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简单介绍柳州市压缩机产业发展的历程、简单介绍国有控股压缩机龙头企业与国内同行的差距迅速扩大、众多民营及合资企业处于成长阶段、外资企业一枝独秀的现状,运用SWOT模型分析了柳州市发展压缩机产业拥有的优势、存在的问题、拥有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研究提出制订战略规划,促进产业规范发展;加强思想教育,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深化体制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整合优势资源,建立分工协作体系;多种渠道筹资,保障企业正常运营;发挥协会作用,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引进战略投资,盘活企业核心资源;实施人才战略,增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对策,以促进柳州市压缩机产业发展。
关键词:压缩机产业发展对策
目 录
前言 1
1、柳州市压缩机产业发展研究意义1
2、柳州市压缩机产业发展历程简介2
3、柳州市压缩机产业发展环境分析4
3.1具备的优势 4
3.1.1产品体系完善 4
3.1.2创新能力较强 5
3.1.3品牌效应明显 5
3.1.4销售网络完善 6
3.1.5聚集效应明显 6
3.1.6发展潜力较强 7
3.2存在的问题 7
3.2.1老龙头企业难题多7
3.2.2产业链有待健全 8
3.2.3产业协会有待建立9
3.3拥有的机遇 9
3.3.1产业政策带来的机遇 9
3.3.2国民经济发展的机遇 9
3.3.3市场需求带来的机遇 9
3.4面临的挑战 10
3.4.1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挑战 10
3.4.2资源与能源短缺的挑战 10
4、柳州市压缩机产业发展对策 10
4.1制订战略规划,促进产业规范发展 10
4.2加强思想教育,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10
4.3深化国企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11
4.4整合优势资源,完善分工协作体系 12
4.5多种渠道筹资,保障企业正常运营 14
4.6发挥协会作用,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15
4.7引进战略投资,盘活企业核心资源 16
4.8实施人才战略,增强人才队伍建设 17
5、结语 18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8
柳州市压缩机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前言
压缩机是属于将原动机的动力能转变为气体压力能的机器,是一种用来压缩气体、提高气体压力或输送气体的机械装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压力能的应用日益广泛,使得压缩机在国民经济建设的许多部门如采矿业、冶金业、机械制造业、土木工程、石油化学工业、制冷与气体分离工程、国防工业、纺织、食品、农业、医药等工业等中成为必不可少的关键设备之一。
柳州市压缩机产业曾是柳州市工业体系中的一颗明珠,拥有一支数量多、技术水平高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一批先进的生产设备,具备很强的产品设计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规格品种较齐备的压缩机生产能力,在柳州市工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进入21世纪以来,柳州市压缩机产业的优势资源和潜力未能得到的充分发挥,国有控股压缩机龙头企业发展停滞不前、竞争力和优势逐年下降,与国内同行的差距越来越大;众多民营企业虽然及时抓住机会站住了脚跟,核心竞争力及经营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外资企业发展迅猛,已跃升为产业的新领军龙头。
为 促进柳州市压缩机产业抓住发展机遇,进入新一轮的安全、持续、快速发展周期,并能够在柳州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中再次发挥其作用,为柳州市工业总产值“三年四千亿”发展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有必要对柳州市压缩机产业发展问题展开研究。
1、柳州市压缩机产业发展研究意义
1.1有利于促进柳州市压缩机产业的发展
近10年来,柳州市国有控股压缩机企业纷纷停滞不前,甚至业务缩减,而新兴的民营企业尚处于成长期,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外资、合资企业的发展上。随着外资企业的一枝独秀,柳州市压缩机产业的话语权很有可能由外资企业掌控,从而左右柳州市压缩机产业的发展。
研究柳州市压缩机产业发展,全面了解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就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影响国有控股和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产业分工协作生产体系的建立,促进国有控股和民营经济的快速壮大,将外资企业一枝独大逐渐转变为内外资企业共同进步协调共处的局面,促进产业的安全、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2有利于实现柳州市“三年四千亿”目标
柳州市压缩机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创造了辉煌,产业具有完善的产品体系、较强的创新能力、明显的品牌效应等,这些优势依然延续至今。压缩机产业应用领域广,随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融资渠道的拓宽、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其经济规模及经济效益将不断提高,预计到2012年,压缩机产业自身能够实现20多亿元的产值。所以发展压缩机产业,有利于柳州市实现“三年四千亿”战略目标。
1.3有利于柳州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压缩机产业是个与工业“同寿”的产业,产业生命力几乎“无限长”,专家说“只要工业存在,则压缩机产业就不会衰退或消失”。投资压缩机产业所得的回报是长期的,对财政的贡献是持续的,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是持续不断的。因此,发展压缩机产业,有利于柳州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柳州市压缩机产业发展历程简介
