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柳州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通过的《中共柳州市委员会关于推动柳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广西文化强市的决定》提出把柳州建设成广西文化强市。如何从文化大市到文化强市,本人提几点粗浅的看法:
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没有一定的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做基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难以推动。我市的文化人才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存在青黄不接的现象。除借用“外脑”、引进“空降兵”打造文化精品项目外,更要重视建设柳州文化土壤培育出的本土文化人才队伍。可通过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方面的制度,为加强文化人才队伍提供制度保障。尤其对于各种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文化艺术专门人才,要大力发展培养,在业务上给予各种培训和指导。对本土文化艺术人才创作的作品、成果提供交流、展示、售卖的场所(独具特色的澳大利亚“艺术银行”的做法值得借鉴)
增强旅游的文化内涵。整合三条旅游线路提升柳州旅游文化内涵。来柳州看什么?看柳州的山水,更看柳州的历史文化。借助“百里柳江、百里画廊”已开发的旅游精品项目,按照徐霞客(《徐霞客在柳州》)确定了徐霞客在柳州35天游历了43个地方)当年所走路线、所到之处,建古码头、特色街区(成都特色街区及文化建设值得借鉴);在文庙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或体验馆)(安徽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的成功案例);让文化引导旧城改造,修复、建设历史文化设施等系列措施,让市民及游客品味柳州历史文化,体验中华传统文化。来柳州看什么?看柳州的工业,更看柳州的工业文化。借助即将建成的工业博物馆和尚需完善的上汽通用五菱、柳钢等几个工业旅游项目,通过展示柳州工业、主要工业产业、企业的发展历史,宣传柳州工业文化,弘扬柳州工业精神。来柳州看什么?看柳州的民族风情,更看柳州的少数民族文化。通过观赏体验侗族的风雨桥、鼓楼、侗族大歌、百家宴,苗族的节,壮族的山歌等颇具少数民族特色的景观、活动,弘扬柳州优秀传统文化。
完善、改进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增加群众公共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市民文化氛围、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既需要政府通过公共投资建设更多的博物馆、艺术馆、音乐厅,也需要支持草根艺术活动的场所,如市县区电影院、分布公园广场、街区村镇的戏台、舞台、文化活动中心等。而目前柳州的草根文化设施要么数量满足不了需要,要么设施配备落后。如电影院建设跟南宁、桂林比滞后,需要增建、重建和改建。
上一篇: 联合检查促平安 齐心协力为综治 || 下一篇:聚检察英才 显公诉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