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若干育儿理念及案例分析之一

  • 2012-09-04    劳组

内容导航:

写在最前面的话

今天是2012126日;我很早以前就想写一写从儿子出生、成长直到今天的整个过程中,自己和太太、家人所付出的心血和发自内心的一些感受,可一直没有动笔的动力;不知是自己年纪逐渐大了所产生的怀旧感、还是一些人类原始的虚荣心作怪,总之看着儿子一天天的成长,一日日的出息促使我再一次产生了写一篇育儿篇的冲动;我没有在不参考任何现成资料的前提下撰写长篇大论的经验,但又不愿意寥寥几笔一带而过,所以我咬咬牙,初步设定用两个月的时间要把它写到3~5万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加油!给自己打气,哈哈.......。

背景

儿子是1988年出生,由于出生时体型较大(九斤八两),我们只好采取剖腹产的方式帮助他来到了人间;自从他来到这个杂乱纷扰而又充满危机和竞争的尘世之第一天直至太太出院回家,我每时每刻都陪伴在他的身旁,从喂奶到把尿,从他睁眼到睡觉,我都亲自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着他,这可能为我们之间后来的无话不谈,亲密无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吧。而后无论是在他10个月左右发出的第一声“L”音,还是每次做怪样所发出的“抽鼻音”,以及他11个月时迈出的第一步.....等等这些微小的变化都使我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好像是昨天发生的事情一样。为了让儿子有一个快乐的学前童年,同时又可以比较早期开发一下他的智力,7岁前我们根据他的兴趣只让他参加了一个围棋训练班,并通过与同龄人的比赛让他初步体验一下少许竞争的快乐和烦恼,上小学后还坚持了两年,应该说棋类运动对于孩子智力的初始开发还是有好处的。小学三年级以后我们根据孩子的喜好(都是他自己的选择哟)适当的增加了一些课外兴趣,如每周两次的数奥班,每周两个晚上和奶奶学一个小时的英语听读等,一直坚持到小学毕业。到小学毕业时我们并没有发现儿子在哪方面有什么过人之处,只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小学生而已。

案例1:当儿子小学毕业进初中时,我太太听说学校有一些名额推荐到比较好的跨学区初中,我们曾经找到儿子小学的班主任和教导主任去咨询,她们的一致回答是你儿子不够优秀,所以没有进入推荐名单,当时我太太还郁闷了老半天(有句俗语叫做“瘌痢头儿子自己爱吗”);因此直到儿子后来保送进清华以及偶尔在菜场与当时的教导主任现在的副校长见面打招呼时,我太太一直都怀有非常感慨的情绪和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案例解读:本案例提示广大家长们不要太在意孩子在小学的成绩或排名,其实小学考试100分和80分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因为考试结果的偶然性几率太大,同时考试题目的同质性和程式化现象非常严重,而且创造性思维的成分微乎其微,所以那个阶段的考试只是一种朦胧的判断而已,其启蒙效果更甚于解题或回答的对错是非,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只要有一点粗心就会产生较大的分差,所以建议家长根本不要太在意某一次或几次的考试、测验成绩之落差和稳定与否,而最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创造性思维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反观那些小学的班干或者那些老师认为的好学生到后来在学术乃至做人做事等方面往往不会太出类拔萃,这是因为她们由于小时候受到过多的表扬和重视使得她们过早的失去了童心,再加上那些被动接受的无形的责任和磨练使得她们从小就进入到了大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中去(我一直称其为老刁婆式的人物,因为大多数老师喜欢女孩做班干吗),我认为这对她们的心灵伤害是非常致命和延续终生的;不信你就仔细观察一下你孩子身边的那些所谓好学生或者班干们,你可以很轻易的从她们与同学的谈话方式以及那些命令式的口吻中清晰的体会到那种与天真无暇截然不同的老到和程式化,这简直就是这对孩子天性的一种无形的束缚和抹杀,我非常不赞同这样的教育方法,也衷心的希望众多的小学老师们改一改你固定模式的教育和培养孩子的方法,用心去启发和呵护那些幼小的心灵们吧!

没办法,我们只好自己找到那所我们认为比较好的初中,并听说在署假该学校有三个培训班选拔尖子班学生的机会,其中A和B班是各小学的推荐生,C班是其他没有小学推荐的自动报名学生(阿弥陀佛好在这所学校的校长是个明白事理的人,要不然相其他学校一样没有这个自主报名班的话可能我们就错过了一次决定命运的机会了),开班后马上考试数学和语文,培训一周左右再考一次,最后决定是否能跨学区录用并能否进入尖子班。由于儿子小学时上过数奥班,所以后来听说他的数学入校时考了第10名,培训后考了第3名,因此非常荣幸的进入了该校第一尖子班(年级有两个尖子班),而该班的班主任就是大名鼎鼎的全老师。入学后儿子历次考试排名一直还不错,并且中考时直接考入了当地最好的高中;由于高中是根据中考成绩和初中竞赛得奖等因素综合考量和评估的,儿子又顺利的进入了高中的竞赛班。高中以后儿子的才能得到充分展现,在班主任黄老师和其他名师的帮助指点下,儿子的进步越发明显,在学校里的名气也一天天的大了起来;他不但所有考试在全年级800多名学生中从来没有出过前20名,还多次考进前三名甚至是第一名。同时多次代表学校参加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竞赛取得了好成绩,尤其是在省级物理竞赛中获得第四名,并入选省物理竞赛代表队参加了全国物理竞赛,获得了三等奖,为此清华大学保送冬令营邀请他参加该校当届本科生保送面试,并直接录取为该校数理基础科学专业保送生。当年应高中学校的要求参加了全国统一高考,并以全省第三名、本市理科状元的优异成绩为学校争了光,同时也获得了当年市里颁发的高考李宁奖学金。

进入清华后儿子继续努力学习,最终以平均分85分以上的优异成绩完成了本科学业,并直接保送为计算机大师姚期智先生的博士生,从事国家973重点科研项目——全量子信息网络课题的研究工作。而在本科阶段学习的过程中,儿子不但学业有成,同时在为社会服务和与人的交往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他不但担任了系里学生会的文体部长,并获得清华大学数学系社会工作奖学金;另外他还加入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行列,圆满的完成了北京奥组委国际广播中心(IBC)技术组副主管工作,并获得优秀奥运志愿者称号。现在,儿子正在以更加饱满的学习精神和工作态度投入到科研和深造工作中去,在他的学习科研平台——去年底才成立的清华大学量子信息中心第一实验室(由他全面负责主持实验工作)里儿子每天都要做实验9小时以上,并在读研的第一年就取得了非常可喜的科研成果: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学术论文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quantum gain in a zero-sum game. 已经在英国皇家物理协会New Journal of Physics.杂志上得以正式发表,该篇沦文还收到了在美国国家物理协会2012年年会上进行宣读邀请函;而他们科研团队的进一步科研成果——有关量子信息方面的第二、第三篇学术论文也正在申报之中,有望在今年内陆续在一些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总之儿子将会国家973科研计划项目这一更高的科研平台上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和不断地提高。

回顾儿子的成长历程我深深的认识到。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的成绩和发展与我们早期的教育和培养以及使他养成良好的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仔细回想总结一下儿子的成长历程又好像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场面和情景,整个过程就像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流程,重要的只是家长对他人生的默默关注,并在他成长的一些重要节点上给予一些必要的引导和点播而已,要说真正的体会我只能总结出以下三个步骤,我称之为育儿三部曲的简单过程。下面我想分别具体的谈一谈,与大家分享。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