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政协组织开展“爱心扶助”活动纪实

  • 2010-04-09  柳州市政协联谊委员会  杨新 王凯成

内容导航:

凝心聚力促和谐 扶残助困赢民心

   

    一份爱心有多大的能量?柳州市政协的同志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组织开展“爱心扶助”活动对此作出了回答:它能帮助一个个家庭走出困境,它能成就一个个求学梦想,它能实现一个个致富的愿景……

近年来,柳州市政协紧贴民生,发挥联谊广泛的优势,团结和联谊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关注资助弱势群体,组织开展救灾赈灾、扶贫助残、支教助学、建桥济困等慈善活动100余次,捐助款物1000多万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成为政协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情系灾民冷暖

市政协主席胡锦朝给因灾倒塌房屋的农户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

20082月,正是人们欢天喜地忙着准备过大年的时候,柳州市北部三县却遭遇了50年一遇的雨雪冰冻天气,大面积林木折断,庄稼冻坏,畜禽冻死,交通受封,电力损毁,部分灾区出现缺粮少被状况。灾情牵动着柳州市政协的心,一场抗冻救灾的接力赛立即开始,机关同志带头捐出5500多元,衣被一批;港澳委员李进以个人名义捐赠1万元之后,又通过市慈善会捐款30万元,潘锭钊专门从香港打电话委托联谊委捐赠8200株杉木苗;台湾同胞夏美琪捐款5万元;委员陈明杰捐出1.3万元之后,再向灾区捐赠1万斤大米,李苏青率领其公司向灾区群众捐赠10吨大米和一批衣物……

香港同胞、政协委员潘锭钊委托向融安县受灾群众捐赠8200株杉木苗

柳州村寨大多为木结构的吊脚楼,耐火等级低,火灾成为柳州村寨挥之不去的阴影,也是政协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近年来,市政协在积极配合市委、政府进行村寨防火宣传,推进村寨防火工程的同时,积极联系各界爱心人士,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20081月,美国侨胞谭艳珊女士、香港同胞叶建茵等爱心人士来柳开展慈善赈灾活动,向受火灾重创的三江、融水灾民发放价值37.8万元的救灾款物,将社会各界的关爱送到灾民心坎上。

慈善家龙凤翔携港澳台侨同胞向受灾的少数民族群众发放款物

柳江流域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及地理原因,洪水频繁发生。20086月,柳州连降暴雨,柳城、鹿寨、融安等受灾严重。市政协联谊委迅速反应,发出“柳州市遭遇大面积洪涝灾害亟待各界关注支持”的呼吁,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7中旬筹集到22万元港币和价值13万元的赈灾物资,第一时间缓解了灾民的困苦。20097月,柳城、融水两县又遭遇20年一遇的洪涝灾害,经济损失巨大。市政协副主席、民建柳州市委主委吴华积极联系,争取香港爱德基金会的援助,向柳城、融水两县捐赠救灾资金118.06万元,大米162.2吨,被服、蚊 5000多套

市政协副主席吴华陪同爱德基金会向柳城灾区捐赠救灾物资

浓浓温情之下,再大的困难也会冰销雪融,来自各方的援助汇成一道坚固长城,筑起灾区人民灾后重建的信心。融水苗族自治县大安村村委主任骆庆新在接受冰冻灾害慰问物资时说:“我们受灾时,社会各界都来关注我们,为我们解决了各种难题,现在我们灾后重建的信心更足了!”

关注弱势群体

 “帮助一个残疾人就是帮助一个家庭,希望送来的轮椅,能帮助残疾青年朋友踏出家门,上学、工作;老年人踏出家门,享受阳光今年1月,在香港培兴集团、澳大利亚侨胞向柳南区轮椅捐赠仪式上,澳大利亚华人慈善家龙凤翔的一番朴实无华的话,赢来阵阵掌声。长期以来,柳州市政协对残疾事业高度关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使更多的社会资源用于残疾人。龙凤翔女士就是经政协牵线搭桥,致力于柳州慈善事业的一位爱心人士,她的足迹遍布柳州的村村寨寨,她的身影出现在各个
扶贫助残活动现场,从2002年至今,已捐赠 500多万元款物。

 

慈善家龙凤翔代表港澳台侨同胞分别向城中区、柳南区残疾朋友捐赠轮椅

三江程村乡不幸的吴宜忠却有幸得到爱心人士的关注和援助,这位23岁的小伙子看上去却只有10岁左右,他因脑瘤压迫神经而停止生长,同时造成失明,由于家庭贫困,吴宜忠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治疗。龙凤翔女士在与市政协同志赴三江开展扶贫活动中,得知吴宜忠的病情后,积极呼吁,筹集到香港、台湾等地爱心人士的6万元救助款。20091月,广西医科大学收治了这位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患者,并免去多项费用,经过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吴宜忠的病情得到明显好转。

热心社会公益

如今的融安县板榄镇东岭村田洞小学,五星红旗在蓝天下高高飘扬,崭新的教学楼与苍松翠竹交相辉映。而一年前,这个学校却是墙体开裂,光线阴暗,课桌破旧。孩子们艰难的学习环境让市政协领导揪心,经紧急研究和多方协商,市政协迅速筹集5万元,并争取到自治区政协所属广西协力扶助基金会10万元扶贫款,融安县政府及教育部门也拨出6万多元专款,用于小学重建。

市政协副主席张乔林、覃国安等领导为新建的融安县板榄镇东岭村田洞小学揭牌

体操王子李宁及其兄长李进,一位是自治区政协委员,一位是柳州市政协委员,他们关注边远山区贫困孩子的爱心让家乡人民为之动容。长期以来,“广西李宁基金”先后以中国体育投资公司、振梅基金会名义多次参与关爱学子行动,2007年捐赠150万元用于融水县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此外还捐赠35.61万元,用于资助建设乡镇中小学校。 2008年至2009年,他们又在融水等地开展兴学助教活动,资助金额123万余元,大力改善了贫困地区教学条件,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要致富,先修路。多年的民生调研和扶贫经历,让政协委员对柳州山村道路状况有了深刻感受,山中名贵特产运不出去,城中优良产品拉不进来,肩挑手扛的运输方式让村寨居民有苦难言,委员们选择了修桥铺路的方式为民办实事、做好事。

“美酒献给远方贵宾,欢歌唱出心中喜悦……200996,融水苗族自治县三防镇拉川村村民载歌载舞,与香港贵宾一道庆祝该村拱洞桥建成通车。拉川村是柳州最贫困的村屯之一,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地处山地林区,交通十分不便。为解决当地老百姓行路难问题,改善贫困山区农民的人居条件,柳州市政府于2008年新修了村级公路,又经市政协积极联系,香港柔静太极拳研艺社向拉川村捐款4万元,援建拱洞屯拱洞桥。这座长16,宽4.5的钢筋混凝土平板桥,有效顺畅了当地交通,使村民不再趟水过河。

经市政协的广泛联系和积极促成,广大政协委员和爱心人士踊跃加入扶贫援助队伍。先后援建了融水县四荣乡归报村“归报福江桥”、红水乡“芝了屯平安桥”、拱洞乡平卯如意桥等,切实解决了当地居民出行难的问题,获得社会各界交口称赞。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