生产都在东北地区、京津地区、上海、武汉、广州等地,这些地区是中国主要的轿车产地,他们使用的电子产品较多,也较全,柳州市的一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电子产品的市场也主要在这些省市。本土高端产品市场的缺乏,导致柳州市缺乏相应的研发环境和应用基础。

4.2.5汽车电子专业人才紧缺

汽车电子技术是电子、汽车两种技术的有机结合,柳州市汽车电子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都是偏重于电子技术,缺乏对汽车技术的了解,因此柳州市的汽车电子产品也就相对集中于车载电子产品,或者技术含量不高的汽车电子控制产品。精通汽车技术的电子技术人才,或精通电子技术的汽车技术人才都是柳州市目前紧缺的,这些制约了柳州市汽车电子产品高端化的发展。

4.2.6产业基地建设用地紧缺

国家对土地的使用加强了管理,对于“农保地”、“工业用地”等有严格的规定。柳州市作为工业重镇第二产业对土地的需求量很大,柳州市工业用地非常困难,2007年柳州市获得的工业用地指标只有2000亩,对于实施“退二进三”的工业柳州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工业用地指标的紧缺制约了汽车电子产业基地的顺利建设。

4.2.7融资渠道单一融资困难

产业及产业基地的建设是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力量和资源储备,但柳州市目前最大的难处是投融资体系不完善。目前柳州市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是抵押贷款,风险资本缺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相当一部分在柳州投资购地的企业没有取得上级管理部门发放的土地证书,因此无法获得银行的贷款,企业融资难。

 

4.3 柳州建设汽车电子产业基地的机遇

4.3.1 国家政策支持带来的机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第十一章第二节明确提出要“落实和深化西部大开发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支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及其他有优势的产业”、“增强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发动机、汽车电子、关键总成及零部件”。国务院西部办、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2006年7月联合颁发了《关于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发展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总体思路和发展重点:发展重型机械和大型工程施工成套设备、汽车、内燃机等,形成柳州等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级研发生产基地。随着国家“十一五”规划战略的实施和国家“十一五”规划对全面提升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力的定位,国家财政要适当安排一部分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用于汽车电子产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十一五”期间广西重点培育和发展10大产业集群中柳州占优势的有:汽车产业集群、钢铁产业集群、糖业产业集群、林浆纸产业集群、医药产业集群、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国家、自治区的产业政策及布局都为柳州市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为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2007年,柳州市成为第二批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之一,获得“柳州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称号,让柳州市的汽车产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4.3.2 宏观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进入21世纪后,世界汽车产业进入了新一轮的迅猛发展时期,欧、美、日等汽车发达的地区和国家汽车产业寻求新的发展,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汽车,促进了汽车产业技术进步。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也将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大大力发展,通过自主研发和承接发达国家的汽车产业转移来发展本国汽车产业,从而推动了汽车产业的发展。随着汽车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的程度加深,汽车电子产品占汽车整车成本的份额不断增大,将达到60%左右。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将为汽车电子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也带动了汽车电子的快速发展。

我国加入WTO后,更加有利地推动了汽车市场的全球化趋势,全球的汽车产业链正向我国转移,国际汽车采购商对我国汽车零部件的青睐,给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这将推进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

4.3.3 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机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全球经济竞争发生了变化,发展成为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一个区域组成一个经济集团,区域内实行零关税或者非常低的关税,打破了国界的限制,加速了区域内商品流通,为区域各地区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助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柳州的汽车电子产品向东南亚辐射提供了便利,将进一步推进柳州的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

4.3.4 柳州发展轿车带来的机遇

柳州市“十一”发展规划的一个重点是大力发展轿车,以调整柳州市汽车产业机构,完善汽车产品结构,进一步加快柳州市汽车产业的发展,为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4.4 柳州建设汽车电子产业基地的挑战

4.4.1 经济全球化带来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和对外扩张,使其可以任意参与到地方市场中,与地方的企业相互竞争。跨国公司充分整合集团拥有的资源和力量——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研发力量,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进入中国。跨国公司的汽车电子体系比较完善,汽车电子技术很先进,汽车各个部分的电子化研究程度很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高,企业的经济实力相当强,给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4.4.2 发达国家带来的挑战

发达国家的汽车电子发展较早,上世纪80年代就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汽车。经过20多年的持续发展和研究,汽车电子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目前汽车电子产品已经占汽车制造成本的23%左右。发达国家为获得更多的利益,更好的左右市场,必将对中国引进高新技术实行限制,阻碍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迅速发展。因此,柳州市要通过技术引进,快速推进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存在很大的困难。

4.4.3 发达地区带来的挑战

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以东北四大汽车电子产业集群在大力发展汽车产业的同时,也加大了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发达地区设施齐全,资金雄厚,通过合资、合作、引资等方式发展了汽车电子技术,研发能力不断增强,不断改变中国电子产业的布局和发展格局。他们必将与柳州市形成竞争,给柳州极大的压力。

