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一届二次 > 工作亮点
广聚民智 兴办实事
2012-01-29 16:13:00   市政协办综合科  

 

——柳州市政协大力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纪实  

  

   141件闪烁着政协委员真知灼见的提案,9个触及文化建设方方面面的课题项目,12万余字的各项调研报告……近年来,柳州市政协十届委员会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文化强市”发展战略,发挥优势,深度参与,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做着大胆而有远见的探索,以实实在在的数字向人们展示出了政治协商成果,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一个深思熟虑的决策

    历史是城市之根,文化是城市之魂。2007年,中共柳州市委十届五次全会提出了建设“四个名城”的目标,把“文化名城”提到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加以建设;2008年,中共柳州市委十届六次全会又提出了全面实施“二次创业”,努力实现“经济升级,城市转型”的新目标,将进一步推进柳州历史名城、文化名城建设,作为促进柳州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当务之急。柳州,迎来了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大好时机。

    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柳州市政协作出了一个深思熟虑的决策——主动请缨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很快,由市政协主席胡锦朝牵头,抽调精兵强将与政府相关部门一同组成了“推进柳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课题组;市政协十届九次常委会,协商通过将《利用资源优势打造名城标识,提高柳州历史文化名城知名度》作为2008年市政协常委会的集体协商专题之一,为市委、市政府提出决策的参考依据。

    2008年5月20上午,在市政协五楼会议室,来自柳州社科界、文化界、史学界的专家学者与市政协部分常委聚集一堂,畅所欲言,共话柳州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自课题组成立以来,这样的研讨会就开了许多次,对象有自治区和本市的文史专家学者,也有文化局、规划局等职能部门。为了充分发挥人民政协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优势,市政协同时组成常委视察团,深入到柳侯祠、东门城楼、抗战时期飞虎队遗址、白莲洞洞穴博物馆等历史文化遗址视察调研,深入到三江、融水等县开展民族风情调研。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顺利完成《彰显特色品牌,推进我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课题调研报告。2008年7月7,市政协十届十次常委会协商通过了《关于彰显特色品牌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建议》。

    2008年9月5,市委中心组就建设历史名城、文化名城进行了专题学习研究,市政协主席、市推进“历史文化名城”课题组组长胡锦朝做主题发言。课题组提出,柳州文化名城建设要利用以柳宗元为代表的历史名人资源,以白莲洞为代表的古人类遗址资源,以东门城楼为代表的历史遗址资源,柳州特色的抗战文化资源,以侗、苗、壮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全方位打造一个彰显特色品牌的历史文化名城,并在建设过程中做到分步实施、稳步推进,选择重点项目集中财力优先打造。听完汇报后,市委书记陈刚当即要求,根据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做一个规划,突出柳宗元文化、古人类遗址文化等重点;市委副书记、市长郑俊康则提出,要把要统筹安排好课题组的策划项目,将历史文化产品开发与旅游产品开发结合起来。详实生动的的调研报告,受到了市委常委和与会部门领导的称赞,更成为了市委、市政府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件意义深远的实事

    2008年11月12,一项旨在深挖三江侗族文化精华,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打响三江侗族文化品牌的系统工程——《中国侗族在三江》民族文化项目,在三江侗族自治县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市政协主席胡锦朝表示,该项目将利用三江面向“大桂林旅游圈”、背靠湘黔两省侗文化腹地的有利地理位置,通过分阶段实施,向国内外全面展示三江侗族自治县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醉人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积极发展三江生态旅游业,打造三江侗族自治县在中国侗族文化旅游圈中的领头雁地位。

