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民主党派参与基层政党协商的实践与探索
——以九三学社柳州市生态支社为例
[摘要] ]政党协商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点;在政党协商中,民主党派参与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具体实践,是贯穿我国协商民主实践的一条主线,体现着其党派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我国基层政党协商受重视程度不够,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 ,这应引起各级中共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以九三学社柳州市生态学院支社为例,对提高我国民主党派参与基层政党协商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措施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民主党派;政党协商;基层实践
政党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有特色,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政党协商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是广义上的政党协商,指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之间的政治协商。无党派人士虽然不是政党,但具有党派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参与者。二是狭义上的政党协商,特指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之间的政治协商。在2015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中,首次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直接的政治协商明确为“政党协商”,以此为据,本文所指政党协商是狭义上的,即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之间的党际政治协商,不涵括中国共产党与无党派人士之间的政治协商[1]。
在进入“十三五”新时期后,提高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的组织化水平,任重而道远。本文中的“基层政党协商”,系指县级及其以下中共党委和地方政权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之间的民主协商。目前,我国基层政党协商受重视程度不够,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这应引起各级中共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面,以九三学社柳州市生态学院支社为例,对提高我国民主党派参与基层政党协商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措施。
1.提高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在基层中的实践具有时代紧迫性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多种形式,每种协商形式都具有不同的内涵、特点和优势。政党协商作为协商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不同于其他协商形式的特点和优势,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中大有可为[2]。
2015年,中共中央先后颁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中国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这些文件对政党协商的论述体现了在新形势下加强政党协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发挥政党协商的优势和作用,需要不断提升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的水平。其中,提高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在基层的实践是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水平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的组织化水平;是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参政党履职能力的重要途径。
2.目前我国基层政党协商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截至2016年9月,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生态学院)有九三学社、中国民主同盟、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中国民主促进会等民主党派。其中九三学社、中国民主同盟在该单位设有基层支社(部)。目前,该单位在政党协商中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基层中共党委对政党协商的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政党协商在地方层面存在层层递减、“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协商得少,通报得多,往往是以通报代替协商。生态学院中共党委政府领导干部未能坚持民主集中制,即使与九三学社生态学院支社等基层民主党派进行协商也是高高在上,或者不情不愿,导致协商变味,缺乏应有的交流和讨论,对协商主体的选定、协商人员的范围、协商程序的运作等都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有时在与民主党派进行协商前,也是基本意见已定,出于尊重或者程序的需要,存在想起来就协商、想协商就协商的现象。例如:在2013年和2016年年生态学院中层干部二次换届中,学院党委都没有与学院基层民主党派进行协商沟通;特别是在2013年学院中层干部换届时将一名九三学社由中层干部调整为专业教师,在调整前和调整后都未与九三学社生态学院支社进行协商和沟通。2015年生态学院制订“十三五”规划时,即不让基层民主党派参与,又不与九三学社生态学院支社等其它基层民主党派进行交流沟通。
执政党和参政党之间主体不够平等。目前,一些基层中共党委的领导人,在政党协商过程中由于受到多重因素的复合影响,使得当前民主党派的政党协商主体地位更多体现在理论层面,而非政党协商实践之中。民主党派仍然面临党派主体性不够彰显、有效政治参与不足等问题。具体而言,在社会基础方面,公众对民主党派主体形象的认知趋于碎片化,没有形成统一的社会认同,影响到民主党派的阶层代表性。在自身建设方面,党派成员的主体意识不够充分,党派力量趋于分散化,影响到民主党派的协商话语权。在党际关系方面,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的政治力量对比不均衡,民主党派的主体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影响到民主党派的协商自主性。生态学院目前没有设立专门的统战组织机构,只是由一名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兼职统一战线工作管理工作;每2-3年才由党委召开一次与民主党派交流会议,没有实质性开展工作,每年年底让学院各民主党派提交一份年终工作总结,由学院党委汇总后上报广西区教育厅统一战线部门。
3.提高基层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的几点建议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在结合九三学社生态学院支社的实际情况下,对提高基层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在政治责任感方面,坚持政党协商的主动性
在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协商互动过程中,民主党派不仅是具体参与者,更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担当政党协商推动者、完善者和监督者的责任,积极履行好“参政党”与“亲密盟友”的双重职能[3]。在2016年的6月2日,九三学社生态学院支社主动邀请九三学社柳州市委领导到生态学院与学院党委书记进行交流沟通;这样,一方面,培育九三学社基层党派自觉协商意识,增强党派的协商话语权;另一方面,也大大提升了九三学社生态学院支社在生态学院的主体地位。
3.2在制度层面上,规范民主党派在政党协商中的参与形式
加强政党协商,必须从制度层面上规范好民主党派在政党协商中的参与形式,具体来说政党协商的会议形式,主要包括专题协商座谈会、人事协商座谈会、调研协商座谈会等[4]。基层民主党派可直接用书面协商的沟通渠道向单位党委提出建议制度,通过党委制定有关制度来有计划、长期、持续的执行,这主要是党委对政党协商要有议事日程和年度计划,使政党协商更加规范、有序,这样,一方面从制度上保证民主党派在政党协商中的平等地位和作用发挥;另一方面也调动起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3在自身建设上,加强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建设
民主党派作为政党协商的重要主体,只有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才能有效提高政党协商的效果。一方面,政党协商也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基于协商能力等条件下的务实协商。民主党派协商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但如何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整合自身组织资源,建立参与政党协商的工作机制,自主解决参与政党协商所面临的“本领恐慌”,应是民主党派提升自身政党协商主体能力的根本途径[5]。
基层民主党派在政党协商中要扮演好角色,发挥好作用,体现参政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地位和作为,就必须不断提升党派的自身素质,加强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建设,以适应政党协商这一高层次民主协商的时代要求,因而,九三学社等民主党派在政党协商中要重视增强大局意识、党派意识、协商意识,提高议政能力、合作能力、协商能力。在加强基层民主党派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民主党派调研工作和民主党派智库建设。民主党派要增强自适应能力,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建立以参政议政为导向的、具有九三学社党派特色的、开放性的专业化智库咨询制度,充分发挥智库“资政辅政、启迪民智、平衡分歧 、聚贤荐才”的功能,发挥参政党智库优势,从而推进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
[主要参考文献] :
[1]任世红.我国政党协商的历史考察:民主党派的主体性视角[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03):33—40.
[2]张献生.政党协商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央社会主义
学院学报,2015,(03):25—30.
[3]郭晓东.政党协商视阔下民主党派主体性建设的三重纬度[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02):16—21.
[4]李仲才.民主党派在协商中职能履行和作用发挥[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06):33—37.
[5]肖阳,吕方舟.充分发挥参政党智库优势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J].山西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03):23—26 .
(王永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