4.4.4 国际环境带来的挑战

国际价格居高不下,降低汽车电子产品利润空间。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许多技术、设备、原材料需要从外国进口,国际价格不断上涨,且居高不下,将提高柳州市汽车电子产品的成本,国际价格也导致国内价格的提高,柳州市汽车电子产品的生产成本也将进一步提高,而当前汽车电子产品的价格没有变化,甚至不断降低,这将缩小汽车电子产品的竞争力,并降低汽车电子产品利润空间。

人民币不断上涨,影响电子产品的出口。柳州市有部分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汽车电子产品主要用于出口,而进年来人民币价格不断上涨,导致汽车电子产品出口能力降低。

国际金融不稳定。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使国家金融动荡不安,国际经济受其影响,经济增长放慢,国际市场减小,购买力下降,汽车消费预期降低,这将导致汽车电子市场缩小。

 

 

5 柳州建设汽车电子产业基地的对策措施

5.1 完善政策体系

5.1.1 制订长期战略规划

建议成立由柳州市市长领导、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的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及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并在领导小组带领下,根据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市场布局,及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政府推动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发展与规范相结合、专业化分工与网络化协作相结合的原则,及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从柳州市工业经济发展、汽车产业发展与汽车电子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采用国际规则,高起点、大手笔、宽思路地研究制订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基地的发展规划。明确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中长期发展思路和目标,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形成优势互补、协作配套的产业布局。

制定落实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建设规模和选址,以及基地建设的土地使用计划,保证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用地。制定实施汽车电子产业标准,制定促进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营造一个有利于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集群发展的环境和平台,引导及规范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5.1.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投资硬环境,加快交通、通信、电力、环境、安全保障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大交通,搞活大流通,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建设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建设汽车电子零部件配套、成套设备批发、原材料、初级加工产品等专业化市场,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带动作用和综合服务功能,降低企业投资及运营成本,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5.1.3 完善产业发展政策

根据柳州市的实际情况和产业发展特点,以及国际汽车电子产业的有关规定,制定系统的政策框架,加强和改进产业政策工作,出台有利于柳州市汽车产业电子产业发展的管理办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增强对产业发展的统筹,加强信贷、土地、能源、环保、安全、科技等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配合,推进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制度建设,从制度法规上规范汽车产业的发展,保证“柳州汽车电子产业基地”正常运行,并推动汽车电子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加强资金、政策的支持力度,设立汽车电子行业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汽车电子企业的发展,每年市财政预算安排不低于2000万元的汽车电子行业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企业的技改贷款贴息、产品研发、扩大生产、标准体系认证等项目的配套。

加强科技资金对汽车电子项目的支持。改变目前每家支持点,争取百家齐放,但最终成活率不高的支持方式,应该建立有效的资源配置制度,集中资金支持一些大项目,保证一些技术高、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项目能尽快完成,争取支持一个项目,发展一个高质量的企业。

5.2打造产业集群

力争在“十一五”末,将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建设成立足于西南、面向东南亚,汽车工业产品辐射度高的国际级的区域性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力争汽车电子产业产值达到150亿,拥有3-5个先进技术的汽车电子集成系统产品,汽车电子产业链健全,产品覆盖汽车电子各个领域,每个产业链培育1-2家大型的龙头企业。力争到“十一五”末,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建设发展成我国第五个汽车电子产业集群的中心基地。

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要以现有汽车电子产业为基础,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做大产业,做强企业。加强汽车电子产业的招商力度,引进国外先进汽车电子企业,与国内外先进汽车电子企业合作合资,充实并带动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加快汽车电子技术的创新和生产工艺创新,在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汽车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技术的自主创新,发展柳州市自己的汽车电子产业核心技术,推进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向中高端领域发展。不断研究开发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汽车电子产品,完善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体系和产品体系。打造并完善的汽车电子产业链,以产业链的发展推动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培育合壮大汽车电子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柳州市及国内外汽车电子企业不断聚集,建设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集群,加快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

5.2.1扶大扶强产业龙头

(1)扶持产业化水平较高的汽车电子企业,按照扶强扶优的原则,优先扶持产业化水平较高的企业,鼓励企业在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转变,通过资本纽带实行联合,使企业的发展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转变。积极鼓励有优势有能力的汽车电子企业走出去,进入国内市场、国际市场。

(2)积极培育新型龙头企业,积极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尽快培植出一批带动、辐射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应通过自身的招商引资,靠大靠外靠强,或给大企业做产品,或引进大企业兼并经营,或增资扩股扩大生产规模,要利用现有平台,努力吸引外地投资者注入资本,做大企业。