柳州市压缩机产业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50多年来,生产的压缩机产品广泛应用在纺织、化工、医药、冶金、矿山、机械制造、汽车、轻工、建筑、建材、玻璃、食品、电力、城市煤气输送、道路施工、铁路建设、国防工程等行业领域,在柳州市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先后成立了柳空、柳二空、柳微空等国有控股企业,柳州市压缩机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聚集各种人才、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不断开发新产品、不断开拓市场,不断扩大规模。这一时期,柳空、柳二空发展最快。
20世纪80、90年代,柳州市压缩机产业进入了发展的辉煌时期,也是柳州市国有压缩机企业快速发展、民营企业陆续出现的时期。这一时期,柳州制造的压缩机在国内市场赫赫有名,如柳空生产的D-120/1.5型煤气压缩机,在北京亚运会期间承担了火炬燃气的输配重任,柳空生产的VY-9/7型空压机、柳二空生产的ZW-6/7型无油润滑空压机曾经荣获国家质量银质奖、柳空生产的L-22/8型空压机、柳二空生产的ZW-10/7型无油润滑空压机曾经荣获原机械部部优产品。1991年在行业统计的14家骨干企业中,柳二空的产品销售收入以8898万元位居行业第二、柳空的产品销售收入以6951万元位居行业第六、柳微空1991年的产品销售收入为945万元。
1993年,根据柳州市委、市政府的有关精神,由柳空和柳二空组成“柳州联合压缩机制造公司”,开始尝试松散型的联合发展。1993年,柳空与香港远东发展机械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柳州环宇压缩机有限公司。1994年,柳二空为了获得进一步发展,与意大利福来德满机械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柳州富达机械有限公司,联合开发螺杆压缩机。柳州市压缩机产业实现了广西大中型机械工业企业对外合资合作的历史性突破。
1997年,柳州市人民政府从区域性经济发展的战略角度来统筹考虑做大做强压缩机产业,决定以柳空、柳二空为主体组建“柳州空压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柳压集团)。2000年,在行业统计的12家骨干企业中,柳压集团的产品销售收入以28862万元位居行业第二,从业人员达到3854人,产品销售收入仅次于上海压缩机有限公司。
2000年以后,我国压缩机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压缩机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小型、微型压缩机市场。而柳州压缩机产业的三家龙头企业也即国有控股企业——柳空、柳二空、柳微空相继投入改制的时代洪流。在各种矛盾、各方面利益、新老问题的相互交织中,进行了艰苦的内外部调整,但在企业改制与发展突破的问题上决策层、管理层出现了较大的分歧,由此引发了三家企业改制过程的动荡与曲折。2002年8月,成立不满五年的柳压集团分立,期望以集团运营巩固柳州压缩机产业的良好愿望付之东流。2002年,柳二空把持有的柳州富达股份全部转让给全球最大的压缩机供应商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团(瑞典)。柳空、柳二空因改制不彻底存在较多问题,柳州市压缩机国有控股企业从2002年开始连年持续下滑,与国内其它企业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详见表1。三空、神力、金牛等几家集体小企业,都未能在业务的持续经营上有新的突破,基本处于生产停滞或是陷入经营困境,柳州市压缩机产业经营业绩持续下降,详见图1。
表1 压缩机行业13家老骨干企业分年代的指标对比
序号 |
单位 |
1991年 |
2000年 |
2009年 | |||
销售收入(万元) |
职工人数(人) |
销售收入(万元) |
职工人数(人) |
销售收入(万元) |
职工人数(人) | ||
1 |
沈气 |
13450 |
4359 |
15496 |
2301 |
43554 |
958 |
2 |
北一通 |
4896 |
2528 |
6009 |
1242 |
45160 |
464 |
3 |
上压 |
8853 |
3243 |
36555 |
2390 |
40549 |
731 |
4 |
江压 |
4871 |
2148 |
5843 |
1312 |
12678 |
839 |
5 |
锡压 |
8501 |
2030 |
18262 |
820 |
50025 |
850 |
6 |
南压 |
7017 |
1444 |
11987 |
1126 |
19471 |
680 |
7 |
蚌压 |
5130 |
2609 |
4335 |
1217 |
15168 |
633 |
8 |
柳空 |
6951 |
2189 |
28862 |
3854 |
8767 |
693 |
9 |
柳二空 |
8898 |
2467 |
3584 |
407 | ||
10 |
重压 |
1749 |
1634 |
4739 |
837 |
12441 |
726 |
11 |
华西 |
5287 |
2204 |
5152 |
1230 |
27906 |
795 |
12 |
湘潭 |
1384 |
1272 |
799 |
539 |
12594 |
742 |
13 |
柳微空 |
945 |
445 |
2127 |
394 |
23 |
16 |
注:2000年柳空、二空的指标是合并数据,全部数据来源于行业的统计报表。
图1 2001—2008年柳州市压缩机产量
注:资料来源于柳州市2001—2008年《柳州市统计年鉴》,其中2002年、2004年数据缺乏。
近年来,在国有控股企业持续滑坡的情况下,部分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抓住国内压缩机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步入了快速成长的轨道。外资企业,柳州富达凭借螺杆压缩机方面的竞争优势获得了快速发展,异军突起,以经济总量的绝对优势成为柳州市压缩机产业新的龙头老大。
3、柳州市压缩机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3.1具备的优势
3.1.1产品体系完善
柳州市压缩机产业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产品体系,压缩机品种、规格、型号齐全,能够满足冶金、机械、化工、矿山、电子、纺织、石油、轻化、建材、玻璃、医药、食品、水利、电力、军工及科研等领域的需要。
依其压缩气体方式的不同,柳州市压缩机产业的产品包括了现有三大压缩机技术体系的,即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压缩机。依其排气量的不同,产品包括了微型(排气量<3m3/min)、小型(排气量3~10 m3/min)、中型(排气量10~100 m3/min)、大型(排气量>100 m3/min)压缩机。依其用途的不同,产品包括了动力用(压缩介质为空气)和工艺用(压缩介质为特殊气体,用于工艺流程中气体的压缩和输送)压缩机两种。压缩介质包括氧气、聚氯乙烯气、煤气、天然气、氮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天然气、氯乙烯等气等。依其有无润滑油分类,产品涵盖了有油润滑和无油润滑压缩机两大类。
3.1.2创新能力较强
