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工作动态

鱼峰区政协赴广州收集窑埠街小学校史资料

  • 2013-07-04    鱼峰区政协文史委

内容导航:
  

——访市窑埠街小学首任校长郑黎亚同志

 

战火纷飞的1942年,国民政府第四战区长官司令部、政治部的驻地设在柳江边窑埠一带,国民党第四战区长官司令张发奎决定利用战事相对平稳的时期创办一所小学,方便战区升官部子女就学,也召收一些附近平民子弟。经时任张发奎秘书、中共特别支部领导人左洪涛的推荐,郑黎亚、黄凛、杨冶明等6名中共党员从政治部手上接过了这所学校的办学权,这就是柳州市窑埠街小学的前身,一所具有悠久革命历史的学校、一所在特殊年代由以郑黎亚同志为代表的中共特支创办的学校、一所由抗战时期为国共两党培养出许多栋梁之材的学校成立了。

为挖掘窑埠街小学厚重的历史,收集更多的史料,丰富窑埠街小学校史馆的馆藏内容,62629日,在区政协主席朱德增、副主席梁洁华、谷音的带领下,区政协文史委、区教育局、柳东小学(窑埠街小学)相关同志一行7人赴广州市探访窑埠街小学首任校长郑黎亚同志及当时在窑埠街小学的师生。

在郑黎亚校长的儿子杨小杨先生的大力协助下,我们召集到了郑校长的同事及学生共8人进行了座谈。这些七八十岁的老人围坐在一起,回忆当年在窑埠街小学学习的经历,回忆中共特支的教师们用各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灌输高尚的道德观念、健康的思想意识、分辨是非的能力。解放后这些人中许多人入了党,大家都说少年时期受到革命思想、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大家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照耀着大家一辈子的人生之路。

随后,我们一行人在部分师生的陪同下来到郑黎亚校长的家探访。看着我们的到来,94岁高龄的郑老校长非常激动,拉着区政协朱德增主席的手久久不放,郑老回忆起当年办校期间的许多往事,形象的说到当年所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是:吃着国民党的粮,穿着国民党的衣,办着共产党的事。临别时,她老人家对窑埠街小学的深情寄语:希望窑埠街小学越办越好,办成一所全区乃至全国有名的学校。

这次广州之行,我们对全程采访进行了录音和录像,收集到了许多窑埠街小学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为窑埠街小学校史馆建设做准备,同时将对窑埠古镇建设带来积极地、深远地影响。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