5.2.2建设汽车电子产业链

根据柳州市汽车电子的发展现状,整合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的资源,重点发展建设囊括汽车整体的五条产业链,鼓励和引导国内外知名汽车电子企业、原材料供应商、中介服务机构等进入基地发展,鼓励和引导汽车电子产业内的各企业、服务商、配套企业加强联系和沟通,鼓励和引导汽车整车企业加强与汽车电子企业的沟通合作,共同研究开发高技术的汽车电子产品,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的机制,最终建设形成一条依附力强,合作程度高,价值链长,分工明确,实现专业化生产及协调发展的产业链。

5.3完善创新体系

5.3.1产业研发重点

根据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的现状及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思想,柳州市要重点建设囊括汽车整体的五条产业链,以产业链为带动,大力发展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

(1)传动控制系统产业链

汽车传动控制系统产业链包括:汽车电动燃油泵、电子节流阀体、汽车高压点火线圈、车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电磁喷油器等产品。扩大柳州市现有产品的生产规模,补充本产业链中柳州市没有的产品,并建一定规模,做大产业链。加强研发,研制电子集成化控制系统。

(2)车身控制系统产业链

车身控制系统产业链包括:电子闪光器、汽车闪光间歇刮水控制器,汽车无触点分电器,汽车专用继电器总成系列,带“CPU”控制的新型组合开关;电动天窗继电器、电动要窗机控制开关总成、前电动天窗控制组件,后刮水间歇继电器、调光旋钮、汽车时钟、转向信号闪光器等;智能雨刮控制系统、辅助点灯系统等产品。在现有产业链的基础上做大产业,引进控制系统企业,吸收和消化先进技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控制系统。

(3)行驶控制系统产业链

汽车行驶系控制系统产业链包括:仪表板、底盘控制系统、汽车空调压缩机、汽车空调等产品。基地重点底盘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加强空调、仪表等产品的集成化。

(4)安全控制系统产业链

安全控制系统产业链包括:汽车安全电子系统(行人保护系统、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主被动安全集成系统、视觉系统、ITS系统、无钥匙系统)、基于无线电近炸引信技术的汽车防撞雷达系统、中控门锁、汽车智能数码防盗系统等产品。基地引进汽车安全电子系统技术,吸收和消化新技术,并实现产业本地化,集成化和智能化。

(5)信息引用系统产业链

信息系统产业链包括:汽车音响、扬声器系统、汽车音像视听系统、汽车NAVI导航系统、汽车时钟、车用GPS系统等产品。加强创新的投资力度的,分别集成视听设备和信息设备,使视听设备和信息设备实现高度集成化和智能化。

5.3.2 提高创新水平

(1)加强建设已经批准的各级创新机构,吸纳、充实研发人才,购置必要的研发设备,鼓励学术交流、合作,逐步掌握自主研发的关键技术。扶持汽车电子及其它零部件出口企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支持企业争创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政府分别给予不低于100万元和30万元的资助。争取5年内建立1-3个研发能力较强的汽车电子研发中心。鼓励外商和跨国公司来我市以独资或合资形式设立研发中心。

(2)引进一批国内外实力强、技术水品高、市场前进好的汽车电子企业,这些企业电子企业的产品应该设计汽车的各个部分,从娱乐应用到汽车控制体统等,使之与市内企业形成互补,建立完善柳州市汽车电子产品体系,带动和促进市汽车电子企业的发展。

(3)引导汽车电子企业与汽车主机厂加强联系,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汽车主机长要多邀请汽车电子企业参与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公关,解决相关产品的技术难题,研发适合柳州市各车型的汽车电子产品。汽车电子企业应根据柳州市主机厂的特点,主动参与产品研究开,借助汽车企业的技术实力,不断提升汽车电子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与汽车企业共同发展。

5.3.3 健全服务平台

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扶持、激励、规范的政策措施,综合运用经济、政策、法律等手段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运用政府资源对重点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给予支持和引导,促进社会了解、重视和支持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建设。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动员社会力量共同推动科技中介服务平台不断跃上新的发展台阶。

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完善汽车零部件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柳州市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提高国家级的汽车、农用运输车新产品公告试验检测机构广西汽车拖拉机研究所、市数控所、科尔数字化制造公司等多家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能力,逐步建立起“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技术研究——产业化”全过程的技术创新体系。加速形成柳州汽车电子行业的自主研发能力。

科技中介服务平台

完善柳州(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柳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创业辅导、政务代理、项目申报、法律援助、信用担保、融资担保、技术咨询、企业管理咨询等专业服务,优化柳州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降低中小企业的创业成本。

信息服务平台

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以柳州中小企业信息网、柳州经济信息网等为平台,完善信息渠道、系统配置及数据库资源的调整,实现了 “服务窗、信息港、商务厅、展示台、交流区”的建设目标,增强信息咨询服务的能力,为供应商、采购商提供信息、展示、交易、物流仓储及会议论坛等服务。