柳州市压缩机产业自诞生以来,始终把技术创新作为发展要务,不论是整机制造企业还是零配件加工企业,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于产品开发、设备更新、生产线改造,产业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详见表2。过去自行设计生产的VY-9/7、L-22/8型空压机、ZW-6/7、ZW-10/7型无油润滑空压机等产品在压缩机行业赫赫有名,近年来,设计开发的L-60/4煤层气(瓦斯气)压缩机、DW-100/8无油润滑压缩机、L-55/2型撬装式空气压缩机、涡旋式汽车空调压缩机、LUT系列无油离心式压缩机、30-90KW齿轮传动螺杆机等新产品很受市场欢迎。
表2 柳州部分压缩机企业的技术创新统计
企业名称 |
创新年度 |
创新内容 |
柳空 |
2001 |
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创新研制项目“H-78/30~152/8.5型变工况天然气压缩机研制”;“CAD应用”项目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的验收、并获科技部颁发的“全国CAD应用工程示范企业”称号 |
2008 |
DW-150煤层气压缩机开发 | |
2009 |
L系列撬装式压缩机开发 | |
柳州环宇 |
2007 |
专利授权:单向节流阀(CN200720084020.7)、单向节流阀往复式压缩机填料组建的自紧张式减压环(CN200720150721.6)、带冷却右路的往复式压缩机填料组件(CN200720150724.2) |
2008 |
专利申请:缸内无油润滑压缩机的活塞组件(2008203002013)、无油润滑压缩机用中间冷却器(2008203002009)、压缩机中间冷却器(200830300087X) | |
柳二空 |
2006 |
ZS中压船用压缩机的研究与开发 |
柳州富达 |
2002 |
90-250kW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开发 |
2003 |
5-90kW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开发 | |
2005 |
国内最大、功率560kW 、排气量达100m3/min的螺杆式空气压缩机 | |
2009 |
LUT系列无油离心式压缩机、30-90KW齿轮传动螺杆机开发 | |
柳州志宝 |
2010 |
专利申请:空气压缩机的底盘主轴焊接夹具(201020500298.X)、空气压缩机底盘起吊架的焊接夹具(201020504405.6)、空气压缩机风扇架的焊机夹具(201020504729X)、转向节镗夹具(201020500300.3) |
柳州浦发 |
2004 |
专利授权:容积式涡旋流体压缩装置(CN200420002872.3)、具有径向补偿机构的容积式涡旋流体压缩装置(CN200420003319.1)、容积式涡旋流体压缩机(CN200420150829.1) |
2005 |
PW32型涡旋式汽车空调压缩机开发 |
3.1.3品牌效应明显
柳州市压缩机产业发展过程也是品牌建设及发展过程,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环宇”、“力风”、“龙泉”三个企业的注册商标在行业中成为三个响亮的压缩机品牌,在全国各地展示着柳州制造的力量。近年来,“富达”(LIUTECH)品牌的影响力逐渐增强,联合盛通的“BONCO”、阿耐斯的“ANICE”、津宇机械的“BRONCO”等品牌在国内市场拥有不可小觑的品牌效应。
表3 柳州市部分压缩机企业主导产品及品牌简介
序 号 |
企业名称 |
主导产品 |
品牌 |
投资者国别 |
1 |
柳州压缩机总厂(柳空) |
空气压缩机、煤气压缩机、石油天然气压缩机、氮氢气压缩机、螺杆式压缩机等 |
环宇 |
国资 |
2 |
柳州第二压缩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柳微空) |
无油润滑压缩机、氧气、聚氯乙烯等工艺用压缩机、螺杆式和涡卷式气体压缩机等 |
力风 |
国资 |
3 |
柳州市微型空压机厂 |
微型压缩机及零配件 |
龙泉 |
国资 |
4 |
柳州富达机械有限公司 |
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冷冻式空气干燥机、高效空气过滤器 |
LIUTECH |
瑞典 |
5 |
柳州市联合盛通压缩机有限公司 |
螺杆式压缩机、压缩气体后处理设备 |
BONCO |
美国 |
6 |
柳州津宇机械有限公司 |
螺杆压缩机 |
UNITED |
澳大 利亚 |
7 |
阿耐斯压缩机有限公司 |
双螺杆空气压缩机 |
ANICE |
美国 |
3.1.4销售网络完善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柳州市压缩机产业已经培养及拥有了一批稳定的用户,为及时满足用户的需求,重点整机制造企业柳空以柳州市总部为中心,在北京、天津、太原、沈阳、哈尔滨、西安、兰州、格尔木、乌鲁木齐、成都、贵阳、昆明、武汉、郑州、长沙、上海、南京、济南、福州、广州等地设有20个驻外办事处,在许多地区还设有22个销售服务网点,柳二空在全国重点产品需求区域18个省市的北京、上海、广州、常州、昆明等设立了办事处,柳州富达在全国设立了28个办事处和66个授权经销商,其它如联合盛通、阿耐斯、津宇机械等压缩机企业根据企业发展特点,在国内主要城市设立了销售点,柳州市压缩机产业在国内形成了完善、重叠的销售网络。
3.1.5聚集效应明显
21世纪以来,柳州市压缩机产业的品牌效应吸引了大量的民间资本投入压缩机产业,如新成立的柳州高新区浦发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柳州志宝机械有限公司、柳州市盛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吸引了国外知名企业前来投资,如瑞典的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团、美国联合盛通、美国阿耐斯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澳大利亚UNITED等,柳州市压缩机产业的聚集效应不断增强。
如今,已拥有柳空、柳二空、柳州富达机械有限公司、柳州市联合盛通压缩机有限公司、柳州阿耐斯压缩机有限公司、柳州津宇机械有限公司、柳州高新区浦发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柳州高新区三立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等20多家整机制造企业;拥有10多家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大多数属于自产自销型),其中如柳州金象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柳州志宝机械有限公司等主要为柳州富达配套零配件;柳州环宇压缩机配件厂、柳州市盛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专为柳空提供零配件;拥有柳州市富斯达压缩机销售有限公司、柳州东风压缩机配件公司、柳州市源力压缩机有限责任公司、柳州市丞瑞压缩机销售处、柳州压缩机经济技术协作公司等二十多家专业代理压缩机及零部件产品销售的企业。
3.1.6发展潜力较强
