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班主任对家庭教育非常重视,买了一些书供孩子家长们自由取阅。女儿给我带回了《家庭的觉醒--养育自主、坚韧和有觉察力的孩子》,作者沙法丽.萨巴瑞为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毕业,是以该书从心理学的角度解析父母与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所发生的冲突矛盾其根源及解决的路径办法,是一本实战性著作。
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新的觉醒”直切问题为什么要觉醒?因为现有的家庭教育里很多时候被“自我”占了上风。“自我”是非理性、被恐惧所支配的,使得父母在处理孩子问题时失去冷静、激发出错误的反应,从而造成家庭关系的失衡与疏远。“自我”和恐惧的产生源于社会文化带来的价值、信仰体系以及原生家庭的影响,觉醒的家庭意义在于父母能觉察、正确接受并跨越这种负面情绪,进而调整改变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方法。
第二部分“教养的七种迷思”中,作者指出了传统教育中被认为是正确的七个思维误区:一是教育都是为了孩子,二是成功的孩子总是走在前面,三是孩子有好坏之分,四是好家长是天生的,五是有爱就是好家长,六是父母的使命是培养快乐的孩子,七是家长需要控制一切。
第三部分“了解我们的反应机制”深入分析了产生恐惧的原因:缺乏被爱,害怕发生冲突,害怕投入感情,害怕在亲子关系中失去控制权,不独立,不自信,不能正视人生中不愉快、痛苦的经历,不能接受平凡,认为“资源总是匮乏有限”而产生的不安全感和紧张感,等。这些思维的误导和长期以来形成的遇事反应机制构成的“自我”意识,几乎影响到家长对家庭教育中所有事情的情绪反应。
第四部分“新的教养技巧”中作者提出一些方法和建议:如不要用期望的未来要求孩子,摒弃用“成功”的标准去衡量孩子,保持开放、不带评判眼光的、不偏不倚的态度,学会关注当前、用心陪伴、深度倾听,等等。



看着文中列举的各种案例,因为担心孩子考试不及格而失眠、考C而发怒,逼迫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为了进好的班级花更多钱,8月份出生的男孩子要晚一年上学以获得安全感和体育、学习上的优势,希望孩子出类拔萃(高分、优秀、融入“对”的人际圈子、考上好大学、获得高薪职位)…………种种场景如此熟悉让人忍不住自问:这些远在异国的父母与近在我们身边的各位父母难道有什么两样吗?一样的望子成龙,一样的容易焦虑不安,父母之心,天下大同也!作者自身在印度出生成长、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如此再看书中所讨论的问题,便跨越了种族、国家与文化背景的不同,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性和共性的课题。读完这本书,我感受最深的两点便是“成长”与“接纳”。

成长,是父母的成长,是需要投入精力和时间持之以恒地学习与孩子的共同成长。作者谈到为人父母“是件充满压力……的事”“教养子女是一种需要多年培养的技能”,和孩子“建立联系的基础和学习去爱是需要时间的”。老实说,在这之前我几乎从来没有意识到这是个问题。我们往往顺应着自己的性格、行为模式和经验来教育孩子,以为和他们的联系是天然存在且毋庸置疑的,在他们面前以权威的形象出现,很少去想自己的做法是否错误或不妥当,也很少去专门学习如何做父母。然而实际上我们应该冷静地认识到:父母不是完美的、不是必定处世成熟的、不是完全无私非功利的、不是天生便具备良好教育技能的,我们会有情绪、理念和方法上的不理性、不完备甚至不正确。当我们和孩子发生分歧时,我们会不会反省问题的根源所在?能不能勇于坦诚自己的不足?会不会跳出自己的立场客观地看待孩子?如何不带价值判断和附加条件地去爱孩子,去引导而非控制,帮助而非塑造孩子?……这些都需要有意识地去省视自我、学习。这个过程是长期的、“需要艰苦的努力”,更要反复实践试错。认识一种理念只需要了解,而有效地去践行一个理念需要时间和智慧,既要有方法技巧,也要有成熟的情绪作基础,诚如作者所言,其“过程也许很崎岖,会经历过山车般的情绪起伏……”。虽然这种成长不会让父母变得完美,我想在这个过程中传达的对孩子平等尊重、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过程,有助于培养孩子稳定的情绪、开放的心态,以及体察问题、分析问题、有效沟通的能力。

个人以为书中的接纳包含两层意义,一是父母对孩子的全方位接纳,二是父母对人生与世界的接纳。我们习惯用既定的规范评判孩子,一旦不符合如成绩不好、性格内向、表现不突出、没有获得好的资源……就容易陷入焦虑,担心他们遇到波折和打击、竞争失败、考不上好学校、没有高薪体面的职业……全方位接纳,就是包容他们不同的内在天性与个性特点、表达方式和所呈现的成果,不贴标签,不以成绩论英雄,放下非好即坏的二元标准,陪伴、倾听,关注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在哪些地方卡了壳、走了岔,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同时对于父母来说,接纳人生中坏的一面、世界不友好的一面、与为人普通而平凡的一面,接受波折与苦难、痛苦与失败都是无可避免的。只有我们接纳且不再恐惧,才会放手让孩子去感受生活本来的样子,去充分经历他们自己哪怕痛苦的、不完美的人生,让他们在经历中磨砺成长,他们才会逐渐自主、坚韧且丰富。
这让我想起泰戈尔的《祝福》:
祝福这颗小小的心灵,这个纯洁的灵魂,他为我们的大地,赢得了上天的亲吻。
他爱阳光,他爱看妈妈的脸。
他没学会鄙夷尘埃而追求黄金。
将他紧紧地拥抱在你的心里,并且祝福他。
他已来到这个歧路横生的大地上了。
我不知道他怎样从人群中把你挑出来,来到你的门前抓住你的手问路。
他紧随着你,说着,笑着,没有一丝疑心。
不要辜负他的信任,引导他走向正路,并且祝福他。
将你的手轻轻按在他的头上,祈求着:虽然下面波涛汹涌,然而从上面来的风,会扬起他的船帆,将他送到平安的港口。
不要在忙碌中把他忘了,让他来到你的心里,并且祝福他。
——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却成长出不同色彩的孩子,希望我们对他们的爱,能不辜负他们的信任并祝福他们平安成长。
作者简介
黄林,女, 经卫支社主委、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督办二科科长。
撰文 I 经卫支社 黄林
上一篇: 迎节日 送关爱——社市委举办女性健康科普讲座 || 下一篇:141九三学社柳州市委员会 2023年部门预算公开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