5.3.4加强人才培养

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汽车电子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柳州市各职业高校应根据汽车电子产业发展需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时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加强汽车电子技术方面教育,培养不同层次的汽车电子研发、管理、职业技术人才,为柳州市科技中介的发展培养一批极具潜力的后备力量。

加快培养一批熟悉国际贸易、掌握外语、能够运用国际规则解决问题的复合型人才和汽车电子出口专业队伍。通过送到国内外高校、跨国公司或建立国外培训基地等方式,加快企业目前急需的国际法律、商务谈判和解决贸易纠纷专门人才的培养,其培训费用从人才教育基金中列支。

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力度,对汽车技术人才加强电子技术的培训,对电子技术人才加强汽车技术培训,并加强汽车电子技术人才深层次的培训,为汽车电子产业培养高层次应用人才。鼓励优秀的从业人员出国培训,派遣有潜质的、愿意从事汽车电子行业的专业人才到国外知名的汽车电子企业培训,提高汽车电子人才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鼓励汽车电子企业人才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拓展业务范围,参与国际竞争,通过多种途径的合作,加强与国外知名汽车电子企业的人才交流与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

5.4加快轿车发展

轿车是汽车发展的主流,是社会生活中使用最多的车型,也是汽车电子产品引用最多的车型,柳州市汽车企业应该加强轿车的开发和生产,调整柳州市汽车的产品结构,使柳州市汽车结构更加合理化,并进一步提升柳州市汽车产业的档次。汽车企业通过优先使用柳州市当地的汽车电子产品,与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共同开发新汽车电子产品等,促进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

5.5 保证产业用地

根据基地建设需要,在官塘创业园规划一块2000-3000亩的土地建设柳州市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基地要合理划分功能区、电子产品生产区。厂房应该建设为多层结构,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采用“飞地”模式,在官塘创业园周边区县寻为汽车电子产业企业寻找生产用地。

租借市内大型企业、林场等部门的闲置土地建设厂房或厂房改建,用于汽车电子企业的生产。

市内改制企业或企业搬迁后的土地应该适当的改建为汽车电子生产用地,以解决土地紧张问题。

5.6完善投融资体系

5.6.1银行贷款

柳州的企业融资渠道较单一,最主要的融资手段是银行贷款,途径是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柳州市的大企业实力较强,相对容易得到银行贷款的支持,而中小企业规模不大,资金紧张,用于贷款的抵押物是大多是土地,缺乏相应规模的抵押物。这就决定了各银行的资金倾向于各大企业,造成中小企业贷款难度加大,资金日益紧张。根据柳州目前的具体情况,将促成市内各银行采取灵活的贷款方式,适当降低贷款条件,扩大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以解决柳州企业贷款难的问题,特别是汽车电子企业。

根据国家和广西的产业政策,商业性银行可考虑对不同产业不同规模的优势企业采取3—5个不同等级的信贷风险准备金,并适当地提高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准备金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扶持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私营企业。在商业银行内部设立独立于大型客户和集团客户的专门中小企业信贷服务部门,为中小企业信贷提供便捷、高效、及时、周全的结算、汇兑、转帐及财务管理、咨询评估、资产核算等一系列配套服务。

5.6.2 风险投资

加快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风险投资是企业融资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资金退出是风险投资运作的重点。柳州风险投资的重点是规范资本市场,完善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要积极创造条件成立一批地方风险投资公司及引进实力强的国内外风险投资公司进驻柳州,拓宽柳州企业融资渠道。力争在2-3年内重点投向汽车电子行业。

6 结语

国内外成功经验表明,一个城市抓住了自身所处的环境所提供的机遇,结合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发展产业基地经济,既可以做强做大这个产业,延长上下游产业链,又可以推动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柳州凭借工业基础,在中共柳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统筹各方资源和力量,充分发挥柳州的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一定可以把柳州建设成立足西南,面向东南亚的区域性汽车电子产业基地,为柳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柳州工业化进程提供巨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吴基安,吴洋.汽车电子新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0-1.

[2] 陆刚.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时代汽车,2007-07-04.

[3] 陈新成.汽车电子发展趋势及中国市场分析,电子资讯时报,2007-12-08.

[4] 瑞萨科技.汽车电子产品的分类. 瑞萨科技网

[5] 慧聪网.汽车电子: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志, 慧聪网汽车配件行业,2005年2月3日.

[6] 国内外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汽车电子世界网, 2005年2月21日.

[7] 龚进峰.汽车电子产业新趋势及热点产品.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2007年9月19日.

[8] 吕海英.从车展看汽车电子发展系列报道.电子工程世界,2008年4月22日.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