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伟大的爱国者,他以“三民主义”为革命纲领,领导了划时代的辛亥革命。由于患肝癌医治无效,孙中山于
一、 三民主义的含义与发展
三民主义主要是指民族主义,它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旗帜;民权主义,它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根本;民生主义,它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未来。
民族主义是孙中山的战斗旗帜。民族主义不仅仅是为了少数人利益而驱使的存在,它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独立与发展而存在。它让专制的独断强横和地位不等的压迫不再肆虐,而促使人们追求民族平等的自由的社会,推翻满人统治,实现汉民族的独立。这是三民主义的前提。但是民族主义的缺点或者说不足,也是存在的。从反封建的角度来说,仅仅进行民族革命,并不能完整地解决反封建任务,所以说,孙中山又提出了民权主义。
民权主义既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根本也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是为了建立一个实现人民权力平等,实现主权在民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它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又一个主要矛盾,即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孙中山建立的民权主义中的共和政治,所谋求的不仅是一种革命的成果,更多的是在革命过程中所形成的体制与人民的共同目标。民权主义主要揭露和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指出封建的社会政治制度剥夺了人民的人权,必须经由“国民革命”的途径推翻封建帝制,代之以“民主立宪”的共和制度。孙中山认为,只要革命能以共和为目标,就能断绝个人野心的道路。共和的基础就是“主权在民”,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法制国家,结束“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的严重状态。与这种“国体”的“变革”相适应,人民拥有政权,政府拥有治权,实行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分立。实现以权治能,权能的平衡。
民权主义这一思想有它的实践上的局限性。反对满清统治者的统治无疑是对的,不过满清虽然掌握着国家政权,可是满人入关两百多年了,多少汉族地主与腐朽的清王朝统治者是沆瀣一气,太过侧重于对满洲贵族的阶级斗争,就会忽视与汉族官僚地主的阶级斗争,人为的把整个地主阶级分成了两部分。这为后来的革命埋下了失败的隐患。推翻满清,籍此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国,这是孙中山心中的政治革命的内容。
民生主义既是中国民主革命的远景,也是孙中山的“社会革命”纲领。这是一个为了改变人民贫苦生活现状,为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远景规划。它希望解决的课题是中国的近代化,即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使中国由贫弱至富强;同时还包含着关怀劳动人民生活福利的内容,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溃疡的批判和由此产生的“对社会主义的同情”。孙中山认为,人民的贫困也会带来国家的衰弱,所以他概括了民生的四大宗旨“为国民谋饭吃,为国民谋衣穿,为国民谋居室,为国民谋走路”。这样的宗旨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开始发展,致力于解决人民的最根本的问题,为人民谋求幸福是孙中山建立民生主义的规划宗旨。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是一种造福于人民的主义,从改善人民的生活的开始使中国逐渐由贫弱至富强的美好规划。
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土地与资本两大问题。土地的问题,孙中山的提议是“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归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如果这样做,就能有效的防止垄断的出现,促进社会的共同的发达。对于资本的问题,孙中山则认为“实业主义为中国所必须”,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民生主义是在为人民谋求幸福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发展了资本主义,但民生主义又有着不容忽视的社会主义的色彩。
三民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它在反侵略、反封建上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挽救民族危亡、实现近代化的主张。但是由于他们力量弱小、对帝国主义认识不清,决定了他们在反侵略时不能直接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在反封建时也不能真正认识到直接与地主阶级斗争、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重要性。这从本质上来讲,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表现,也决定了在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辛亥革命难免要遭到失败。
孙中山从辛亥革命之后的屡次挫折中不断吸取教训,又从十月革命、五四运动和工农运动的发展中得到启示。他欢迎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党对他的帮助,这一切使孙中山在他的晚年做出了顺应历史潮流,合乎人民意愿的伟大抉择,从而使其思想从旧三民主义的框框中挣脱出来,发展为联俄、联共、扶助农民的新三民主义。历史不断演变的过程中,重要的变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使得三民主义更具现实指导意义。
二、 三民主义的当代价值
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开辟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新道路。一百年前,孙中山先生用三民主义思想指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孙中山逝世以后,国民党内部分化日益严重,最终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夺取了领导权,并逐渐转化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者。他们在抛弃孙中山三民主义革命性思想的同时,出于维护阶级统治的需要,以蒋介石、戴季陶等为代表的国民党人竭力把三民主义儒家化。另一方面,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毅然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继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最终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初步走上了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道路,在继承的基础上扬弃了三民主义,实现了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所没有完成的革命任务,在探索中国变革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随着邓小平等人的继续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中逐渐形成。中国人民最终经过几代的接力奋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实现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美国前驻华大使詹拇森先生曾这样说道:“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可以与基督教圣经、英国大宪章、美国独立宣言并列为人类四大精神文明。”从中国的现代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民族国家的政治理论的提出在辛亥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中起到了极其之大的历史作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也正于此中国才从古老中重焕青春,开始走向了蓬勃发展的道路。我认为三民主义的很多精髓和精华是适用于中国的,并在当代中国还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的,尤其是其中的民生主义思想,有待后人继续贯彻完善,加以实行。
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伟大的爱国者,他以毕生的精力,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民主思想,结合中国国情,探索、总结和创立的三民主义为主干的近代化思想体系,领航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王朝,成为那个时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纲领。值此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缅怀其光辉业绩,继承和发扬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与各位民革同胞共勉。
上一篇: 民革党员要研究孙中山 || 下一篇:渔歌子•革命仍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