柳州市压缩机产业拥有一批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拥有规格品种较齐备的压缩机设计及批量制造能力,发展潜力较强。
旺盛的市场需求。随着我国食品、医药、电子、纺织、石化、钢铁等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压缩机市场的需求持续扩大。目前我国能够生产大型压缩机的企业仅有包括柳空在内的两三家企业,生产的大型压缩机不能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目前国内只有3家企业能够生产无油润滑压缩机,产品供不应求(柳二空的年订单保有量约八千万)。螺杆压缩机目前在我国压缩机市场的占有率仅15%,存在年均10万台的缺口,柳州市压缩机产业面对着旺盛的市场需求,市场发展潜力强劲。
较强的制造潜力。柳空作为国内重点大型压缩机的生产企业,现有的固定资产、技术力量、市场营销等资源能够满足年产3000台压缩机整机的需求。柳二空是国内无油润滑压缩机的重点企业,生产的中小型无油润滑压缩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流动资金有保障的情况下,具备年产1.5亿元产值的产能。2001、2009年柳州富达分别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229万元、35000万元,年均增长速度42.5%。依照柳州市压缩机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到2012年,全产业总产值将超过20亿。
3.2存在的问题
3.2.1老龙头企业难题多
柳空、柳二空是国有控股企业,也是柳州市压缩机产业传统的龙头企业,但发展至今,两家老龙头企业存在较多的问题,使得企业发展持续低迷。
老龙头企业改制有待进一步深化。作为龙头企业的柳空、柳二空尚没有自主的人权、事权和财权。柳空的党组织属柳北区党委管辖,生产经营用地由市土地储备中心收储,生产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市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企业人权、事权和财权三权分离,无权自主支配生产资料,设备更新、大面积的危房(厂房)修缮无从着手。柳二空企业股东持有法人股600万元,另有约1009万的国有资产尚无定论,现有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责权利备受质疑,也无法对企业经营发展做出有效的决策。
运营资金缺乏。因历史债务沉重(柳空负债1.08亿元、柳二空负债1.2亿元),企业融资无门,流动资金极度缺乏,导致销售合同无法按时兑现、错失市场开拓良机,也使新产品开发的速度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严重制约了业务的持续开展。
社会负担较重。由于柳空、柳二空前期企业改制时社会职能剥离不完全,目前仍然承担着超出企业本身能力的部分社会职能,如代管企业职工生活区的水电、治安、物业等。2009年,柳空仅生活区水电费的公摊与损耗就承担了超过150万元的非正常支出、柳二空代垫职工生活区上千户居民水电费300多万元,等等。
人才流失严重。据压缩机行业1991年的统计数据,在行业统计的14家骨干企业中,柳空的从业人员达到2189人、柳二空2467人、柳微空445人。由于近十年来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改善不理想,员工工资待遇在同行中都较低,企业不仅不能吸引技术和管理人才、操作工人促进企业发展,而且现有的优秀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也因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而大量流失。2009年,在行业统计的26家骨干企业中,柳空的从业人员只剩下693人、柳二空407人、柳微空16人。
注:2000年柳空、二空的指标是空压机集团的合并数据
图2 柳州市主要老压缩机企业职工数量统计
生产用地缺乏。柳州市土地交易储备中心已于2006年9月对柳空使用的419亩国有划拨土地进行了整体收储,柳空现有生产场地完全以租赁形式获得,但租赁合同仅到2011年底,企业对现有土地的租赁期只剩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柳二空按市政府建设规划要求整体搬迁,目前搬迁到企业原租用龙潭路39号(产权属羊角山乡政府),但由于原羊角山乡政府撤销建制,1988年以来柳二空下属的塑料机械厂、怡风涡卷压缩机公司、富达螺杆机有限公司先后在该场地经营,几经变迁,土地权属问题影响到柳二空办理工商登记地址变更相关手续,且土地租用有效期仅到2015年。
3.2.2产业链有待健全
柳州市压缩机产业已经形成了整机生产、零配件生产与加工、整机及零配件销售等专业化生产经营,部分企业初步建立了协作关系,如柳微空、柳州志宝等公司为柳州富达配套生产零部件,柳州盛兴为柳空、柳二空配套加工铸件毛坯,等等,但总体上,柳州市压缩机产业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柳空、柳二空基本处于“小而全”的封闭生产模式,整机企业之间缺乏联系,整机企业与零配件企业没有形成完善的配套,生产企业与销售企业没有形成稳固的产销关系等。
3.2.3产业协会有待建立
柳州市目前尚未建立压缩机产业协会,柳空虽然是我国压缩机协会的副理事长单位,但至今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上传下达国家各级政府的相关意见和精神时,仅下达到国有控股企业柳空、柳二空、柳微空等及少数几家企业,而其它大部分企业几乎未能与政府及产业协会实现正常化、流畅的沟通。企业各自为政,整机机与配套企业之间、制造与销售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合作,柳州市压缩机企业缺乏中介组织的配套服务和海量的信息支持,产业尚未形成合力,产业的综合实力尚未得到体现。
3.3拥有的机遇
3.3.1产业政策带来的机遇
近年来,国家、广西及柳州市政府都出台了相关支持压缩机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如在《广西千亿元产业和重点工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桂政发〔2008〕44号)中指出“主要支持柳州富达、柳二空、柳州环宇等公司生产各种系列的往复式压缩机,优化产品结构,发展本地配套,提高竞争力。”;《广西壮族自治区机械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桂政发〔2009〕91号)文件强调要“重点发展硫化机、大型气体压缩机、无油润滑压缩机、螺杆压缩机”;《柳州市“十一五”期工业规划》提出到2012年,压缩机产业要形成2万台的生产能力。
3.3.2国民经济发展的机遇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海洋工业、电力、石化工业、钢铁工业等工业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将依然保持快速增长。金融危机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是我国应对危机的主要措施,国家和地方都进一步进行一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广西泛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发展的重点是海洋、电力、石化、钢铁等产业,这都将推动压缩机产业的发展,是柳州市压缩机产业难得的机遇。