    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北部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是全国五个侗族自治县中侗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在日常工作调研中,市政协主席胡锦朝发现,三江除了拥有旖旎的自然风光外,当地灿烂的侗族文化更是一朵奇葩。“三江历史悠久,拥有中国最完整、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侗族木建筑群,这里的鼓楼文化集丰富文化内涵与奇特建筑艺术于一身,侗款制度可以称为民主制度的活化石。一直以来,贵州、湖南等地纷纷以强劲的态势,抢占侗族文化旅游市场,为什么我们柳州就不能在自我挖掘、自我宣传方面迈上一大步?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充满自信地说‘中国侗族在柳州,柳州侗族在三江’?”凭着这样的信念,胡锦朝主席决定组织市政协力量,策划一个能够深度挖掘、集中整合、新颖包装和多方推介三江侗族丰富独特文化资源的文化项目,就这样,《中国侗族在三江》民族文化项目诞生了。从2008年底开始,胡锦朝主席多次率文史专家、侗学专家及摄影家深入侗乡侗寨,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抢救性记录下侗民族珍贵的文化点点滴滴。

    欢快的芦笙舞,香醇的重阳酒,2009912日,《中国侗族在柳州》民俗摄影展在透明的阳光中盛大开幕,纷至走进市博物馆一楼展厅观赏影展的观众不绝如缕。“影展以精美的摄影艺术形式,在国内第一次全方位而权威地介绍侗民族。堪称中华文化之精品、侗族风情之荟萃、柳州精神的展示、八桂神韵的体现。是柳州市致力于‘文化建设十大工程’而催生的又一株文化奇葩。”正如自治区文联主席潘琦所评价的,作为《中国侗族在三江》民族文化项目中的子项目,民俗摄影展通过200多帧摄影作品,凝练概括出历史悠久的侗民族文化方方面面,堪称柳州乃至广西的“影坛”盛事。胡锦朝主席则表示,市政协主办《中国侗族在柳州》民俗摄影展,就是要通过摄影艺术的文化张力,打造“风情柳州”的城市宣传名片,旨在进一步深化和丰富柳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内涵。

    此后,民俗摄影展相继走进了南宁、桂林、香港、澳门等地,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同时,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与美国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共同出版发行的精美画册《中国侗族在三江》,在20091013日至18日的德国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推出,得到了国内外书商与相关人士的强烈关注,充分展现了三江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形象。随着知名度的提升,三江旅游总人数高速增长,2008年至2010年,由61.54万上升到112.3万;旅游社会总收入,2008年至2010年,由2.33亿元上升到4.09亿元。

   一批实实在在的协商成果

    近年来,柳州市文化产业发展喜讯不断,古城魅力日益显现。而在这一过程中,市政协围绕“文化发展”主题大声疾呼、所提提案达141件,结出了一批实实在在的协商成果。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柳州,一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产生了一个新的矛盾点:柳州的文化氛围远居于城市发展步伐之后。如何让文化名城的文化氛围浓起来?针对这一问题,2008年在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刘红南委员提出《挖掘柳州“文化名城”内涵提升我市城市品位》,此件提案被列为市政协胡锦朝主席重点督办提案;罗显强等10位委员建议在每个公交车站台原有的商业广告牌上添加名言警句,进一步烘托该市历史文化名城的气氛,这一建议被政府顺利采纳实施。

    2010年柳州市“两会”上,“建设沙塘片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作为柳州“十大农业工程”,写进了市政府工作报告。同年11月,柳州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在中国抗战时期的“农都”旧址——沙塘镇的市农科所正式奠基开工。正是由于近年来市政协对中国“农都”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的持续关注呼吁,不断以视察报告、提案、专题课题报告、大会发言等形式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直接催生了该园区的规划建设。2007年底,市政协首次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提案线索,市政协文史顾问沈培光通过互联网提出了“在沙塘建设‘农业博物馆’”的线索,引起了市政协文史界委员的关注。2008年初,市政协立即组织委员对广西农事试验场旧址进行了视察,在当年的全会上,政协委员提出了三个关于“保护开发沙塘‘农都’”的提案。2009年,“保护开发广西农事试验场旧址”被列为柳州市科学发展研究战略重点课题,经多次实地考察走访,当年形成了《关于建立广西农事博览园的调研报告》,建议整合资源建设一个包括农事博物馆、农业文明体验区、现代农业体验区、生态农业体验区、休闲娱乐区、历史遗迹游览区等多功能区的博览园,在促进柳州农业科研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同时,推动柳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和旅游名城建设。

