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科卫体委员会

集中办学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 2009-12-23    文教委

内容导航:

——市政协党组成员韦开翔带领文教委对柳城县 “农村集中办学”的情况进行视察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 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了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20091210日,市政协文教委50多位委员在市政协党组成员韦开翔的带领下,对柳城县 “农村集中办学”的情况进行了视察。委员们通过实地视察、情况汇报以及座谈交流,对“农村集中办学”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

   近年来,柳州市各县农村学校普遍出现生源逐年减少现象。由于生源分散,学校点多,办学条件简陋,师资配比不合理,留守学生问题突出,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发挥作用有限等问题,制约了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为优化农村义务教育资源,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柳州市决定在6县试点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集中办学工程,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将小学集中到乡镇所在地或人口相对集中的、有集市的地方开办。此项工作于今年4月启动,到今年9月秋季学期开学,柳城、鹿寨、融安、融水、三江5个县已全部完成调整布局,试点乡镇的村小全部集中到了乡镇中心校集中办学。

   柳城县现有中心小学19所,其中大埔一小、东泉、社冲、古砦、冲脉、龙头六所小学办有寄宿制。基本上是边办边探索,不断地改进、完善。委员在调研视察中发现,集中办学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学校布点多、规模小、条件差、质量低的问题,使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城市里的优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集中办学的优势体现在:一是优化了教师队伍。二是教育资源更趋于合理配置。三是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实行集中办学后,改变了原来村级小学一个学校十几个学生,1-3名教师,学生分成几个复式班,出现教师教学无监督、质量无标准、考核无条件的状况。现在,各学校可按学科配置教师,按教师特长安排教师工作,按课程标准安排课程,原来在村小学不能开设的计算机、外语和音体美等课程可以开设。现在学生不但可以掌握计算机和英语知识,还可进实验室动手做实验,可到图书室博览群书,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实行集中办学,使学生德智体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达到城乡教育教学环境统一、教学设备统一、教学质量统一的效果。集中办学还传播了现代文明,农村孩子从小学会过集体生活,提早接受现代生活方式的教育和训练,增强了卫生和安全意识等。四是义务教育彰显公平。实行集中办学后,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符合义务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基础性。农村义务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缩短了城与乡、校与校之间教育差距,提高了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保证了义务教育公平,达到教育民主化、公平化的目标,让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平等地接受教育权利和享受到高质量教育的机会,保证了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集中办学”的新情况,带来了新面貌,新气象,也出现了新问题和新的困惑。农村集中办学最大困难是缺资金和教育理念的改变,如何破解这些问题和困难?文教委的委员表示在韦开翔的带领将继续关注和探索,为优化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接班人而献言献计。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