3.3.3市场需求带来的机遇
2003年以来,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石油化学、钢铁、造船、电力、有色、纤维、医药、冶金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压缩机产品的市场需求,压缩机产业将进行新一轮的产业调整。从压缩机行业的统计分析来看,国内压缩机产品的供需情况是:中小型动力用压缩机向螺杆式压缩机方向发展,大型动力用压缩机向离心式压缩机方向发展,大型往复式压缩机在石油化工、煤层气(瓦斯)利用、天然气输配以及介质要求纯净的流程工艺上仍有较大的市场和发展潜力。
3.4面临的挑战
3.4.1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挑战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知名压缩机企业在生产、技术、产品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都远走在我国压缩机产业的前面,柳州市压缩机产业必须迎战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挑战。
3.4.2资源与能源短缺的挑战
柳州市是个石化能源缺乏、可再生能源发展较慢的工业城市,随着世界性能源危机的逐步逼近,能源成本日益增加,压缩机产业必须面对资源与能源短缺的挑战。
4、柳州市压缩机产业发展对策
4.1制订战略规划,促进产业规范发展
引导压缩机行业协会的副理事长单位(柳空)牵头成立柳州市压缩机行业协会,并促成协会尽快制定柳州市压缩机产业发展规划。规划要从柳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柳州市压缩机产业发展全局出发,以促进柳州市压缩机产业安全、健康、规范、快速发展为原则,明确产业发展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明确产业发展的突破口、阶段性目标和工作重点,坚持“巩固活塞式压缩机,发展螺杆式压缩机,开发离心式压缩机”的产品结构调整思路,高起点、高标准地布局、规划压缩机产业发展项目,科学的、合理的整合产业资源,引导产业完善产业链、完善产业分工协作生产体系,优化产业资源配置,形成具有柳州特色的压缩机产业集群。
4.2加强思想教育,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提高国有控股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由“计划”转变为“市场”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对我国经济环境变化历程、现状、趋势的认识;提高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对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运作模式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认清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认清柳州市压缩机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认清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主动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不断深化改革企业所有制形式。
提高国有控股领导班子成员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认识,全面了解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义,明确企业不再是政府的附属单位,政府不再是企业的唯一投资主体,明确在根据企业所有制体制下企业相应的权力和责任、义务;企业领导班子成员要转变思想观念,改变过去害怕市场、逃避市场、有困难祈市长、盼政府、等救星的经营方式,培养和增强敢于面对市场、勇于挑战市场的企业家精神,树立“与市场合作、与同行合作、与上下游企业合作、与社会合作”的开放式发展理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遵循市场规律,化压力为动力,积极主动的面对困难、迎接挑战;面向市场探索发展契机、寻找合作机会、吸纳可用资源,不断创新经营发展思路、创新企业管理制度,创新企业销售方式,不断开拓市场,不断推动企业向前快速发展。
加强国有控股企业团队精神教育,培育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团结意识、主动学习意识,虚心接受新的管理理念、虚心接受新的技术、虚心学习新的工作方式,从有利于企业发展大局出发,善待新引进的投资者、善待合作企业的管理人员、善待吸纳的新同事,和平相处,取长补短,劲往一处使,共同推动企业经营管理的高效运行。
培育主人翁意识,让员工了解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让员工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让员工了解企业发展必须克服的困难,挖掘员工的智慧、发动员工出谋划策。
培育企业文化,持续进行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岗位、热爱企业的再教育,培育对自己负责、对工作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企业负责的观念[13],促进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有机统一,不断提升企业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忠诚度,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
4.3深化国企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鉴于柳空三权(人权、事权、财权)分离的现状,建议政府职能部门应尽快协商制定方案,重新核实柳空的土地、厂房、设备、知识产权等企业资产及企业负债,深化体制改革。以企业为主体,调动企业推进改制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和强化企业领导班子成员的市场意识,并引导全体企业职工支持和参与企业改制。建立健全企业的集权管理制度,落实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决策权,让企业拥有充分的“人权”、“事权”和“财权”。完善企业各种规章制度,形成出资人、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机制;深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通过机制创新,推进企业主辅业分离,使企业管理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有利于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盘活企业的存量资产,尽快组织恢复生产。加快解除企业不必要的社会负担,分离企业生产区与生活区的水、电等设施,生活区移交社区实行社会华管理、解决企业离退休及特殊群体人员的管理问题等。
