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记者陈莉专访澳大利亚华人慈善家龙凤翔

  • 2010-02-23  柳州市政协联谊委员会  文/陈莉 图/张海宁

内容导航:

送人玫瑰 手留余香

 

  

  

   她只是一名退休教师,但从2002年至今她代表爱心人士来柳捐的款物已达500多万元;她跟柳州没有亲缘关系,但本地群众却亲切地称为阿萨(侗语:阿奶之意);她帮助过很多人,但她却说要感谢那些苦难者,给了她助人的机会。

   她叫龙凤翔,澳大利亚华侨,65岁。201017,在她为柳州残疾人士捐赠一批新轮椅的现场,记者专访了这位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慈善家。

  

让我知道的困难者,我就要帮助他

   融安、融水、三江等地的爱心学校建起来了,曾经被洪水冲垮的桥梁也修复重建了,一批批残障人士坐上了崭新的轮椅,因水灾、火灾而面临家园重建的百姓领到了一袋袋大米、食油、衣服、被子和生活救济款,一些心脏病、车祸伤、脑肿瘤病患者得到了及时的资助救治和帮助……

   从十多年前起,龙凤翔就已经开始通过筹集资金在柳州捐款资助,帮助过的人多到她自己也记不清。也许是因为来得多了,通过报纸、电视的报道,她成为了柳州人民熟悉的朋友,有时候在捐助现场,都会有人跑来问:你是不是龙凤翔,你能不能帮帮我们?今年,在她到三江开展扶贫活动中,一名叫做吴宜忠的脑瘤患者,就是这样获得了她的帮助,通过她的呼吁,香港、台湾爱心人士的6万元救助捐款,经过治疗,吴宜忠的病情得到有效治疗。

   这个世界还在受苦的人很多,我们没有办法一一顾及。但只要我知道一个,就要尽力帮助一个。正是这一博爱胸怀,使她从1993年开始做扶贫、助残、救灾的义工起,帮扶范围不仅仅停留在柳州,还包括广东、贵州、云南、江西、四川、青海、陕西、甘肃、新疆、内蒙古等省区,以及印尼、越南、缅甸、尼泊尔等亚洲国家。

 

募集资金有时会被拒绝,但我会想办法说服他们

   龙凤翔是一名普通的香港退休小学教师,个人的资金毕竟有限,要帮助更多人,就要向更多社会爱心人士募集善款。移居澳大利亚与儿女共同生活后,龙凤翔并不是忙于享受天伦之乐,而是积极地开始募捐之旅。

   很多港澳同胞、海外侨胞非常有爱心,但有时候也会有人说,你怎么又来了,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哪!面对委婉的拒绝,龙凤翔知道那是捐款人士担心自己的善款不能真正到达需要帮助的人手里。这时,龙凤翔就拿出行善的文字材料和光盘,用事实进行说服。

   当然,等真正与龙凤翔接触后,大家就知道她是一个做事认真负责任的人。比如在柳州的很多赈灾活动中,远在香港和海外的捐助人没有亲眼看到赈灾过程,为避免他们担心发放捐赠不公平,她会将发放的过程拍成照片,用于回香港后给捐赠人检查。正是因为她在布施善行的过程中公平、公正、公心,捐赠人对她很放心,有好几次,她在柳州参加捐赠活动时,发现了新的资助对象,打电话让香港的捐赠人追加捐赠时,他们总是毫不犹豫地支持她。

  

来柳州的飞机快要8个小时,但我一般会买需要12个小时的

   一次一次的来柳捐助,让她深受柳州人民的欢迎,三江县侗族自治县的群众还亲切地称她为阿萨”。就是这位手里有钱阿萨,对有困难的群众很大方,对自己却很节俭。

   记者见她时,她穿着普通的棉衣外套,正忙碌地给残疾人士发放新轮椅。但谁又想到,这位衣着朴实的阿萨,为了慈善事业,曾变卖香港一处1000多平方米的祖传房产。而祖籍是广东的龙凤翔,跟柳州并没有血缘关系,却一次次来回与澳大利亚与柳州之间,为更多需要帮助的柳州群众送来帮助。

   从那边来柳州的飞机最快要8个小时,但我会买需要12个小时的那种,价格上比较便宜。每次来回捐赠,她都不会动用募捐到的任何一份钱,而是自己掏钱买机票,为了省下自己的钱帮助更多的人,她宁愿选择在飞机上多煎熬4个小时。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信奉佛教的龙凤翔正是用这样的大爱精神,一直走在送人玫瑰的路上……

(柳州市政协联谊委编辑)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