    2010年10月15《人民政协报》刊发了一则题为《柳州市落实政协提案重建文庙》的消息,讲述的即是市政协委员程州提交的关于重建柳州文庙的提案得到圆满落实。柳州文庙始建于唐代贞观元年(公元628),距今已有1382年历史。据记载,柳州文庙代有废兴,屡有维修,最著名的是唐元和十年(公元815)柳宗元重修柳州文庙。1928年,柳州文庙毁于大火。2009年初,程州委员提出了《关于迁址重建柳州文庙的提案》,市委、市政府领导认为这是一件“传承中华文明,打造文化名城”的大好事,由此,重建文庙工程被列入柳州市2009年“文化建设十大工程”。经过1年多的施工,文庙建筑群落成启用。文庙建成后,如何利用文庙传承传统文化、提升柳州文化内涵,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又成为了市政协关注的问题。为了做好“柳州文庙的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课题研究,今年市政协多次召开文庙课题研讨会,与委员、文史专家和职能部门进行座谈,力求帮助市委、市政府充分挖掘文庙的教育功能、社会功能。

    一套内功深厚的“组合拳”

    在日常工作中,除了尽力为市委市政府当好“智囊团”和“助推器”,近年来市政协十届委员会围绕实施“文化强市”战略,连续打出了一套内功深厚的“组合拳”,为不断丰富柳州历史文化名城内涵,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贡献力量。

    ——多方开展课题调研。组织委员以课题研究形式,开展了大量的视察调研,有的放矢地提出许多建设性、可操作性建议。如以市政协主席胡锦朝为组长的课题项目组,近几年分别承担了《深入挖掘侗族文化内涵促进三江旅游经济发展》、《打造文化产业园 提升柳州城市魅力》、《发展柳侯文化产业聚集柳州城市人气》、《加快柳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等多项课题的研究任务。此外,市政协还组织文史界别的委员和专家学者,深入沙塘镇广西农事试验场旧址、程阳八寨和融安县骑楼街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景区视察调研,形成了《关于保护沙塘垦村文化遗产,打造柳州农业旅游精品的建议》等调研成果,并形成相关提案;组织委员深入三江侗族博物馆等单位和部门收集资料,走访民间老艺人,邀请文史专家进行座谈研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利用前景研究》的课题报告;深入到原柳州机械厂(现为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柳州东风化工厂、柳州市第三棉纺厂旧址考察调研,形成了《柳州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课题报告……这些提案、建议和课题报告,为柳州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工作,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提供了依据。据统计,2007年至今,市政协共开展文化产业方面的课题研究9 个。

    —— 创新委员建功创业平台。注重发挥政协文史专家的优势,积极为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服务。如组成市政协委员专家(文史)服务团到柳城县开展专题服务咨询活动,为柳城文化旅游发展“把脉”献计;组织柳州画家到鹿寨县中渡古镇开展送艺术下基层活动;开展专题委员沙龙活动,组织政协委员、文史顾问围绕如何实施好柳州十二五文化升级发展规划,推进柳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积极建言献策等等。

    ——成立“柳州市政协书画摄影联谊会”。20078月,市博物馆一楼喜迎“柳州市政协书画摄影联谊会暨柳州市政协书画摄影联谊会作品展”两大盛事。联谊会成立4年多来,通过开展笔会、书画义卖等一系列活动广交朋友,为龙城书画、摄影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观摩、交流、切磋的平台,提升柳州城市品位作出了贡献。

    ——组织编纂多部文史资料专辑。2007年至今,市政协相继编纂出版了《龙城革命的摇篮--柳州高中革命史略》、《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拾萃》、《柳州汽车工业的历史时刻》等多部具有较高文史价值和分量的文史资料专辑,受到了机关、学校、工矿企业的广泛好评,并被市图书馆、档案局等单位作为地方史资料进行收藏。

 

相关链接:

关闭窗口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C)201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