引导柳二空加快企业体制改革进程,理顺并明确企业产权,调整企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班子,加快建立完善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明确企业股东和企业经营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推动企业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引导企业通过引资、增资扩股等方式,扩大企业存量资本,稳定企业的生产经营局面;尽快解除企业的社会负担(将生活区居民的水电、物业、治安等转移给社区、物业公司等相应的部门);建立债务偿还机制,以企业发展为前提,在保证企业发展的情况下,加快企业债务处理,逐步偿还企业的债务。建立资本退出机制,发挥柳二空品牌、技术等核心资源优势,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者社会资本,实现柳二空经营实力质的飞跃。
4.4整合优势资源,完善分工协作体系
压缩机生产流程包括产品设计、毛坯铸造、锻造、机加工、装配、包装及营销几个模块,以打破“小而全”生产模式,建立分工协作生产体系为目的,重新整合柳空、柳二空、柳州富达等企业的优势资源,形成以整机企业集中资源从事产品设计、整机总成、市场营销业务,配套企业从事毛坯铸造、锻造、机加工、包装、物流等业务的集群生产模式,共享资源、合力开拓市场。
4.4.1整机企业
引导柳州富达、柳空、柳二空等整机企业主动剥离非核心业务,持续增强主营业务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主动推动产业链和产业分工协作生产体系的建设。
依据柳空现有的技术、装备、工艺能够满足大、中型活塞式压缩机产品开发与制造需要的现状,将主营业务定位于大型压缩机主机的设计及生产经营,将信息技术与压缩机制造技术融合,深度开发智能式活塞式压缩机,赋予传统产品以新的技术性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其使用范围,特别是加快天然气及其它介质大、中型活塞式压缩机的开发及市场开拓;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工艺用活塞式压缩机,保持国内大、中型活塞式压缩机的主导地位。在此基础上投资3000万元,引进离心式压缩机关键技术、新增必要设备以及改造现有产品试验设施和总装车间,即可形成年产50台套离心式压缩机的能力。进入市场潜力及效益前景好的离心式压缩机产品市场领域,以提升企业技术进步水平、优化产品结构、完成主导产品升级换代,保障企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柳二空集中企业资源推动无油润滑压缩机向大型化发展,通过技术创新,投资4千万设备更新款及流动资金用于活塞式压缩机产品升级及产能提升(达产期年产值2亿元)、投资3千万用于开发建设年产值2亿元的螺杆式无油润滑压缩机、投资额2.5千万建设年产值3亿元的移动式压缩机生产线。改变企业经营“小而全”的模式,主动与零部件制造企业形成稳定的协作配套关系,保证零部件供给和产品质量,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并推动柳州市压缩机产业分工协作生产体系的完善。
柳州富达持续发挥企业在螺杆压缩机领域的优势,进一步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螺杆式、离心式中小型压缩机,完善企业产品结构,继续做强、做大螺杆压缩机业务。加强与柳微空、志宝等企业的配套业务,引导和开发新的零部件配套企业,进一步完善企业初步建立的产业链和分工协作生产体系,带动产业的发展。
4.4.2配套企业
引导零部件加工及制造企业加快与柳空、柳二空、柳州富达富达等整机制造企业建立配套合作关系,了解整机制造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战略和产品定位,通过技术创新使产品的规格、型号、质量等符合整机制造企业的需要,进一步扩大对主机企业的配套业务,实现专业化生产,加快产业链的完善。
整合铸造资源:柳州市盛兴机械制造公司已经与柳空、柳二空达成配套毛坯铸件业务的协议,柳州志宝公司也有专门生产压缩机及其它配件毛坯的铸造厂,这两家企业之间初步也达成了相互合作的意向。这两家企业资源的完全发挥可以基本满足柳州市压缩机产业目前的配套需求,因此,必须继续引导柳州盛兴、柳州志宝及其它的毛坯铸造资源向压缩机产业靠拢,以满足柳州压缩机产业不断增长的需求。
引进锻造企业:柳州市的压缩机产业目前缺乏专业的锻造配套企业,建议引进锻造企业,完善压缩机的分工协作产业链,保障产品质量,降低外协加工成本。
成立包装企业:整合压缩机产业的包装资源,引进社会资本,成立大型的专业包装公司,作为柳州市压缩机产业的包装中心,承接压缩机企业的包装业务,按企业的需求对压缩机产品进行专业包装。
4.4.3销售企业
根据柳州市压缩机产业集群内产品技术特色鲜明、型号齐全、互补性强的特点,加快整合柳州市压缩机产业集群企业的销售资源,实行开放式集群管理,充分发挥柳州市压缩机产品涵盖大中小型、普通气体及特殊气体、产品体系完整、型号齐全的优势,加快柳州市压缩机产业市场开拓及提升市场份额。柳空、柳二空及柳州富达在国内主要压缩机市场建立了销售网点和办事处,但在一些重点城市,企业的销售网点存在重复,从柳州市压缩机产业角度来说,在这些城市,产业的销售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且浪费。因此,企业通过加强沟通和协商,保留设施健全、攻关能力强、发展好的企业销售网点,其它企业应主动将销售工作委托给保留网点的企业,撤销网点并将资源用于其它销售网点的健全和完善,或者将资源用于开发新的网点。在国内市场,柳州市压缩机产业销售网络还存在很大的空白区域,各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强合作,以市场需求、企业产品优势承担开拓任务,共同开发市场空白区域的销售网点等。通过企业通力合作,共同建设完善专业性强、覆盖范围广、销售实力强的集群销售网络。
柳州市专业销售企业加强与整机及零配件生产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全面了解和掌握生产企业的产品规格和型号,在销售主导品牌产业的同时为整机企业代销代售。销售公司之间加强沟通与合作,通过产品资源共享,让每家销售公司能够了解其它销售公司的专营产品,在销售过程中,根据客户的需要,调销相关的产品。
4.5多种渠道筹资,保障企业正常运营
担保贷款。政府出面与柳州银行、金融机构、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资产投资公司联系及协商,促成金融机构及投资机构适当向柳州市压缩机产业倾斜,解决企业流动资金严重缺乏的难题。
争取政府科技经费。科技管理等部门引导企业争取国家、自治区、柳州市等多级政府设立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等科技扶持资金,用于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材料创新及扩能改造。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以创新项目申请国家层面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火炬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自治区层面的“广西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资金、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广西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攻关工程项目”、柳州市层面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科技创新能力与条件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科技兴贸行动计划项目资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资金”等。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进或实施产能扩建,争取国家、自治区的“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技术创新专项资金、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科技型企业成果产业化专项资金”、柳州市的“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技术创新专项资金、企业挖潜改造资金、企业搬迁改造扶持资金、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及设备改造提升专项资金、工业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和县域工业发展资金”等扶持资金。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知识产权权利人将其合法拥有的、且目前仍有效的专利权、注册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出质,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资金,并按期偿还资金本息的一种融资方式。根据财政部、工信部、银监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版权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与评估管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知》,要求相关部门指导和支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充分利用知识产权的融资价值,开展多种模式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扩大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柳州市应鼓励柳州银行对市压缩机企业以自主知识产权质押的贷款项目予以优先支持,压缩机企业以有效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设计等作为质押物,通过柳州市或国内产权交易市场、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知识产权交易系统等交易市场进行融资,或向银行申请贷款。
合同质押贷款。购销合同是产品交易完成,实现产品价值的保证。柳州市压缩机企业可以将企业持有的压缩机订单合同、销售合同作为质押向柳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解决企业生产资金缺乏的问题。
集资、增资。柳州市部分压缩机企业改制完成后的正常生产、经营、产品开发等,或非改制企业扩大发展都需要大量的发展资金,在众多的融资方式中,企业还可以通过集资、增资的发展获得发展资金。企业实施内部集资筹集资金,要遵循自愿互利和有偿的原则,不得强行摊派,制定完善的集资章程或方案、明确集资目的、方式、期限、用途和金额,以及集资利率和还本付息等。企业也可以通过各股东协商增资,或引入新的投资者投资增资,以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4.6发挥协会作用,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发挥协会“纽带”和“桥梁”作用。加强对柳州市压缩机产业改革和发展情况进行调研,为市政府制定行业改革方案、产业政策等决策提供建议。加强对柳州市压缩机产业的调研,了解企业的存在的实际问题,明确企业的现实需求,向政府反应企业的需求和问题。根据柳州市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向政府职能部门提出有利于柳州市压缩机产业发展的建议。
发挥协会行业自律作用。协会要认真观测实施国家及行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并组织实施柳州市压缩机行业的行规、行约,依法按章开展活动,建立健全各项自律性制度,制定并组织实施行业职业道德准则,规范会员行为。通过制定柳州市压缩机行业标准、发展规划,加强行业质量监督、审查等工作,引导和促进压缩机产业规范有序发展。
发挥协会“维权”作用。代柳空、柳二空等企业向政府职能部门提出改革意愿,落实企业应该享有的经营管理权、企业发展决策权等权益;代表柳微空、志宝、柳州富达等民营、外资企业向相关部门提出意见,落实企业应该享有的优惠政策、法规等权益。
发挥协会服务企业的作用。积极主动的进行行业统计,收集、分析、发布压缩机产业信息;进行市场预测,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咨询。向行业发布法律、政策、管理等相关信息,根据行业发展需要,组织开展人才、技术、管理、政策法规等培训,协助企业完善企业职工职称考评、职业技能鉴定等。
4.7引进战略投资,盘活企业核心资源
引导压缩机企业组成产业联盟。根据压缩机产业的特点和柳州市压缩机产业的现状,引导柳州市压缩机产业加快建立健全以主机制造为核心,铸造、锻造、机加工、装配、包装、销售等上下游产业完善的产业链。以产业链为纽带,推动压缩机企业形成产业联盟,加快形成柳州市压缩机产业内部资源共享、生产经营成本降低的发展模式。促进柳空、柳二空、柳州富达等主机制造企业集中各种资源加强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攻关,柳微空、志宝等零部件企业专业生产及为主机企业配套零部件。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主机企业在产品合计与研发时碰到难题,可以借助其它主机企业的资源和力量共同攻关;配套企业在零配件研发与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也可以借助主机企业及其它企业的资源及时解决;在主机与零配件不相匹配或零配件质量出现问题时,主机企业及时发现并指出,促使零配件企业及时改进产品、提高产品质量,避免其它企业出现相应的问题等。通过建立柳州市压缩机产业联盟,产业内企业共享资源,加快产业内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
引导压缩机企业与大企业建设战略合作同盟。引导压缩机企业主动与市内相关大企业联系和沟通,加快建立战略合作同盟关系,通过“搭便车”,借助大企业市场平台加快企业发展。柳州市柳工、柳钢等大型企业的大部分客户是电站、燃气站等大型工程建设单位,柳州压缩机企业可以通过与这些大大企业的合作,了解其研发方向、产品开发目标、产品市场应用范围等,配套开发相应的压缩机产品,向大企业的目标客户销售。借助大企业的市场平台,柳州市压缩机企业能够进一步开拓市场,加快新产品的推广,使企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引入战略投资者。企业新产品研发、扩大生产、进一步发展等都需要资金,但资金缺乏是柳州市大部分压缩机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引入战略投资能够快速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柳州市压缩机企业经过深化改革后,企业定位和目标明确、企业管理制度日渐完善、现代企业经营机制进一步优化等,企业已经基本步入了正常发展轨道,发展潜力也得到体现,资金缺乏将影响企业的发展。柳州市应引导国内外国内外石化、钢铁、医药、电子、纺织、食品等知名大型企业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对柳州市压缩机产业实施战略投资,让压缩机企业能够借助战略投资者的战略投资资金加快建设新生产线,加强创新,加速新产品的设计开发,扩大生产规模,促使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实现企业与战略投资者双赢,
4.8实施人才战略,增强人才队伍建设
请人才。大量人才流失的柳空、柳二空加强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整理、归纳、研究明确企业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了解人才离职后的发展情况,根据企业改革发展程度、以及企业资源情况,通过制定工资待遇、解决住房问题、安排相应岗位工作、企业情感等方案,针对性的制定解决措施,尽力请回流失的设计人才、生产工艺人才。企业人事部门领导及职工以电话、聚会等方式聚集原企业设计与生产工艺人才,以新制定的人才方案集体请回企业人才,对于原企业骨干技术人才,人事部门还可以登门拜访协商,将其请回企业。
引人才。柳空、柳二空及其它压缩机企业根据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及设计、生产的需要,以提高较优惠的工资、帮助解决职称、待遇,提供较优越创业环境,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环境等,广泛吸引国内外压缩机设计、生产工艺人才。
留人才。建设完善有效的人才招聘、人才管理制度,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完善企业留住人才机制和基础。构建合理的物质待遇留人机制,制定合理、灵活的薪酬方案,按人才的能力、工作质量、创造的价值等支付合理的薪酬,并结合国民经济发展及企业发展,定期(以一年、半年为单位)进行合理的薪酬调整;有条件的企业要支持人才持有公司股份,给予员工优先购股权。福利留人,根据企业的资源,以及人才留企时间、个人能力、职位等配置合理的福利,如住房、生活补助、职称考评、家人工作、子女学习等;赏罚分明,对于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事给予一定的公平奖励,违反企业相关制度,损害企业利益的人、事要及时、公正的进行处罚。事业留人,企业因充分尊重人才,尊重人才的尊严,为人才提供其实现人生价值的环境和机会;企业要知人善用、各尽其能,为人才提供合理的岗位;还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充分尊重人才、相信人才;对于发展潜力大、能力强、对企业发展有利的人才,应给予适当的提拔重用,而无能力、无潜力的高职位人员,应从相应岗位上淘汰;加强培训,企业制定完善的人才发展计划,加强人才职业技能、管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为在岗人才创造和提供学习深造机会。情感留人,企业以人为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领导与职工、人才之间的沟通,加强企业人员的沟通与合作。
培养人才。企业要加强与国内外相关大中院校的合作,委托大中院校为企业培养各种所需的人才,特别是设计人才和生产工艺人才。
5、结语
当前正是压缩机产业结构调整及快速发展时期,国家、自治区的产业政策又有利于柳州市压缩机产业的发展,柳州市压缩机产业应抓机遇,在市政府的政策性支持和产权持有机构的统筹协调下,发挥品牌资源、产业基础、制造能力等优势,通过增量调整、盘活存量、债务处置等措施,重整旗鼓、加快发展壮大,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为柳州的柳州市三年四千亿宏伟目标及工业发展做出贡献。
致谢
本报告的调研及撰写过程均得到柳空、柳二空、柳微空、柳州煜华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参考文献
[1]陈放.我国压缩机标准体系构成以及标准应用指南[J].压缩机,2008(7):32-38. [2]高其烈.压缩机行业发展动向与思考[J].压缩机技术,2009,(12):34-41. [3]高其烈.压缩机行业技术进展史话侧记[J].压缩机技术,2009, (1):48-61. [4]高其烈.我国压缩机行业技术进步之七十[J].压缩机技术,2009, (5):37-39. [5]张健.现阶段空压机行业发展规划调整与创新[J].压缩机,2010(7):36-39. [6]庄纪.我国压缩机企业品牌国际化发展分析与思考[J].压缩机,2009(10):37-41. [7]马瑶.金融危机下压缩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J].压缩机,2009(1):43-45. [8]蓓蕾.空气压缩机市场分析及其未来的预测[J].压缩机,2009(7):46-48. [9]李存绪.建设创新型中国压缩机行业[J].压缩机,2008(4):34-36. [10]刘建军.金融海啸下的中国压缩行业市场简论[J].压缩机,2008(4):33-36. [11]庄纪.世界优势空压机企业在华发展态势综述与策略缝隙[J].压缩机,2008(4):33-36. [12]刘海峰.压缩机新型营销战略应用概述[J].压缩机,2009(1):41-42. [13]孟岩峰.提高员工忠诚度让员工成为不断升值的“资产”[J]. 数字商业时代,2010(3):80-82
上一篇: 关于加大柳州市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融资策略建议 || 下一篇:柳州市汽车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